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御風而行:水皮財智啟示錄
- 水皮
- 1381字
- 2019-09-21 01:04:59
郭樹清為何“煽風點火”
2013年年初,當時的證監會主席郭樹清又發表“股評”,這一回評說的是QFII(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的作用,說實話,此番評價還是非常實事求是的,而結合此前郭主席號稱要將QFII和RQFII(人民幣合格境外投資者)放大10倍規模的講話,那么其中的意義似乎更大。
長線投資方可平衡市場
如果說QFII是“洋鬼子”的話,那么RQFII在一定意義上是“假洋鬼子”,不管是美元還是人民幣,代表的都是資金,增量資金。中國股市最缺的是什么?信心?不,準確地講,是資金,是錢。錢不是萬能的,但沒有錢卻是萬萬不能的。在郭主席看來,QFII的作用是相當大的。首先它能穩定中國股市,QFII進場的時機每次都把握得相當好,這讓許多境內的機構充滿了羨慕嫉妒恨但是又有苦說不出。包括我們管理層一直倡導的超常規培育的機構投資者公募基金在內,它們的資金都不是一般意義上的長線資金,根本做不到人舍我取、人進我出,也就談不上平衡市場,不但不能減少市場的波動,反而因為這些機構的資金規模遠超一般散戶,所以追漲殺跌的危害更大,已被市場看作“害群之馬”。
QFII的構成大部分來自境外的養老或保險基金,存續周期長,短線壓力小,巴菲特能長期投資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其掌握的大多數是成本低廉的保險資金。并非QFII有多聰明,而是我們自己的制度和管理作繭自縛捆住了機構的手腳,不是別人有多厲害,而是我們自己太笨太傻。
“形勢比人強”
當然,QFII不是雷鋒,沒有替中國股市維穩的義務,QFII進場還是利益使然,6000點郭主席求別人,別人也不會進。別說6000點,就是2011年的3000點,也沒看見有誰哭著喊著要進場。郭主席大談藍籌出現歷史上罕見投資價值的時候,也沒聽到境外有人鼓掌,直到上證指數一再洞穿中國政府政策底,匯金公司一再增持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簡稱為工農中建)股票,郭樹清宣布QFII放大到800億美元才得到了人家的呼應。
即便如此,此后也是上演了欲擒故縱的把戲,以民生銀行為代表的銀行股一度成為境外機構著力做空的板塊,不但在H股上放空,而且在境內的大宗交易平臺上放空,制造恐慌。而選擇民生銀行并非偶然,根據滬深300的權重計算,民生銀行已經超過工農中建成為這個指數影響最大的權重股,打壓民生銀行,一箭三雕,不但有利于個股吸籌,更有助于期指放空。很多人只看到史玉柱增持民生銀行最終浮盈已過30億元人民幣,但是看不到進入民生的資金更多地來自QFII——大鱷并不是浮在水面上的史老板。從做空民生銀行,到民生銀行領漲銀行,其間轉換不過三個月的時間,是民生的基本面發生了變化,還是老板換了人?都沒有!區別僅在于,打壓前要吸籌,吸籌后要拉升。從這個意義上講,郭主席的講話也算是及時雨,對QFII的肯定就是對行情的肯定,投桃報李也好,火上澆油也好,效果是一樣的。
中國有句老話,叫形勢比人強,個人再努力、再智慧、再堅持也架不住大勢所趨,所謂覆巢之下無完卵,郭主席倡導價值也不成;中國還有句老話,叫胳膊擰不過大腿,形勢是會轉換的,識時務者為俊杰,個人再聰明、再能干、再固執也架不住政策由量變到質變的飛躍,郭樹清的講話在某種程度上就是政策,有QFII的資金助陣,還愁什么呢?
問題是形勢變化的契機,國家統計局最新的公告指出,2012年全年的GDP是7.8%,高于預期的7.5%,第四季度是7.9%,遠高于第三季度的7.4%,這說明第三季度為最低點是成立的,拐點也是成立的,至于行情會怎么走,郭樹清給出了答案,那就是波段操作。
郭樹清這個主席當得不輕松。
2013年1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