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二節 “本質論”的“本質性或反思規定”

在《邏輯學》中,黑格爾通過“本質論”的巨大篇幅集中論述了對立統一規律的問題,因此,就把握黑格爾辯證法的實質而言,“本質論”乃是《邏輯學》中極為重要的部分。本節所討論的“本質性或反思規定”問題,即“同一”、“區別”和“矛盾”問題,在“本質論”中又居于重要地位。因為這些問題不僅涉及一般的辯證法的問題,而且涉及辯證法的核心問題,涉及全面理解和徹底堅持辯證法的問題。所以,深入討論“本質性或反思規定”這個問題,對于正確評價黑格爾哲學、推動辯證法的研究、劃清辯證法與形而上學的界限,都具有重要理論意義。

一、“反思”(Reflexion)概念

黑格爾把“同一”、“區別”和“矛盾”作為“反思規定”或“本質性”。為了把握這些“反思規定”或“本質性”,有必要先弄清楚“反思”概念的基本含義。

什么是“反思”?黑格爾指出:“本質自身中的映象是反思。”注62那么,所謂“本質自身中的映象”又指什么?其一,指本質“自身中就包含著映象”;其二,這種映象不是僵死不動的,而是本質“自身中的無限運動”;其三,這種運動基于本質自身的“否定性”。因此,黑格爾又對“反思”作了進一步的規定,他指出:“本質在它的這個自身運動中就是反思。”注63

從黑格爾的上述論斷里,也還不容易理解他所說的“反思”的基本含義。這當中的困難,就在于黑格爾的論述是本體論、認識論和邏輯三者的統一體。首先須得指出,他硬把認識本質的過程當作客體發展過程本身。正是這種神秘的唯心主義顛倒造成了理解的困難。因此,必須識破并揭穿他的這種唯心主義顛倒。也就是說,必須拋棄他這種本體論的虛構。經過這樣的批判分析,繼而再從認識論和邏輯方面看,黑格爾關于“反思”的上述論斷就不僅包含著合理內容,而且相當深刻。它集中表現為,黑格爾揭示出本質的認識是對存在的認識的揚棄,是從直接性認識上升到間接性認識。這種間接性認識的形式就是“反思”。這種“反思”既是本質認識的過程,也是本質認識的方法。它是一種具有否定性的映象的運動,而且是“無限運動”。所有這些都深刻地揭示了本質認識的辯證法,并且在這種主觀辯證法中包含著客觀辯證法的深刻內容。

首先,黑格爾通過“反思”概念揭示了“自己運動”和“無限運動”的辯證法思想。在“本質論”的開頭,黑格爾就明確指出:“本質之所以是本質”,“是由于它自己的運動,即有之無限運動”注64,本質“作為自身中的無限運動”,“在它的這個自身運動中就是反思”注65。毫無疑問,黑格爾揭示的“自己運動”和“無限運動”的思想極其重要,非常令人注目。但是,這一點并不是黑格爾獨特的發現。大家知道,早在黑格爾之前的唯物主義者,例如18世紀的法國唯物主義者,已經從唯物主義立場一般地指出了“自己運動”和“無限運動”的思想。

