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二節 生態整體原則

生態整體原則是將系統論思想貫穿于交通與環境關系的審視中,從總體的角度理解交通與環境,是看待交通與環境的基本出發點。

從系統論的觀點看,世界是以系統的方式存在的,而系統內各要素、各部分間具有難以分割的聯系,因此和諧是系統世界的內在要求。《易經·泰卦》彖曰:“天地交而萬物通也,上下交而其志同也。” 莊子的《齊物論》云:“天地與我并生,而萬物與我為一。”古希臘的畢達哥拉斯學派較早提出了系統和諧思想,他們認為:“一切美好的東西都是和諧的,或產生于和諧。美是和諧,愛是和諧,音樂是和諧,靈魂也是和諧。宇宙是天體的和諧,數是和諧的最好表現。”

交通作為社會系統的子系統,是社會生產、生活的一個部分、一個環節,其發展必然受到社會整體約束,為社會全面發展服務。同時交通還與社會一起構成自然系統中的一個子系統,它們對自然界都具有不可超越的依賴性。系統是交通存在的基本方式,交通發展也必須在系統環境中展開。生態系統的平衡是地球上每一個物種包括人類的生存基礎,打破其平衡的行為遲早會受到生態系統的報復。人類作為自然界進化得最為成功的物種,力量大、智慧強,破壞能力也很大,所以更有義務維持地球生態系統總的平衡。

人類產生于自然,又有別于自然,人類自誕生的初期開始就有探索自然的好奇心。古人在自然面前顯得能力較弱,只能敬畏自然、崇拜自然、模仿自然,將自身與自然視為一體。古希臘人樸素地理解自然界,將自然界看作獨立于人的存在,具有自身的規律和秩序,人類可憑借理性能力理解自然、認識自然。到近代西方文藝復興運動時期,人們的眼光從關注自然價值轉到關注人的價值,推崇人性解放,凸顯人的主體性,增強了人類控制自然的信心,從此自然成為人類的征服對象,由此也確立了“人類中心論”思想。在此觀念指導下,人類逐漸將自己凌駕于自然之上,認為自己在自然面前無所不能,可以無限制地向自然索取。正如英國生態學家AJ.麥克邁克爾所說:“18世紀后期歐洲開發逐漸積累起來的毀滅性的后果已越來越顯著,在一個半世紀里,僅僅兩個生命期,世界生產力所遭到的破壞比以前整個人類的歷史進程中遭受的還要多”[1]。尤其近代工業化發展使人類的生存和發展面臨著威脅。

基于對人類生存環境惡化的反思,以及對于人與自然關系的深入思考,人類已深切感到自身生存于土壤、礦石、森林、空氣、水、動物之間,與它們之間已組成一個巨大的共同體,人類不可從中孤立出來,相反需要維持與之更穩固的關系,狹隘的“人類中心主義”已走到窮途末路。這便是環境整體主義思想者利奧波德、克利考特及羅爾斯頓的主要觀點。利奧波德在大地倫理學中確立了人類與其有機和無機的環境的共同體關系,人類從絕對征服者角色轉變為共同體中普通一員,人類應該尊重大地,就像尊重其他的生物同伴一樣。大地倫理“不僅包含對每一個成員的尊敬,也包括對這個共同體本身的尊敬”[2]。大地倫理要求人類依賴大地共同體從而形成一種“生態良心”。羅爾斯頓繼承和發展了利奧波德的生態整體主義的倫理價值觀,批判了傳統人類中心主義只肯定人的內在價值的觀點,把道德責任從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推廣到人與自然的關系上去。

與其他人類活動領域一樣,現代交通與自然的關系也從遮蔽狀態逐漸呈現出來。古人依靠步行、畜力來進行交通,雖然交通范圍小一點、速度慢一些,但較好地保持著與自然間的和諧關系。交通對自然環境的影響凸顯出來是隨著火車、輪船、汽車、飛機等的出現并大量使用開始的,鐵路、公路切斷了動物遷徙路線,輪船是水生生物最大的敵人,飛機則對天上飛的、地下跑的物種均有威脅。道路的修建侵占了大量土地,撕開了完整的森林,毀壞了原生態物種棲息地;汽車的制造掠用了無數的鋼鐵、橡膠及石油,汽車的使用則釋放過量的溫室氣體和固體顆粒物,這些現象都在挑戰自然界的再生能力和承受極限。

交通發展正面臨的資源枯竭、環境惡化、生態破壞等多種威脅,削弱了人類長遠的發展能力,而交通工程師、交通技術研發者、交通決策部門常常津津樂道地欣賞交通成就,認為那些喋喋不休談論交通負面影響的人們大煞風景。這種“一葉障目”式的發展思路是短視和自欺欺人的,交通對于生態的強力撕扯撕裂了在長期進化中形成的自然系統,所造成的創傷可能將永遠難以愈合。人類所需要的是一個系統化的而非碎片化的生態系統,交通倫理審視中必須貫徹生態整體原則,只有在對自然界的整體關懷中交通本身才可能獲得廣闊的發展空間。


注釋

[1][英]AJ.麥克邁克爾:《危險的地球》,52頁,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0。

[2][美]奧爾多·利奧波德:《沙鄉年鑒》,194頁,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

主站蜘蛛池模板: 荔波县| 宁蒗| 吉林省| 洮南市| 成都市| 霞浦县| 项城市| 昭平县| 大荔县| 玛沁县| 雷山县| 北碚区| 耒阳市| 洪湖市| 尉氏县| 建昌县| 垫江县| 弥渡县| 积石山| 凯里市| 东明县| 呼玛县| 从化市| 永和县| 大邑县| 栾城县| 上蔡县| 色达县| 南开区| 西丰县| 故城县| 漳州市| 仁化县| 花垣县| 龙陵县| 湟中县| 香港 | 措美县| 永康市| 房产| 阳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