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2 關于2008金融危機的看法

首先我要講的是“危機”這個詞,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詞語,把它拆開來是“危”和“機”,也就是“危險”和“機會”,這個詞所蘊涵的意思是:危險局勢的后面是發展的機會。所以,我們不能光看前面危險的局面,被嚇倒了可不行,我們應當看到的是危險的后面將會給我們帶來發展、獲利的機會,把握機會更重要。就像野火燒過森林,草灰是新生植物的有機肥料,會使新的生命更加旺盛、更加強壯。

在對比了大盤指數和道指以及德國、法國、英國等主板指數的時候,我發現美國已經快到2007年的高點,而我們還是十年零漲幅,我不禁納悶:為什么會有如此巨大的差別?他們國家的危機,最后我們死得更慘,而且幾乎萬劫不復,為什么?

為了讓大家有直觀認識,我做了幾幅圖,它們分別是美國道瓊斯指數、納斯達克指數、標準·普爾指數和香港恒生指數的月周期K線圖,大家對比一下我們的大盤指數,就知道其中的差別有多大。

圖1—2是道·瓊斯工業指數,這是全球各國股市主要指數中分量最重的一個,可以說是全球股市的方向標,我們可以看到從1987年至今它一直是震蕩上行的態勢,到了2007年這30年下來基本是一輪大大的牛市,中間1999—2002年稍微差一些,由此可見401K計劃的巨大作用。持續不斷的資金注入使得股市長期上漲,2009年至今也一直上漲,即將收復失地,主要的作用是美國強有力的救市政策,美國政府直接向大公司注入資本,保障了它們的現金流,使企業渡過難關,并且采用積極的財政政策促使全社會的企業渡過難關,股價直接反映了這個過程的成效。

圖1—2

圖1—3是納斯達克指數,我們看到它已經完全攻克了2007年的高點,5000多點下來那一波主要是網絡科技股泡沫破裂導致了崩盤,與道·瓊斯指數相比,納斯達克指數實在太年輕了,它像個嬰兒,正在走向成熟的階段。

圖1—3

圖1—4是標準·普爾500指數,道·瓊斯指數的采集是30只盤子很大的藍籌股,它所代表的是超大盤藍籌股的行情走勢,標準·普爾500指數是由標準·普爾公司1957年開始編制的,最初的成分股由425種工業股票、15種鐵路股票和60種公用事業股票組成。從1976年7月1日開始,其成分股改由400種工業股票、20種運輸業股票、40種公用事業股票和40種金融業股票組成。它以1941—1942年為基期,基期指數定為10,采用加權平均法進行計算,以股票上市量為權數,按基期進行加權計算。可以說,標準·普爾指數所反映的面積更廣,更能代表市場行情的整體走勢,它可以算是道·瓊斯指數和納斯達克指數的綜合體。我們看到它離歷史最高點也不遠了,從它的走勢我們可以看得出美國上市公司的經營狀態是相當不錯的,尤其是科技股。

圖1—4

美國離我們很遠,那么香港市場的走勢會是什么樣的呢?

從圖1—5我們可以看出,香港恒生指數的走勢比起我們的大盤指數要強很多,在大盤2001—2005年的熊市對應周期里,我們可以看到恒生指數更早進入熊市,也更早進入牛市,現在的點位對應的是我們大盤大概4500點的位置,比我們現在要高出一倍。

圖1—5

造成大盤指數如此低迷的最主要原因就是過去2年的“大躍進”式擴容,我不能說擴容是錯誤的決策,但是時機和速度顯然是控制錯了。市場要發展壯大本身并沒有錯,從長期的趨勢而言,這是個正確的思路,讓更多的公司上市融資,然后發展壯大,使整個實體經濟取得更繁榮的局面,這一策略無疑是正確的,但是如此高速的擴容選在世紀級別的經濟危機中進行絕對是個錯誤的決策。哪怕發行速度稍微慢一些、從容一些,都不會把市場弄死,可是他們顯然沒有顧及廣大投資者的切身利益問題,采用殺雞取卵的方式管理市場。相比較外面的市場,我們感到無比羨慕,把我們這些人放到任何一個地方,我想都不會比放在中國股市更加艱難。

這些年我最看不慣的就是無論搞什么都是“大躍進”的方式,高鐵也好,股市也罷,公路也不例外,都是一樣的搞法,似乎幾十年來管理的水平就沒有進步過,還是一個接一個的運動、一次接一次的高潮。我就納悶:一個正常的人如果一直處于高潮的狀態,他能活多久?

