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二節 看不懂的比特幣

比特幣的橫空出世

很多人沒有想到,2013年歐債危機肆虐全球經濟之時,一種很多人聞所未聞的互聯網虛擬貨幣——比特幣,卻利用歐元、美元等國際關鍵貨幣在危機中信用受損的契機橫空出世,價格扶搖直上,更成為包括中國大媽在內的很多國際投資者所追捧的目標。

盡管2013年以來,各大媒體上鋪天蓋地地充斥著關于比特幣的新聞報道,但是可能還有很多人都不了解比特幣到底是種什么樣的貨幣。它是如何產生、如何流通的?它的價值又是由什么來決定的?

2008年11月1日,一個自稱中本聰的人在metzdowd.com的密碼學討論組上發布了一篇題為《比特幣:一個點對點的電子現金體系》的論文,提出可以建立一個基于密碼學原理,而不是基于信用,使得任何達成一致的雙方都能夠直接進行支付,從而不需要第三方中介的參與的電子支付體系。他認為通過應用密碼學原理和P2P思想,可以完美地解決數字貨幣的防偽造和防重復支付的問題,以此建立起一個繞過銀行體系的數字貨幣流通體系。

2009年1月3日,中本聰在網絡上發布了第一版比特幣客戶端,并創造了第一批50枚比特幣,這也成為比特幣進入互聯網流通的起源。特別是按中本聰所設計的比特幣的流通規則,“對每個區塊的第一筆交易進行特殊化處理,該交易產生一定數量的、歸該區塊創造者(也就是第一個對交易進行成功驗證的人)擁有的電子貨幣”,這其實就是在已有的比特幣交易過程中,創造并產生新的電子貨幣。從這個方面來看,現代全球經濟中所流通的所有比特幣其實都來源于這最早的50枚比特幣的流通與交易。

比特幣的運行原理

比特幣是一種沒有物理形態的虛擬貨幣,或者說加密貨幣。它通常被匿名收藏在一個包含著若干個收款地址的電子錢包之中。這些電子錢包可以自動生成多個收款地址,而每一個收款地址則是由一串包含了33個字節的字母或者數字的加密密碼字符構成。

比特幣還是一種無需第三方介入的、防偽造、防重復支付的數字貨幣體系。在每一次比特幣的交易中,比特幣將通過點對點的互聯網網絡,從一個電子錢包發向另一個電子錢包,并在比特幣代碼中注冊記錄錢包之間的經濟交易。準確地說,比特幣體系都將追溯參與交易的每一枚比特幣的來源,一直追蹤到每一個貨幣被創造出來的時刻,每進行一筆交易都會再多記錄一次比特幣的流通信息,并在點對點的網絡上進行廣播,使得整個網絡空間中每一臺使用比特幣的計算機都能夠獲得所有比特幣的流通信息。在任何時間,只要通過計算機網絡的電子交易記錄,我們就可以明確地界定每一個比特幣的所有者,以避免可能出現比特幣的所有權爭議。

即使有人能夠從功能上仿造出假的比特幣,然而由于不可能在網絡上偽造出這些虛假的比特幣自產生到交易過程中的所有交易記錄,無法通過網絡的驗證,那么就很容易被判斷出偽造,這也就從根源上杜絕了偽造比特幣的可能性,保證了比特幣交易的安全性。

從另一個方面來看,正因為每一次比特幣的交易都需要向整個網絡廣播其具體的交易內容,如果出現了在傳統的電子商務交易或第三方支付中經常出現的重復支付,那就意味著重復支付的交易需要向網絡多次廣播同一枚比特幣的交易,通過追溯比特幣此前的所有經濟交易,形成了多條包含有相應比特幣交易信息的區塊鏈。而比特幣的流通規則只會默認最長的一條區塊鏈才是真正確定有效的經濟交易,而其他區塊鏈由于包含的信息量不足,區塊鏈更短,就被比特幣交易體系自動識別為無效交易而廢棄。這樣,無論一枚比特幣被重新交易了幾次,向網絡廣播了幾次交易信息,其中只能有一筆交易被確認有效,這也就有效地解決了重新交易的問題。

