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三節 中國企業對外直接投資新特點

2013—2014年,中國在對外直接投資規模不斷擴大的同時,也顯現出了一些引人注目的新特點。其中,投資主體多元化、投資領域多元化、投資驅動力多元化這三個特點最值得我們關注。

一、投資主體多元化:民營企業與國有企業并駕齊驅

(一)民營企業有望成為對外直接投資的主力軍

2013—2014年,中國民營企業對外直接投資活躍。從流量上看,2013年,非國有企業(以民營企業為主)對外直接投資流量在非金融類對外直接投資中的占比上升至56.1%,國有企業對外直接投資流量占比下降至43.9%,民營企業日漸成為中國企業對外直接投資的生力軍。從存量上看,至2013年年末,在非金融類對外直接投資的5434億美元的存量中,非國有企業(以民營企業為主)占比44.8%,較2012年提升了4.6個百分點,幾乎占據了對外直接投資存量的半壁江山。尤其是在美國市場上,民營企業在美國的投資總額已占到了中國企業對美投資總額的76%,在美投資的項目總數已占到了中國對外投資項目總數的90%。與此同時,國有企業與民營企業攜手合作進行海外并購的案例也越來越多。中國的對外直接投資正在由原有的以國有企業為主導的模式向國有企業與民營企業并駕齊驅的模式轉變。隨著中國經濟市場化進程的進一步加快,未來民營企業有望成為引領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的主要力量。

除數量上的絕對增長外,2013年民營企業的對外直接投資也展現出了更為長遠的戰略眼光,多個項目大放異彩。2013年1月,萬向集團以2.57億美元收購了美國最大的鋰電池制造商A123公司。2013年8月,華為收購了比利時硅光技術開發商Caliopa公司,為華為加強在硅光子技術領域的研發奠定了基礎。2013年9月,雙匯以71億美元收購了全球最大的豬肉加工商及生豬養殖商史密斯菲爾德。在快速擴張的同時,民營企業統籌跨國資源的能力也得到了持續的提升,國際化發展戰略日益清晰,盈利能力和抗風險能力得到了同步提高。

(二)新《境外投資管理辦法》減少了民營企業投資障礙

企業對外直接投資面臨多方面的困難與挑戰,審批程序復雜、缺乏投資地政府的支持、融資難等,都是企業迫切希望解決的困難。

2014年,中國商務部根據中央和國務院的要求,對2009年發布的《境外投資管理辦法》進行了修訂,新修訂的《境外投資管理辦法》(以下簡稱新《辦法》)于2014年10月6日起實施。新《辦法》確立了“備案為主、核準為輔”的對外投資管理模式,僅對涉及敏感國家和地區、敏感行業的對外投資企業實行核準管理,對其余的對外投資企業則一律實行備案制,企業只要如實、完整地填報備案表,即可在3個工作日內獲得備案。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令2014年第3號《境外投資管理辦法》于2014年9月6日發布。詳見http://www.mofcom.gov.cn/article/b/c/201409/20140900723361.shtml。新《辦法》預計縮減98%的審批事項,簡化復雜的審批程序,減少民營企業對外直接投資的障礙,有助于中國民營企業對外直接投資的進一步增長。

此外,不具備“國有”背景的民營企業“走出去”,有助于突破對外直接投資的政治障礙,有效緩解“中國威脅論”,減少西方對中國的猜忌,更易于獲得投資地政府的支持,對于構建開放、合作的國際環境,有積極的影響。

(三)民營企業“融資難”問題亟待解決

民營企業對外直接投資的資金主要有三種來源。一是民營企業的自有資金。然而,由于民營企業資金規模有限,風險承受能力低,因而這種資金來源往往難以給企業對外直接投資提供持續的支持。二是國內金融機構及其境外分支機構的信貸支持。然而,目前看來,金融機構的貸款仍主要向大型國有企業傾斜。三是資本市場的直接融資。可是由于絕大多數民營企業都非上市公司,因而民營企業較少使用這樣的融資方式。融資難、融資成本高的問題成了民營企業對外直接投資亟待解決的難題。