看到整個過程,我不禁要回憶一下這一切是怎么發生的。

2007年下半年,美國突然報道出次級債危機的消息,在這之前乃至當時,我們正在經歷史無前例的大牛市,我們也清楚“熱錢”流入會帶來推波助瀾的作用,而美國在這之前是20年大牛市,其基礎是401K計劃,養老金源源不斷地注入股市,推高整體股價,指數也被推得很高,可以說全世界都處在瘋狂的牛市狀態中,而實體經濟也正蓬勃發展。

“雷曼兄弟”就像平靜海面上的一座巨大的冰山,它的突然崩塌直接引發了海嘯,席卷全球,原本美國政府有能力使它不破產,像后來救援其他公司一樣救援它,但是美國政府沒有那么做,而是放任它崩潰,然后使危機向全世界蔓延。后面花在救援經濟上的力氣要比防止危機的擴散要大得多,美國政府選擇付出更大的代價,為何?難道真的是戰略的決策錯誤嗎?從3年后的今天來看,這一切似乎不那么簡單。

2008年年底,美國新政府班子上臺,也推出了一系列的積極政策,同時全球也紛紛響應,作為發展中國家之一,我國推出4萬億元的經濟刺激計劃。美國接連推出的兩輪量化寬松政策的作用是很明顯的,貨幣貶值使資產價格上漲,股市在大跌之后便強勁反彈,迅速收復許多失地,3年后的今天更是幾乎完全收復失地。美國政府在很低的位置上出手買入公司債券或股票,可以看得出來這是一筆獲利豐厚的買賣,其更多的是把錢注入企業,使企業獲得血液渡過難關。我們國家不這樣,而是直接把貨幣注入實體經濟,由于我們缺乏監管,有許多貨幣資產在無形中浪費掉了。其次是“大躍進”式地搞基礎設施建設,巨額的資金換來沒什么車跑的高速公路,或者危機四伏的高鐵,優質的貨幣資源都變成劣質的鋼筋混凝土建筑,幾年過去了,地方債務問題成了新的問題,而緊縮貨幣政策使許多企業資金斷鏈,實體經濟遭到重創。我們可以親身感受到這種治療經濟危機的猛藥所帶來的巨大副作用。美國虛晃了一槍,我們便過激反應,而1997年的金融風暴中我們平穩地度過,并沒有弄出這么大的反應動作。

其實不止是我們被美國忽悠了,歐洲和印度、巴西等國家也卷進去了。特別是歐洲,2011年出現主權債務危機,希臘、意大利、西班牙等國都面臨很嚴峻的政府違約風險。歐盟過去一年至今都在為控制國債危機努力著,希臘獲得一次又一次的注資,但是依然沒有完全渡過危機,它后面要面臨的也是艱難的局面。2007年的時候,世界經濟格局的強弱未可知,當時的美國是強大,但是歐盟從經濟實力或者軍事實力上講都是足以與美國匹敵的,而中國正在蓬勃發展中,也有強大的經濟和軍事實力,世界的強者至少也有三席,而現在,除了美國,其他國家都在互救或者自救,忙得焦頭爛額,美國倒是可以四處大打出手,這管管那管管,看誰不順眼就修理誰,歐盟顯然已經無法對抗,中國就更不用說了。美元的霸主地位直接收拾了全世界各國的經濟資源,借助2008金融危機之力,美國幾乎收拾了全世界,現在美國政府只要回售股權和債券,就可以獲得巨額資金,美國股市也達到歷史頂峰的狀態。2012年3月1日美國聯邦儲備局主席伯南克的講話中并沒有作出任何推出的暗示,現貨黃金立刻暴跌將近5%,這樣的跌幅是歷史罕見的。美國安然無恙地渡過了經濟危機,并沒有如我們所擔心的那樣陷入經濟衰退,而是通過強勢的貨幣將危機轉嫁出去,如此高明的戰略部署正符合美國一向的風格。