黑格爾通過“反思”概念所作的杰出貢獻,在于他繼承和發展了哲學史上的辯證法思想,在運動的性質、動力和源泉等問題上提出了大大超過前人的獨創的深刻思想。

黑格爾借“反思”概念所表述的運動,突破了18世紀法國唯物主義者對于運動的形而上學的理解(即把運動基本上理解為機械運動),同時比起古代哲學家對于運動所作的樸素直觀的辯證描述,也是一個巨大的飛躍。在黑格爾看來,“反思”概念所顯示的運動不僅是本質的“自己運動”,而且是向本質自身內部深入的“無限運動”。這種運動,不是那種沒有質變、沒有轉化、沒有飛躍的機械重復的運動,而是經過辯證否定的環節,向著更加豐富和深刻的本質“變和過渡”的“無限運動”。即使在取得作為“直接反思”的映象這種運動過程中,或者說在達到尚屬粗淺的本質的運動中,也是經過否定或質變進行的。如黑格爾所說:“進行反思的運動則是作為自在的否定那樣的他物,這種否定只是作為自己與自己相關的否定時,才具有一個有。或者說,由于這種對自身的關系正是否定的否定,所以這里便有了作為否定的否定,它作為這樣一個東西,即在其被否定中具有其有,即作為映象。”注66因此,“反思運動”的實質,用黑格爾一句晦澀然而意義深刻的話來說,就“是一種從無到無并從而回到自己本身的運動”注67。在這里,黑格爾的觀點也是辯證法和唯心主義結合一起的。一方面,他提出從無開始運動,表現了“無中生有”的唯心主義立場;另一方面,他提出發展到無的運動,又表現了關于運動的辯證觀點。就是說,所謂“從無到無”的“無”還包含著揚棄式的辯證否定的意義。因而,在這種意義下,“從無到無”的運動乃是從否定到否定之否定的運動。黑格爾對于運動的這種認識,其合理和深刻之處就在于他沒有停留在只是從量的方面來把握運動,而是通過辯證否定的環節深入到從本質的方面即從質變和飛躍來把握運動。關于這一點,黑格爾早在《精神現象學》中就已經一般地指出來了。如他所說:“通過這樣的運動,純粹的思想就變成概念,而純粹思想這才真正是純粹思想、自身運動、圓圈,這才是它們的實體,這才是精神的本質性(Geistige Wesenheiten)。”注68

由此可見,本質“自身運動”和通過辯證法的否定深入自身的“無限運動”,是理解“反思”概念的真實含義的基本線索。只要抓住這個線索,對于黑格爾在劃分“建立的反思”、“外在的反思”和“進行規定的反思”時所作的晦澀表述,就不難把握其中的基本含義了。

實質上,黑格爾通過“建立的反思”、“外在的反思”和“進行規定的反思”所闡述的,不過是他的“反思運動”的既相區別又相聯系的三個階段和三種形式。黑格爾把“建立的反思”一忽兒稱為“回歸那樣的直接性”,一忽兒又稱為“反思”“自己的回歸和否定物”,翻來覆去也不過是說,這時“反思”運動所達到的結果還處于初級本質階段,所得到的本質認識也比較淺薄。黑格爾所謂的“外在的反思”,則是指“反思運動”仍然沒有超出“直接物”或初級本質的界限,因此認識也比較膚淺,沒有真正深入本質自身。在黑格爾看來,只有“進行規定的反思”才表現“反思運動”真正深入到本質自身,或者說達到本質認識。因為它使“反思”成為既是否定本身,又是“自身反思”。也就是說,只有此時,“反思”才經過否定之否定,曲折地或“圓圈”式地深入本質自身。撇開黑格爾論述的外在形式,在這里似乎可以看到,黑格爾實質上猜測和透露出,理性認識也是一個由淺入深、從比較低級的本質進入比較高級本質的發展過程。

不難理解,黑格爾關于把理性認識作為由淺入深的發展過程的猜測是一個極其天才的思想,具有深遠的理論意義。它不僅對于人們從經驗論和諸如物質“不可入性”等形而上學眼界里解放出來起了很大作用,而且對于理論自然科學和任何理論科學的發展也具有深刻的預見。

