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一章 緒論:敵人與敵人理論

“敵人”這一范疇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被如此普遍地使用,幾乎成了一個不證自明的詞。它不僅指稱戰爭狀態中的敵對雙方,而且被廣泛用于指稱對立的社會階層、政治集團或國家。在特定的歷史時期,敵人似乎無處不在,既有真實的敵人,也有想象的敵人。(注:例如,20世紀的兩次世界大戰、五六十年代東歐反對蘇聯占領的暴亂、1959年的古巴革命、七八十年代遍及整個中美洲的內戰、加勒比海沿岸以及南美大陸的政治暴力、越南戰爭、非洲的內戰、中東戰爭、1992年的波斯灣戰爭、蘇聯的解體、南斯拉夫的戰爭,直到本世紀的“9·11”恐怖襲擊和薩達姆政權的垮臺,無不表明“敵人”的存在,而且暴力手段似乎總是敵對雙方解決爭端的優先方式。參見[美]馬丁·N·麥格:《族群社會學》,祖力亞提·司馬義譯,華夏出版社2007年版,第504頁。)然而,當我們想要判斷某個具體的敵人時,敵人又似乎并不在場。它是那么抽象,難以確認,以至于人們不得不使用具體的指標去強行分配這個角色。由于我們并不把敵人當“人”來對待,因此,我們常常用“它們”指稱敵人。“它們”經過國家意識形態和大眾傳媒的渲染之后,常常以野蠻、兇殘、邪惡的形象出現在我們的腦海。然而,人們對“敵人”僅有一種模糊的認識,對它的來龍去脈則不甚了解,我們并不知道真正的“敵人”到底是什么?換言之,我們對“敵人”存在單一化、簡單化的認識。可是,“敵人”觀念對人類社會所產生的重大影響需要我們全面而深入地反思,我們既要反思歷史已經提供的“敵人”觀念,也要反思政治領域所“界定”的敵人的邊界,更為重要的是我們要從過去只關注“敵人”的否定性價值轉向關注“敵人”的積極價值。因為“敵人”是和我們一樣的存在。因此,我們既需要了解“敵人”的本質和結構,也需要了解“敵人”觀念產生的根源。在建構關于“敵人”的理論之前,我們有必要盡可能確切地陳述“敵人”這個詞意味著什么。因為經歷了這么多年的意識形態沖突,人們似乎完全喪失了對“敵人”一詞的同一性認同。過度使用和過度擴展致使“敵人”一詞難以定型,以至于它現在成了一個萬能詞匯:常常被誤用于憎恨、謾罵、丑化,等同于野蠻、邪惡、暴力,等等。在現實主義者看來,敵意和對抗最能反映國際政治本質的關系,敵人/朋友、野蠻/文明的話語一度是我們理解國際關系乃至國內政治的核心。因此,對“敵人”問題進行全面研究的現實需要是顯而易見和無可爭辯的。即使我們不是出于自我保存之目的來研究敵人問題,我們也應受好奇心的驅使而對它表示關注。事實上,在國家安全層面而言,幾乎所有的國家都會通過各種途徑去關注它們的敵人。為了在這種混亂狀態中謀求一種適度的秩序,我們可以首先認為,“敵人”是指一種與政治有關的觀念,敵人論則是一種有關敵我關系的政治學說或政治哲學,而不是一種傳統意義上的簡單的政治判斷或價值判斷。在本書中,我試圖通過對敵人觀念的起源、發展進行簡要的梳理和分析,來論證敵人理論是如何在國際關系和國內政治中建構的。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胜县| 怀集县| 平乐县| 河南省| 延川县| 昌平区| 南澳县| 榕江县| 新晃| 巴青县| 昔阳县| 辽阳县| 遂昌县| 龙口市| 昌乐县| 天台县| 五河县| 黄骅市| 曲周县| 花莲市| 清水县| 比如县| 福建省| 石狮市| 宣恩县| 寻甸| 会同县| 芷江| 布拖县| 海兴县| 南丰县| 银川市| 浦城县| 桐梓县| 北宁市| 水富县| 仪征市| 九龙县| 巩留县| 岚皋县| 华池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