根據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發布的“中國企業走出去”調查數據,近30%的受訪企業表示對目前對外直接投資的融資支持非常不滿意,68.4%的受訪企業希望政府提供融資支持。融資難是阻礙民營企業進行對外直接投資的一大問題,拓寬民營企業的融資渠道,降低民營企業的融資成本,將有助于民營企業對外直接投資的發展。

二、投資領域多元化:對外直接投資覆蓋國民經濟所有行業

(一)中國企業對外直接投資所涉行業增加

近年來,中國對外直接投資涉及的行業類別不斷增加,投資領域多元化發展。至2013年年末,中國對外直接投資已覆蓋了國民經濟的所有行業類別,其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金融業、采礦業、批發和零售業、制造業五大行業對外直接投資累計存量約為5486億美元,占到了中國對外直接投資存量總額的八成以上。

(二)四大行業對外直接投資流量突破百億美元

從流量上看,2013年,中國對外直接投資流量破百億美元的行業有四個,分別是租賃和商務服務業270.6億美元,占比25.09%,同比增長1.18%;采礦業248.1億美元,占比23%,同比增長83.17%;金融業151億美元,占比14%,同比增長49.99%;批發和零售業146.5億美元,占比13.58%,同比增長12.25%。

(三)租賃和商務服務業領跑對外直接投資存量

從存量上看,2013年年末,對外直接投資存量排名第一的是租賃和商務服務業,存量為1957.3億美元,占中國對外直接投資存量總額的29.64%。排名第二的是金融業,對外直接投資存量為1170.8億美元,占中國對外投資存量總額的17.73%,其中貨幣金融服務為709.2億美元,占金融業對外直接投資存量的60.6%;資本市場服務為43.1億美元,占金融業對外直接投資存量的3.7%;保險業為74.7億美元,占金融業對外直接投資存量的6.4%;其他金融業為343.8億美元,占金融業對外直接投資存量的29.4%。排名第三的是采礦業,對外直接投資存量為1061.7億美元,占中國對外投資存量總額的16.07%,主要分布在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黑色金屬和有色金屬礦采選業。排名第四的是批發和零售業,對外直接投資存量為876.5億美元,占中國對外投資存量總額的13.27%,主要為貿易類的投資。排名第五的是制造業,對外直接投資存量為419.8億美元,占中國對外投資存量總額的6.36%,主要分布在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汽車制造業,專用設備制造業,電器機械和器材制造業,紡織業等子產業中。

(四)房地產業投資增速最快

從投資增速上看,投資增長最快的是房地產業。2013年,房地產業對外直接投資流量為39.5億美元,同比增長95.85%。2014年上半年,房地產業對外直接投資流量增長達53.3%,不斷實現高速增速。制造業是對外直接投資流量排名前十的行業中唯一出現負增長的行業,2013年對外直接投資流量為72億美元,占中國對外直接投資流量的6.7%,同比下降了16.96%。

三、投資驅動力多元化:多種投資驅動力格局形成

(一)能源資源驅動型對外直接投資占比下降

在過去的十多年里,獲取海外能源資源一直是中國進行對外直接投資的最大動因。在我國經濟的起步階段,我國主要采取粗放式的資源開發方式,造成了極大的資源浪費,加之企業發展對資源的需求十分旺盛,因而資源不足日益成為經濟發展的瓶頸。為了保證能源的供給、降低能源資源的采購成本,通過直接投資獲取海外資源已經成為中國企業實現能源供應多元化、增強企業競爭力的主要手段。過去十多年里,近一半的海外投資項目都集中在自然資源領域,投資金額占到了全部投資總額的一半以上。

從投資主體上看,能源資源驅動型對外直接投資以大型中央國有企業為主。在2013年的新增資源類對外直接投資中,令人矚目的項目有:2013年2月,中國海洋石油有限公司以151億美元收購加拿大尼克森公司,這是中國企業迄今為止完成的最大一筆海外并購;2013年3月,天齊鋰業以9.89億美元收購澳大利亞泰利森公司,實現全球產業鏈整合;2013年11月,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以31億美元收購美國阿帕奇公司埃及油氣資產,進軍埃及油氣資源市場;等等。