讓我們試來分析一下黑格爾這個思想的現實意義吧。大家知道,我們現在不僅處在我國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偉大時代,也處在以信息為特征的新的科學技術革命的偉大時代。為了能夠跟上這樣飛躍發展的時代,并且力爭站在時代的前沿,我們必須掌握自然、社會、思維各方面日新月異的新知識,必須正視和研究這些方面不斷提出的新問題,并盡可能給予科學的解答。從認識的角度看,這些都需要提高我們認識和把握本質的能力,不能讓這種能力只停留在一個水平上。新的自然科學和技術革命的浪潮,不僅極大地增強和改善了人們控制自然的能力,也促使人們的工作和生活方式等等發生了革命性的變化。例如從微型電腦使用的普及來看,已經帶來了上述的變化。從理想的發展前景看,電腦幾乎可以代替人的各種功能。但是,對于這樣一種前景,在西方資本主義世界頗有一部分人是持悲觀態度的。他們認為,如果這樣發展下去,總有一天人類會被自己所創造的完善的機器人所消滅。再如遺傳工程的前景表明,也許有一天人們的創造會達到這樣一步,即人們能夠按照事先確定的特性生產出各種人來。對此,在西方資本主義世界,有些人也甚為憂慮,認為這樣將會異化出一批只有某種特性而無人性的“人”來,從而將給人類帶來災難。我們是馬克思主義者,對一切增強人的本質力量的科學新發現,都是持樂觀主義態度的。因為歷史證明,一切科學的新發現,都最終改善了人的處境,推動了人類社會的進步。火,曾經燒毀大片原始森林和寄居其中的原始人。但是,也正是火的發現和使用,成為原始人走出動物界和發展成為現代人的根本條件之一。從火藥到原子能的發現,都最先用于屠殺人類的戰爭,但是,這些發現也并沒有使人類滅亡,相反,而是使人類變得更有力量更進步了。所以,上述悲觀論在認識上是片面的,沒有使認識深入更深一層的本質,從而陷入錯誤。

但是,在我們指出上述悲觀論錯誤的同時,還必須看到,在這種悲觀論態度中也提出了一個非常重大的社會問題和人生的問題,這就是新的自然科學和技術革命,必將使人們的生活、工作、思想等等方面發生巨大的變化,甚至是現在完全不能預料的變化。其中一個突出的特征是,以往還沒有一個時代能像我們今天所處的時代這樣,科學技術能如此迅速地轉化為直接的生產力,從而使世界的面貌發生迅速的變化。注69人們應當怎樣迎接和適應這種變化,這是一個非常重要而復雜的問題。事實上,包括我國在內,人們已經不同程度地處在這種變化之中了。所以,從各方面研究這個問題,已經是當務之急。我們需要從現實出發,作認真的調查研究,同時也要有深刻的思想方法。正是這后一方面,黑格爾的杰出思想,即關于本質具有不同層次,從而認識本質也有一個由淺入深的過程,仍然是值得我們借鑒和發揮的。就是說,必須克服這樣一種膚淺的形而上學觀點,即認為從感性到理性,經過一次飛躍就能達到最終本質認識的形而上學觀點,而要堅持理性認識本身也是一個過程,有不同層次,因而也要經過飛躍,才能使本質的認識逐步深入。

還有一個問題是,為什么反思的方法在理性認識過程中能夠完成一次次的飛躍?黑格爾認為,這是由反思的性質所決定的。在黑格爾那里,一切客體的基礎都是概念,而方法正是由這種客體的本性所決定的。這雖然是以唯心主義為前提的顛倒,但仍然說出一個真理,即方法不是從外邊強加給客體的,而是由客體決定從而是適合于客體的。反思之所以能在理性認識發展中完成一次次飛躍,就在于它是由被認識的本質自身的否定性決定的。用黑格爾的話來說,就是“本質的否定性即是反思”。這就如同剝筍一樣,剝一層就是一次否定,也就是一次飛躍,從而也就是向本質的一次深入。可見,在我們從事創造性的研究工作中,毫無疑問,可以設計各種方法,以求達到研究的目的。但是,只有那種與對象性質相符的方法,才能最有效地揭示事物的性質和秘密。

二、運動、變化、發展的內在根據

黑格爾通過對于“反思”概念的論述,在客觀唯心主義基礎上,歪曲地揭示了事物的“自己運動”和“無限運動”,以及這種運動不僅表現為量的方面,而且表現為質的方面,即表現為質變和飛躍的發展。但是,事物何以會“自己運動”和“無限運動”,何以會有質變和飛躍的發展?黑格爾以事物本身是對立面統一,即事物自身矛盾性的學說,天才地解答了這個問題。他明確指出:“矛盾則是一切運動和生命力的根源,事物只因為自身具有矛盾,它才會運動,才具有動力和活動。”注70我們看到,黑格爾關于事物自身矛盾性學說,正好集中反映在他的“本質性或反思規定”的論述里,即關于“同一”、“區別”和“矛盾”諸范疇的論述里。