作為2008年金融危機的延續,自2010年出現的歐洲國債危機再一次使復蘇中的經濟承受了一記重拳,其突破口在希臘主權國債危機,但導火索卻是美國標準普爾下調美國國債信用評級。繼希臘之后,西班牙、意大利也接連被曝出主權國債危機,至此歐洲國債危機全面爆發,貫穿整個2010年。2011年雖然逐步平息,但是2012年希臘由于第一次議會選舉組閣失敗,危機再次席卷全球,使全球股市承受了一輪重創。透過危機的表面,我們自然要思考一下這一切是為什么。德國在歐盟一直扮演著老大哥的角色,這邊救援那邊救援,疲于奔命,由此可見,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后的德國依然無比強大,在二戰時日本的實力雖然與德國相當,但是今天論綜合實力、影響力,日本被德國遠遠甩在了后面。我們一直只知道歐洲國家和美國、日本的國民福利非常優越,但是沒有具體的概念,當有一天我在網上拜讀了一些移民的人寫的關于生活、工作全方位的文章之后,我深為震撼,我就拿其中一項來說吧——醫療保險。美國是發達國家中唯一沒有實現全民醫療保險的國家,目前負責的對象有三類,即美國的老年人和傷殘人士有聯邦資助的Medicare,窮人有政府的醫療援助計劃(Medicaid),兒童也有聯邦撥款的州兒童醫療保險計劃(SCHIP)。據統計,Medicare一年要花費4900億美元;去年Medicaid開支是2040億美元;SCHIP計劃每年支出大約120億美元,一共7000多億美元。而全民醫保的數字大約是25000億美元,占GDP1/6左右。美國的中產階層以上要為社會作很大的貢獻,他們的體制完全是劫富濟貧的模式,你財產越多,需要交納的稅就越高,而且比例是按級浮動的,而低收入者低于某條統計線的話,不但不用交稅,還可以領到一筆退稅,甚至比預交的還多幾倍,就是變相接受救濟了。美國人從出生到21歲的一切醫療都由政府買單,并且每個月還有各種生活品可以領,牛奶、水果是不需要花錢的,而且保證他吃不完。美國有許多流浪漢,但不會有流浪兒童,如果你給小孩的生活達不到政府的標準,他們會直接沒收你的小孩,送進政府開設的機構,并且對你采取嚴厲的懲罰,坐牢都是可能的。美國醫院不會因為任何一個人交不起醫療費而把人趕出醫院,病人進去就必須無條件醫治,直到康復出院,付款方式有很多,連分期付款都有,醫院看出你沒錢會變著法哄你,付50%行不?不行30%?再不行10%?如果有人耍賴皮申請破產,醫院也只得讓政府買單。

發達國家的國債是怎么來的?說白了就是其社會保障系統的開支實在太大,又有龐大的軍費負擔,所以就發國債,甚至提前透支GDP份額,如果他們把社會保障的項目減少一點,我看國債危機也就解決了。希臘為什么這么鬧?因為他們的國民不愿意減少社會保障,同時他們又沒法產生那么多勞動價值,矛盾就出現了。現在希臘第二次議會選舉成功,他們表示接受救援,同時就國民待遇作出讓步,削減開支,爭取留在歐元區。其實希臘當初加入歐盟的時候就是美國高盛公司給它做的過度包裝,論實力,當時的希臘根本不足以加入歐盟,所以債務才會越滾越大。這一切是不是美國人提前埋伏的陰謀現在不好說,也許幾十年后一些資料解密了人們就會清楚,現在我們只有猜測。

