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樓繼偉底氣從何而來

反腐造成中國經濟增長減慢是偽命題。

講這個話的人叫樓繼偉。

樓繼偉是中國的財政部長,講話的場合是在2014年7月第六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會的記者會,他同時還表示,腐敗常和政府管制過多結合在一起,解除管制減少腐敗機會,使得市場發揮更大作用,對經濟增長有好處。

反腐是大事也是大勢

樓繼偉的講話旗幟鮮明、立場堅定、一針見血、擲地有聲,像個男人。

這番話有極強的針對性,記者能問出這樣的問題需要勇氣,部長能直面這樣的問題需要魄力。

事實上,的確有那么一種似是而非的觀點在市場上流傳,反腐已經讓地方官員無所適從,反腐已經讓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反腐已經讓中國經濟的增速持續下降。一句話,反腐已經讓中國經濟失去了活力,成為地方政府推諉、不作為的借口,甚至有可能讓政府的合法性都成為問題!

簡直一點道理也沒有!

習近平擔任中共總書記以來一直在強調“八項”規定以整頓黨風,群眾路線教育也是恰如其分,既沒有人人自危,又起到讓干部出出汗、紅紅臉的作用,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奢靡之風再不整頓,社會風氣就接近禮崩樂壞,這一點沒有人會提出異議,即便被批評者也是如此。與此形成對比的是,王岐山執掌中紀委之后,更是堅定不移地貫徹“蒼蠅老虎一起打”的精神,在清整中共門戶方面不遺余力。“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中紀委幾乎每周都有大案通報,已經形成“每周一哥”的社會心理期待。石油系、四川系、山西系等系列窩案的查處震驚中外,而徐才厚軍中貪腐的查處更是鐵腕無比,從省部級,到政治局委員,到更高的副國級,甚至更高級,反腐已經成為當今社會政治生活中的大事,更是大勢。開弓沒有回頭箭,反腐風暴不進入到制度設計的改革層面是不可能停息的,就如同當年香港反腐反出的廉政公署以及以此為代表的清明政治制度建設帶來的市場環境和民心社風的巨大改變。這是一種進步,這是一種進化,這是一種文明,也是國家治理現代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政府權力過大是禍根

樓繼偉的說法好就好在不僅有膽,更在有識,腐敗常和政府過多的管制是結合在一起的,也就是說,政府權力過大是禍根所在。如果沒有審批權,地方為什么要“跑部錢進”?如果沒有轉移支付,地方為什么要感情投資?如果沒有行政壟斷,地方上又如何官商勾結、中飽私囊?政府權力過大的壞處在于無事生非,更在于成事不足、敗事有余,不但不能減少社會運行的管理成本,反而增加了成本。用馮侖的話來講,有形的手就閑不住,一天到晚到企業的懷里亂抓亂摸,更不用說把權力關進“鐵籠子”了。權力最終反客為主變成權利,完成權錢的交換,被查處的貪官污吏,無一例外的罪狀就是利用職權為他人謀取利益,收受巨額賄賂。我們現在對李克強上任總理之后的所作所為有了更深的認識,國務院幾乎每次常務會都在簡政放權,減少行政審批事項和權力,或取消或下放。表面上看,這和反腐沒有關系,但實際上是從根上鏟除權力腐敗的土壤,是一種自我約束、自我革命、自我再造的過程。社會的公平、正義、平等、自由不就是在政府的變革中體現出來的嗎?會不會有阻力?沒有阻力就怪了,政令出不了中南海早已有之,但是李克強拍桌子怒斥還前所未有,反腐和不反根本就是兩碼事,如果不貪不腐就不作為,這樣的官員又有何用?早期有“腐敗是改革潤滑劑”的說法,在觀念轉變期、短缺經濟期尚可理解,但是此一時彼一時,現在就是自欺欺人、丟人現眼了。

反腐如果真的造成經濟增長減慢,那么這個代價該付也得付,更何況,這就是個偽命題,根本不成立,如果成立,香港地區成不了今天的香港地區,美國成不了今天的美國,中國永遠只是發展中國家,而變不了發達國家。

2014年7月13日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新县| 秭归县| 古蔺县| 大姚县| 普兰店市| 博客| 塔河县| 通江县| 乌什县| 河南省| 申扎县| 阿拉善左旗| 叙永县| 甘南县| 五指山市| 怀仁县| 乌拉特前旗| 苍南县| 乌兰察布市| 安图县| 台东市| 聂拉木县| 吉林省| 邵阳市| 许昌县| 平邑县| 建瓯市| 额尔古纳市| 德清县| 武宣县| 宁河县| 湟源县| 东平县| 昌图县| 广平县| 桂林市| 阳谷县| 呼和浩特市| 读书| 海门市| 正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