眾所周知,自文藝復興以來,在西歐哲學史上,雖然在德國古典哲學之前也出現過一些具有辯證法成分的哲學體系,例如培根、笛卡爾、斯賓諾莎、萊布尼茨、狄德羅等人的哲學體系。但總起來說,這些哲學體系都還沒有擺脫形而上學的束縛。即使是德國古典哲學,也只有黑格爾哲學給了形而上學以毀滅性的打擊。在黑格爾之前,許多哲學體系的形而上學特征主要表現為,它們都在不同程度上以形式邏輯的同一律、矛盾律和排中律作為世界觀和方法論,從而把世界上的萬事萬物看成孤立的、靜止的和僵化的。因此,這些哲學體系完全回避了古代哲學家們提出的關于運動中矛盾的重要問題,一般講來,它們除了承認機械重復的運動,不知道有質變和飛躍的發展,當然更不知道運動、變化和發展的真實原因。

黑格爾對于辯證法所作的最杰出的貢獻,恰恰在于他不像以往許多哲學家那樣回避矛盾問題,而是力圖揭露和理解各種矛盾問題,所以,他能夠通過批判形而上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以歪曲和顛倒的形式揭示出事物運動、變化、發展的內在原因。我們看到,正是在“本質性或反思規定”的論述里,黑格爾對于把形式邏輯規律當作世界觀和方法論的形而上學作了比較徹底的批判。黑格爾批判的徹底性表現在,他在批判中不僅揭露和剖析了形而上學的荒謬,而且實質上創立了關于矛盾性的系統學說。這個學說的核心(亦是辯證法的核心)就在于堅決承認對立面統一即矛盾性是普遍的、絕對的,并構成一切事物運動、變化、發展的內在原因。

大家知道,在事物對立面的統一中把握對立面,以及在事物矛盾的對立中把握對立面的統一,從而把握事物運動、變化、發展的內在聯系和規律,這是貫穿黑格爾整個體系中的辯證法思想精華。由于這個思想貫穿黑格爾體系的各個部分,所以,從黑格爾體系的各個部分都可以探討他的這個寶貴思想。但是,黑格爾關于“本質性或反思規定”的論述,對于探討他的這個思想是更為重要的。因為,黑格爾在這里所作的論述,正是關于對立面統一學說本身。

不可否認,黑格爾歸結為“本質性或反思規定”的“同一”、“區別”、“矛盾”,其中包括“區別”之中的“差異”和“對立”,作為具體概念,不僅與形式邏輯意義下的同一、區別、矛盾等根本不同,而且依據黑格爾對于他的這幾個具體概念的規定來看,它們之間也是有差別的。但是,根據我們的理解,在黑格爾的意義上,這幾個具體概念的差別只能是在這樣一個前提下的差別,即它們都是對立面統一即矛盾。因此它們的差別只能是對立面統一形態的差別,即矛盾形態的差別。

在辯證法與形而上學的爭論中有兩個重要的問題,即同一包含不包含矛盾,差異是不是矛盾?這關系到是否徹底堅持辯證法的重要問題。我們認為,辯證法大師黑格爾對這兩個問題作了肯定的回答,表現了他的辯證法思想在這一點上的徹底性。

就同一而言,黑格爾認為,真實的同一是具體的同一,是含有運動、變化、發展的動力之同一。這種同一不排斥差異,不在差異之外,“而是在它本身,在它的本性中有差異的”注71,“總是與差異聯合的”注72可見,黑格爾是把同一當作對立面統一的一種形態,即矛盾的一種形態加以論述的。

同樣,在黑格爾那里,區別及其所包括的差異和對立,作為具體概念,與形式邏輯矛盾律所堅持的抽象區別(a不是非a),以及排中律堅持“非此即彼”的抽象對立(或是a,或是非a),也是根本不同的。像抽象的同一一樣,抽象的差異和對立也是一種主觀片面的規定,“不具有真理”。因為排斥同一的差異和對立,實際上也是不存在的。