然而,長期局限于能源資源驅動型的對外直接投資,并不利于我國企業向海外企業學習先進的技術、市場經驗,也不符合企業提升其在全球價值鏈上位置的長期戰略,是我國對外直接投資尚不成熟的表現。近一兩年來,上述形勢有了明顯的改變。能源資源驅動型的對外直接投資在中國對外直接投資中的占比下降,中國企業對外直接投資由傳統的能源資源驅動模式向能源資源驅動、市場驅動、技術驅動等多種投資驅動模式轉變。

(二)中國企業對外直接投資動因多元化發展

近一兩年來,中國企業對外直接投資逐步形成了能源資源驅動、市場驅動、技術驅動等多種驅動力并存的新格局。中國企業進行對外直接投資不再單純地局限于追求海外的能源資源,而是趨向于追求高附加值、獲取海外先進技術與專利、增強品牌影響力、獲取海外渠道與市場經驗、避開東道國的貿易壁壘等。

高科技領域投資受到了越來越多中國企業的青睞。先進的科學技術是提升企業競爭力的重要因素。技術驅動型的投資,不僅能夠獲取海外先進的技術與專利,而且通過技術的外溢效應,還有助于提升我國企業的技術發展水平和自主研發的能力。2013年,值得矚目的技術驅動型對外直接投資包括:2013年1月,萬向集團以2.57億美元收購美國規模最大、技術最先進的鋰電池制造商A123公司,A123公司卓越的鋰電池專利技術將幫助萬向進一步確保其在全球清潔能源領域的領先優勢;2013年6月,邁瑞醫療國際有限公司以1.05億美元全資收購美國ZONARE公司,獲取世界頂尖專利技術,成功擴充旗下產品線;2013年9月,雙匯集團以71億美元收購全球最大的生豬生產商和豬肉供應商史密斯菲爾德公司,技術引進成為此次并購最大的亮點,引入史密斯菲爾德的低溫肉制品技術,將幫助雙匯擴大低溫產品的生產,完成自身產品線由高溫產品向低溫產品的轉型。

獲取海外營銷渠道和營銷服務的先進經驗,也日益成為中國企業對外直接投資的一大動力。如2013年7月,中信證券以8.42億美元收購法國里昂證券,里昂證券覆蓋全球的經營網絡及其與海外機構投資者的良好關系,無疑將為中信證券開拓海外市場帶來極大助力。2013年7月,三一重工出資5489.77萬美元收購德國“大象”普茨邁斯特,借力于普茨邁斯特的全球銷售網絡和品牌影響力,踏上國際擴張之路。值得注意的是,2012年以來,伴隨著全球貿易條件的惡化,貿易摩擦頻發。為了避開高額關稅及反傾銷和反補貼等非關稅壁壘,不少出口企業選擇建立海外工廠或直接并購東道國企業。避開東道國的貿易壁壘,也成為中國企業進行對外直接投資的一大驅動力。

除了對外直接投資的動因越來越趨向于追求高附加值以外,中國企業也越來越注重在全球范圍內進行產業鏈的整合,從產業鏈的參與者向主導者轉變,通過跨國并購,打通產業鏈的上下游,實現產業鏈的有效整合。2013年,雙匯收購史密斯菲爾德、天齊鋰業收購澳大利亞泰利森、萬向收購A123等都是中國企業通過跨國并購實現產業鏈整合的例子。

主站蜘蛛池模板: 曲松县| 资中县| 鲁甸县| 德钦县| 乐陵市| 铜梁县| 邓州市| 手机| 敦化市| 台北县| 栖霞市| 蓬溪县| 天等县| 河池市| 阳朔县| 青龙| 遂昌县| 泽库县| 本溪市| 怀安县| 辉南县| 北流市| 黔西| 福泉市| 阳谷县| 晋江市| 瓮安县| 来宾市| 广安市| 扶余县| 宁河县| 呼伦贝尔市| 永定县| 宜丰县| 咸阳市| 乌苏市| 阿克陶县| 尼玛县| 松滋市| 濮阳市| 印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