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1 多重面具的司法

人們對法學品性的看法常常是從對法律的印象中得出,而對法律的印象又多出自司法,形成司法—法律—法學這一傳遞鏈。因而,先要來白描一下司法的形象。在歷史的大舞場上,司法也是戴著多重面具起舞的:

——冷峻威武:無論是昔日還是今天,司法均帶有諸多這樣的特征:古有立“回避”、“肅靜”牌的公堂、“威武威武”地喝堂威、拍得震天響的驚堂木、瘆人的刑具,今有閃爍的警燈、冰涼的手銬、陰森的監獄,無不令人避猶不及。有時司法還絕非僅暴戾,更是血腥。

民間罵人時常說“你這個挨千刀的”,指的就是古代的凌遲。在古代各種殘酷的刑罰中,最殘暴的莫過于凌遲。凌遲,原為“陵遲”,意指山丘延緩的斜坡。后取其緩慢之義,將凌遲用作一種刑罰之名,即是以極慢的速度把人處死。這種“極慢”就是劊子手一刀一刀地割去犯人身上的肉,直到差不多割盡,才剖腹斷首,使人斃命。所以,凌遲也叫臠割、剮、寸磔等。明代執行凌遲的刀數為歷代之最,此朝有兩次著名的凌遲處死案件,一是正德年間的宦官劉瑾案,一是崇禎時進士鄭鄤案。鄧之誠《骨董續記》卷二“寸磔”條云:“世俗言明代寸磔之刑,劉瑾四千二百刀,鄭鄤三千六百刀。李慈銘日記亦言之。”實際上,劉瑾被剮三千三百五十七刀。

——溫情脈脈:其實,司法也有和顏悅色、柔情似水的一面,它細心呵護人們的生命與健康,努力保障民眾的財產與自由,真誠關切個人的家庭幸福與美滿。

清朝時范縣的崇仁寺與大悲庵相對,寺里一小和尚與庵中一小尼姑私下相愛,被人發覺,將他們二人送到縣衙要求判罪。知縣鄭板橋素懷民本思想,見僧、尼年齡相當,便生惻隱之心:私通有礙禮法佛法,但若是在家俗人,不就于法無礙了嗎?他問明情由,知曉他們自小青梅竹馬,男子因家窮而削發為僧,女子為避嫁人憤而為尼。于是,板橋判令這對青年僧尼先還俗,然后結為夫妻。當時有人作詩一首專記此事:“一半葫蘆一半瓢,合來一處好成桃。從今入定風歸寂,此后敲門月影遙。烏性悅時空即色,蓮花落處靜偏嬌。是誰勾卻風流案,記取當堂鄭板橋。”曾衍東:《小豆棚·雜記》,盛偉點校,264~265頁,濟南,齊魯書社,2004。

——正義的庇護所:正義的實現有多種途徑,而在所有其他道路不通時,司法是正義的最后避難處,而司法不公則正義將流離失所。正如弗朗西斯·培根所說:“一次不公的司法判決比多次不公的其他舉動為禍尤烈。因為這些不公的舉動不過弄臟了水流,而不公的判決則把水源敗壞了。”人世間雖有諸多不公,但令人欣慰的是,縱是在“黑云壓城城欲摧”之際,仍有人“為了正義,哪怕天誅地滅”。

1933年2月9日,希特勒想第一次通過廣播向德國民眾發表演講。據當時的技術條件,他必須親自來廣播臺。依帝國政府的建議,帝國廣播協會預先解聘了廣播臺三名技術人員。理由為,這三個男人被懷疑屬于共產黨,或與之關系密切。并由此進一步懷疑,這三個人可能對廣播臺實施破壞。

這三個技術人員向法院提起訴訟,負責審理這一解約保護案的法官在審判中病倒,另一法官奧托·坎-弗羅伊德必須接手這一案件。他嚴格依照法律作出一份論證明確的判決,判處廣播臺賠償那幾名原告。這一判決在新聞界引起很大反響,一份報紙選用“如果柏林仍有法官”為標題作了報道。不久,奧托·坎-弗羅伊德因政治不可靠被解除了法官職務。最后他在英國找到了第二故鄉,成為牛津大學的法律比較的教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台安县| 交口县| 武定县| 玛曲县| 安义县| 武胜县| 巧家县| 西青区| 营口市| 宁城县| 南华县| 卢氏县| 繁昌县| 常山县| 高密市| 罗江县| 东阿县| 祁东县| 葵青区| 麻阳| 井研县| 平乐县| 宜丰县| 湖州市| 疏勒县| 鄢陵县| 读书| 六盘水市| 莱州市| 合阳县| 石台县| 东乡族自治县| 博客| 吉首市| 福泉市| 邳州市| 正阳县| 曲水县| 清原| 南康市| 宜宾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