在黑格爾看來,真實的區別,包括差異和對立,不但不在同一之外,不排斥同一,而且“要在與同一的關系中才是區別”,或者寧可說,“它既包含同一,又包含這種關系本身”注73對立作為統一體中的肯定物與否定物,更是與同一處于對立面統一的關系之中。可見,黑格爾把差異、對立也明確地視為對立面統一的一種形態,即矛盾的一種形態。

但是,差異既然是矛盾,為什么又稱為差異?如果說差異是矛盾,又是一種什么樣的矛盾?對于這類問題,黑格爾在《邏輯學》中已有確切的說明。他認為,差異以及對立,還不是一種展開的矛盾,更不是達到矛盾尖端從而處于轉化狀態的矛盾,而是一種尚未展開的自在矛盾。黑格爾寫道:“區別一般已經是自在的矛盾;因為它是那些由于并不是一才有的東西之統一——又是那些只作為在同一關系中被分離才有的東西之分離。”注74顯然,與區別相比,同一這種對立面統一的形態,或矛盾形態,則處于更加沒有展開、更加潛在的階段。

但是,在黑格爾看來,自身具有矛盾性的事物的轉化是必然的,自在的東西總要發展到自為的東西。因此,他認為:“假如更仔細地看待實在的區別,那么,區別就將從差異變為對立,并從而變為矛盾,一切實在的總體也總是變為絕對的自身矛盾。”注75黑格爾的這段論述同時也指明,差異就是矛盾,所謂“多樣性的東西”,即世界上千差萬別的事物,都處于相互矛盾之中,只是它們之間的矛盾具有不同的形態罷了。

總之,黑格爾對于“同一”、“區別”和“矛盾”的論述,揭示了對立面統一即矛盾性,乃是一切事物運動、變化、發展的內在根據,事物的運動、變化、發展總是從一種矛盾進展到另一種矛盾,從而給了形而上學以沉重的打擊。盡管這個合理內核由于黑格爾把它放在客觀唯心主義的基礎上,從而被歪曲和神秘化了,但對于辯證法思想的發展仍然不失為一項劃時代的杰出貢獻。值得強調指出的是,黑格爾在這個涉及辯證法核心的問題上表現得相當徹底,他不僅一般地指出了對立面統一即矛盾性是一切事物運動、變化、發展的內在根據,而且指出了對立面統一即矛盾性具有不同的形態。就是說,一切真實的同一、差異、對立都是對立面統一,都具有矛盾性。或者說,它們本身都是矛盾,只是形態不同而已。這個思想對于徹底堅持辯證法,反對形而上學,其重要意義是不言自明的。

黑格爾區分了矛盾的不同形態,把矛盾的展開看作一個過程,一個從自在到自為的過程,一個由隱而顯的過程。這個深刻的思想給予我們的啟發是多方面的。它啟發我們,不僅要注意自為的顯露的矛盾,而且要注意自在的隱蔽的矛盾。因為前者正是由后者發展而來的。中國的古語“見微而知著”,也以素樸的形式包含這種思想。這說明,要增強對事物發展前景的預見性,就必須加強自在的隱蔽的矛盾之研究。這一點,在世界變得日益豐富多彩因而也日益復雜的今天,尤其重要。無論是人口問題、能源問題,還是環境(生態平衡)等等問題,都存在從今天預測未來的重大課題,即所謂“未來學”的問題。在這方面,從哲學角度看,就是要在各個重要領域正視和研究自在的隱蔽的矛盾。