正是因為每一筆比特幣的交易都必須向整個互聯網廣播其交易信息,并把所有比特幣的歷史交易紀錄都以網絡信息的方式保存于廣袤的互聯網之中,這就意味著把整個比特幣的發行與流通都交給了全體互聯網成員。偽造比特幣或者采取虛假交易,就意味著必須修改整個比特幣流通體系中的每一枚比特幣的交易信息,這更意味著是個人對抗整個互聯網所有比特幣用戶,哪怕你擁有更為精巧的互聯網技術,但是以個人之力對抗整個互聯網所有用戶,也是螳臂擋車,無濟于事。這恰恰是比特幣交易的最為突出的特點,保證了比特幣成為依賴于整個互聯網經濟卻無需第三方監管的最為安全的電子支付貨幣。

可能很多人看新聞時也注意到,通常的比特幣交易并不依照整數數量進行,比特幣可以被分拆為極為微小的交易單位。理論上,最小的比特幣交易單位可以達到一億分之一枚比特幣。那么,即使是在比特幣價格飆漲的2013年和2014年,哪怕一些極為微小的經濟交易,仍然可以通過比特幣的交易來實現。

在實際操作中,在比特幣交易過程中,整個互聯網上的用戶的計算機都可利用自己的CPU運算能力,運作特別的軟件參與交易的比特幣的驗證工作。在驗證過程中,會隨著交易的出現而引出互聯網中的區塊鏈,隨著交易在區塊鏈中的驗證完成,最早完成驗證工作的計算機所有者將獲得50枚比特幣的獎勵,也就是從比特幣的交易中創造出新的比特幣。然而,隨著交易的增多、區塊鏈的不斷延長、參與驗證的計算機硬件系統的增加,通過驗證交易的方式獲得比特幣會變得更加困難。

在比特幣交易驗證的過程中,一些網民通過具有強大計算能力的計算機,利用所謂的挖礦軟件,參與到互聯網中現有比特幣交易的驗證過程,從而可以創造出屬于自己的新的比特幣。這個過程也就被眾多比特幣玩家戲稱為挖礦,而參與挖礦的眾多比特幣玩家也就自然成為所謂的礦工。他們所挖的不再是傳統的自然資源,而是以電子代碼方式存在的新的比特幣。

也許也有人會懷疑,既然在比特幣的交易過程中會自然地創造出新的比特幣,那么是不是意味著比特幣的流通規模將能夠無限增長?可以想象,如果比特幣的規模真的如大家所想象的那樣可以永遠增長下去,那么,比特幣也就不會引起整個互聯網世界的關注,更不可能保持現實生活中那么高的經濟價值了。

為了防止比特幣像很多現實生活中的貨幣一樣,出現普遍的通貨膨脹,中本聰在設計比特幣的時候,把它的發行規模設計為1000萬枚。盡管在比特幣的交易驗證過程中會自然產生新的比特幣,從而產生一種滾雪球效應,導致比特幣規模的增長,然而,在比特幣算法中特別規定,每4年產生的比特幣的數值會減半,這將導致比特幣的規模不可能持續增長下去,而最終趨近于2100萬枚的最終規模。

比特幣的特殊算法,導致在比特幣推出早期,驗證過程中新創比特幣的能力較強,而參與挖礦的礦工又比較少,這也導致挖礦相對簡單。比特幣的早期玩家哈爾·芬尼在幾周內就可以輕松地挖到數千枚比特幣。然而,隨著比特幣的創造進入半衰周期,特別是越來越多的比特幣玩家看中比特幣的價值,投入挖礦工作,哪怕是不斷更新,投入最先進、最具高超算法的礦機,現代比特幣市場中最先進的礦機,一天也很難挖到半枚比特幣。

據統計,即使在比特幣異常火爆的今天,目前被挖掘出來的比特幣的總規模也只有1000萬枚,僅為理論規模的一半,而2100萬枚的最終規模,預期將在2140年達到,這已經是非常遙遠的未來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莲花县| 兴义市| 石城县| 莲花县| 新昌县| 镇平县| 沂南县| 兴化市| 称多县| 隆子县| 砚山县| 满城县| 叶城县| 亚东县| 富平县| 尼木县| 鄯善县| 沭阳县| 阜阳市| 古蔺县| 木里| 淮安市| 刚察县| 唐山市| 胶州市| 资溪县| 鱼台县| 宁国市| 盐池县| 安陆市| 天镇县| 全州县| 南平市| 阿合奇县| 资溪县| 玉溪市| 兴和县| 方城县| 谢通门县| 三明市| 安庆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