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思與辯:中國資本市場論壇20年主題研究集
- 吳曉求
- 1321字
- 2019-12-27 18:19:08
前言
從1997年1月11日在北京國際會議中心舉行第一屆中國資本市場論壇(CCMF)算起,中國資本市場論壇即將迎來第20個年頭。中國資本市場論壇是由我發起設立并推動的,由中國人民大學金融與證券研究所(FSI)聯合《中國證券報》和中外著名金融機構聯合主辦的大型學術性論壇。20年彈指一揮間,我也由一個充滿活力、滿懷理想的青年教授步入多少有點滄桑感的后中年學者之列。我們這一代人是伴隨著中國的改革開放成長起來的,有幸見證了中國是如何擺脫貧窮落后的帽子的,我作為這一代學者的一分子,有幸參加了中國金融和資本市場的一些重要理論的討論,有幸參與了一些重大改革。這個時代讓我們能盡情地展現我們的理論智慧,能理性地勾畫我們追求的夢想。具有20年歷史的中國資本市場論壇,正是這樣一個能展現理論智慧和強國夢想的交流平臺。
舉辦一屆論壇是容易的,舉辦不同研究主題而且幾乎在同一時間舉辦且連續不間斷地舉辦20年大型學術論壇,則實屬不易。在20屆論壇上,都有一個主題研究報告和總報告,且核心研究團隊幾乎不變,則難上加難,如沒有一點毅力和恒心,恐難以做到。我們做到了,中國資本市場論壇做到了。
本書收錄的論文均由我親自執筆撰寫,是我在深入研究的基礎上為每一屆中國資本市場論壇撰寫的主題學術研究報告,共計21篇(其中1篇為附錄論文)。這些論文或文章都是圍繞當年中國資本市場論壇和中國資本市場研究報告的主題展開的。收入書中的這些研究報告更多的是以學術論文的形式出現的,學理研究多于對現實問題的分析。收錄本書中的論文是我這20年學術研究的重要組成部分,體現了20年來我在資本市場領域學術研究的軌跡。
我一直以來都有一個中國的大國金融夢。我研究的邏輯告訴我,沒有一個與中國大國經濟相匹配的大國金融,中國經濟增長的可持續性是有疑問的,中國經濟的競爭力也是打折扣的。那么,中國的大國金融應該有哪些元素呢?我確信有三個元素是至關重要、不可缺少的:一是開放、國際化的現代金融體系。建設在全球有影響力的國際金融中心,是中國大國金融形成的基石。這個國際金融中心主要表現的是全球財富管理中心。二是人民幣的國際化。由可自由交易的貨幣到全球重要的儲備性貨幣,是中國大國金融形成的前提。三是完善的法制、透明的環境、堅如磐石的市場契約精神。這些軟條件是中國大國金融具有持久生命力的保證。具有上述特質的大國金融,是我一生追求的目標。它既會給中國帶來繁榮的動力,更會為中國贏得廣泛的尊嚴。
我的學識和眼界決定我不可能從多角度去研究如何實現中國的大國金融夢。我迄今為止只是致力于中國大國金融夢基石之資本市場的研究。這本為歷屆中國資本市場論壇撰寫的研究論文集,歷史地展現了我20年來資本市場的研究軌跡和心路歷程。從這些論文中可以看到,我的大國金融夢是從不知不覺逐步演變成主動追求。我的同事瞿強教授說我研究資本市場具有宗教般的情感和執著。我樂于接受這樣的評價。
收錄本書的研究論文絕大多數都是為歷屆《中國資本市場研究報告》撰寫的導論或總論的內容,少數是正文中的內容。許榮教授和趙振玲女士與我一起參加了編輯工作。為忠實于原文,收錄時未作任何修改,即使是有明顯的缺陷乃至謬誤,因為歷史是不能篡改的。亦請讀者見諒。
吳曉求
2015年11月10日
于中國人民大學金融與證券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