同時,黑格爾上述深刻思想對于任何發明創造都具有啟發意義。愛因斯坦說過,提出問題比解決問題更重要,因為解決問題也許是一個數學上或實驗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問題、新的可能性,從新的角度去看舊的問題,卻需要創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標志著科學的真正進步。列寧也說過,提出問題等于解決了一半的問題。這都說明,在科學研究和創造中,能否提出新問題具有決定性的意義。但是,怎樣才能發現和提出新問題?愛因斯坦強調了創造性的想象力,這無疑是必要的方面。但是,又應該怎樣發揮這種想象力并使之奏效呢?對于這個問題的解答,使我們又回到黑格爾上述的深刻思想。事實表明,處在自在的隱蔽的矛盾形態的事物,往往是大多數人習以為常的不認為有矛盾的事物。具有創造性的想象力的人之所以能夠發現和提出新的問題,恰恰就在于能夠打破大多數人“習以為常”的俗見。在這里,不難理解,如果事物具有自在的隱蔽的矛盾形態這種觀點,能夠成為具有創造性想象力的發明者的一種思想基礎,那么,他的這種想象力在發現和提出新問題上肯定會發揮出它的更大的效能。

三、克羅齊對于黑格爾的歪曲

在這里,我們之所以要重新提起新黑格爾主義者克羅齊,理由在于克羅齊在評價黑格爾哲學時所提出的問題,對于我們今天探討黑格爾哲學,特別是我們這里討論的對立面統一即矛盾性這個辯證法的核心問題,仍然具有現實意義。

大家知道,克羅齊寫過一本有名的書,書名叫作《黑格爾哲學中的活東西和死東西》。在這本書里,克羅齊提出了評價黑格爾哲學所不能回避的重要原則問題,即要區分黑格爾哲學中的精華和糟粕,并且標榜自己維護了黑格爾哲學的精華,剔除了它的糟粕。但是,實際情形又是怎樣的呢?

從馬克思主義的科學觀點來看,黑格爾哲學中的“活東西”只能是其中所包含的辯證法合理內核,黑格爾哲學中的“死東西”則是構成其保守體系的唯心主義和神秘主義,而且正是這種保守體系歪曲了辯證法的本來面貌,使得黑格爾的辯證法不可能現成地拿過來在實際中加以應用。因此,只有打碎黑格爾唯心主義和神秘主義的堅硬外殼,才能挽救作為黑格爾哲學中的“活東西”的辯證法合理內核。事實證明,這是對于黑格爾哲學所采取的唯一科學的態度。

相反,克羅齊不是按照黑格爾哲學的本來面貌,如實地分析黑格爾哲學中的“活東西與死東西”,而是通過隨心所欲的歪曲,扼殺黑格爾的辯證法合理內核,特別是他的對立面統一學說。下面,我們來剖析一下克羅齊所采用的主要的歪曲手法。

首先我們看到,克羅齊極力顛倒黑格爾哲學中的糟粕與精華。如前所述,辯證法在黑格爾唯心主義和神秘主義形式下,不過是一種在實踐中不能直接發揮革命作用的抽象理論。因為,辯證法的革命性質被保守的壁障掩蓋了。正如馬克思曾經指出的,這種辯證法,由于它無損于資產階級的現實利益,所以不僅能得到允許,甚而成為資本主義世界的一種流行品。我們看到,克羅齊在評價黑格爾哲學時所持的態度,恰恰是為了保持黑格爾辯證法的不適用狀態。注76因此,他便死抓住黑格爾的唯心主義和神秘主義不放,并把黑格爾哲學中的這些糟粕當作長生不老的“活東西”,提到首位加以頌揚。如他所說:“但哲學所考察的是在永恒狀態里的精神,在時間之外的永恒的理想史。它是生和滅的永恒形式的系列。像黑格爾所說過的,這是永遠不生不滅的。”注77就是說,在克羅齊看來,重要的不是“黑格爾常常在思辨的敘述中作出把握事物本身的、真實的敘述”(馬克思語),而是僵死的神秘思辨本身。不僅如此,克羅齊還像先前的新黑格爾主義者布拉德雷、魯一士等人一樣,對于黑格爾哲學中的糟粕加以膨脹,從黑格爾的理性主義倒退到鼓吹直覺的反理性主義,從黑格爾的客觀唯心主義轉到主觀唯心主義。例如,克羅齊的“心靈哲學”學說,就狂熱地宣揚從直覺出發,把現實世界硬說成是心靈的顯現。他否定物質和物質概念,而聲稱“單純的物質對心靈為不存在,不過心靈須假定這么一種東西,作為直覺以下的一個界限”注78。這比康德還要后退。康德雖然認為物自身不可知,但還作為現象承擔者仍然確認其真實存在,而克羅齊則把物質僅僅看作是一種適應心靈需要的假定。不難理解,克羅齊等新黑格爾主義者之所以要顛倒黑格爾哲學中的糟粕與精華,膨脹作為“死東西”的糟粕,實質上就是用黑格爾哲學的“死東西”反對它的“活東西”,并以此來對抗馬克思主義對于黑格爾辯證法合理內核的批判拯救。

