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治中國:民主法治精神舉要
- 汪習根 汪火良 武小川
- 890字
- 2020-08-19 14:55:31
第一章 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社會主義民主法治建設
科學發展觀是馬克思主義同當代中國實際和時代特征相結合的產物,是馬克思主義關于發展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集中體現,對新形勢下實現什么樣的發展、怎樣發展等重大問題作出了新的科學回答,把我們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規律的認識提高到新的水平,開辟了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發展新境界。科學發展觀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最新成果,是中國共產黨集體智慧的結晶,是指導黨和國家全部工作的強大思想武器。
科學發展觀同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全黨必須更加自覺地把推動經濟社會發展作為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第一要義,牢牢抓住經濟建設這個中心,堅持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著力把握發展規律、創新發展理念、破解發展難題,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可持續發展戰略,加快形成符合科學發展要求的發展方式和體制機制,不斷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不斷實現科學發展、和諧發展、和平發展,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打下牢固基礎。
必須更加自覺地把以人為本作為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核心立場,始終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作為黨和國家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尊重人民首創精神,保障人民各項權益,不斷在實現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上取得新成效。必須更加自覺地把全面、協調、可持續作為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基本要求,全面落實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五位一體總體布局,促進現代化建設各方面相協調,促進生產關系與生產力、上層建筑與經濟基礎相協調,不斷開拓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
民主法治,體現了全面發展的科學發展觀。發展不僅是經濟意義上的,同時也涵蓋政治、文化、民主法治和社會各方面、各領域、全方位的發展。因此,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必須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轉變發展觀念、創新發展模式、提高發展質量,堅持經濟建設為中心,以民主法治建設為重要目標和保障,把經濟社會發展切實轉入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