大家千萬不要因為我們沒有國債危機而沾沾自喜。如果我們的社會保障體系能達到人家的三分之一,我們的國債危機一下子就爆發了。我們是建立在全民低保甚至無保的基礎之上的,而我們的人口數量世界第一,按照美國那樣的標準,我們的人口是他們的3.5倍,全民醫保要開支87500億美元,按照當前匯率6.36計算,這一數字是56.65萬億元人民幣,2011年我們的GDP數字是47.16萬億元人民幣,全部填進去還不夠,這還不算龐大的政府辦公開支(占21%)、軍費開支、基礎建設開支、養老開支等,哦,還有比例少得可憐的教育開支,你還敢為中國GDP世界第二感到自豪嗎?你高興得起來嗎?我們的GDP數字無論趕超誰都不值得自豪,至于趕超美國,我只能說,那是一個美好的夢想。德國人口8200多萬,他們的GDP數字是2.57萬億歐元,等于20.56萬億元人民幣,平攤到人口數上比我們高得多,差不多是我們的6倍,而美國和德國這一數字差不多。2011年中國人均GDP在世界排名第95位,美國第9,日本第17,泰國、毛里求斯、伊朗、阿根廷這些國家都排在我們前面。不過話說回來,GDP和生活水平并非直接掛鉤,其中原因,你懂的!

就我的觀察和思考,我認為,在這一次危機中,中國最終走出泥沼將會在發達國家的后面,不能說是全世界最后一個走出泥沼的國家,但是倒數幾名應該是有份的。我們現在的情況像什么呢?一個窮人餓著肚子,存了點錢拿來救濟富人,避免他的餐桌上少塊面包,你們說誰會最后脫貧?

2008年金融危機可以媲美1929年經濟大危機,那一次最后是以第二次世界大戰來解決,通過戰爭的消耗使經濟重新獲得活力。現在雖然世界不那么太平,中東隨時都可能引發一場大戰,但是目前沒有大規模戰爭的消耗也可以使經濟緩慢好轉,畢竟百年過去了,人們的智慧也進步了許多,但是我們看到的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這一場金融戰中,美國再一次打贏了全世界,成了最大的贏家,其他各國都在忙于重建健康的體系,也不知道需要多長時間才能收復失地。我們中國股市目前離2007年的頂峰還太遠太遠了,我們需要翻一倍又一倍才行,有的藍籌股甚至需要翻十倍、八倍的,道路還很漫長,無法估計要多少年后才能實現。

我們有幸生于這個時代,親身經歷如此大規模的金融危機,我感到驕傲,盡管在2008年我們十分艱難地渡過,但這在有生之年將是重要的回憶。我們處于旋渦的中心區,在金融領域中備受煎熬,這4年中除了2009年過得稍微輕松點,我想多數在市場中的人都不好受,我還算幸運,只有2008年虧了許多錢,其他年份都還算好的,總算是平安地走了過來。看看現在的股價,我想這是歷史罕見的機會,可謂遍地黃金,若干年后回顧我今天所說的話,也許我會為自己的遠見感到自豪。盡管大家都籠罩在悲觀的情緒中,我依然保持樂觀,因為我知道在足夠長的周期里,股票會一直以一定的角度上行,每一次危機都是最佳切入點,無論面對多慘烈的危機,我們始終要保持一顆積極之心,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從危機中獲得機會。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长寿区| 磐石市| 湟中县| 井研县| 中超| 东宁县| 金乡县| 遂溪县| 萨嘎县| 滦南县| 称多县| 景宁| 彰化市| 阿拉善右旗| 襄城县| 昭平县| 深圳市| 远安县| 汤阴县| 如东县| 龙口市| 武邑县| 涡阳县| 调兵山市| 四平市| 新平| 综艺| 沙雅县| 德清县| 西安市| 宣恩县| 化隆| 灌阳县| 怀柔区| 平远县| 宁晋县| 湘乡市| 南昌县| 施甸县| 磴口县| 夏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