其次我們看到,克羅齊所集中加以歪曲的,是作為黑格爾辯證法合理內核主要之點的對立面統一學說。

但是,在黑格爾之后,特別是馬克思主義誕生和廣泛傳播以來,對立面統一學說越來越廣泛地滲透到理論和實踐的各個領域,它的深刻的真理性也日益為人們所認識。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正面否認對立面統一的種種事實存在,就難免陷入違背常識的窘境。正因如此,克羅齊沒有正面否定黑格爾的對立面統一學說,相反,為了迎合時代潮流,他甚至對于黑格爾的對立面統一學說還作了一些稱贊。然而,在克羅齊表面稱贊的背后,他極盡歪曲之能事。

讓我們先從黑格爾所受的責難說起,然后再說到克羅齊對于黑格爾作了怎樣的稱贊。克羅齊責難黑格爾哲學犯了“一種根本性的錯誤”,這種錯誤就是黑格爾沒有把差異與矛盾區分開來,而把它們混淆成一個東西。用克羅齊的原話來說,就是黑格爾“把相異概念的理論和對立面的理論看成同一東西”注79,那是超越了對立面統一理論的適用范圍,是對于這種理論的“濫用”。

克羅齊的責難說明了什么呢?我們看到,如果把克羅齊的責難當作一面鏡子,那么在這面鏡子里恰恰鮮明地照出了黑格爾的偉大和克羅齊的渺小。因為,就差異與矛盾而言,黑格爾沒有停留在事物差異的表面上,而是透過差異的表面洞察到事物內在的矛盾性。黑格爾并不像克羅齊所歪曲的那樣,認為差異完全等同于矛盾,或者說把“對立概念”與“相異概念”加以混淆,相反,他明確承認差異與矛盾有差別性,但這只是問題的一個方面。此外,黑格爾還認為差異與矛盾有同一性,有共同的根據,即它們都是對立面統一。因此,如果全面地看待這個問題,則所謂差異與矛盾的差別性,就只不過表明它們是不同形態的對立面統一而已,從而必須承認,差異本身就是一種矛盾。

與此相反,克羅齊責難黑格爾時所堅持的原則,實質上仍然是把同一律、矛盾律和排中律作為世界觀和方法論的形而上學原則。根據這種原則,克羅齊當然只能停留在淺薄的認識水平上,而認為差異就是差異,矛盾就是矛盾,差異不是矛盾,或是差異或是矛盾,如此等等。至于克羅齊把黑格爾沖破這種淺薄界限而提出的辯證法的深刻思想宣布為“一種根本的錯誤”,則只能說明克羅齊在這一點上仍然停留在形而上學的立場罷了。

那么,克羅齊又是怎樣稱贊黑格爾的呢?關于這一點,只要看看克羅齊在贊揚聲中對于黑格爾的對立面統一學說的解釋,就不難理解其中的奧妙了。令人注目的是,黑格爾的對立面統一在克羅齊的筆下變成了“對立面的綜合”。這是不是克羅齊用詞混亂,從而只是一個不牽涉事情本質的字眼問題呢?不是。問題的實質是,克羅齊在這里用貌似辯證法實則形而上學的概念,偷換了黑格爾的辯證法概念。與黑格爾相反,克羅齊所說的對立是排斥同一的。例如他認為,歷史中的光明面與黑暗面沒有同一性,歷史只是光明的歷史,“黑暗本身是沒有歷史的”注80;真理與錯誤也沒有同一性,非此即彼,談不上兩者的相互轉化,等等。就是說,在克羅齊看來,任何對立物既不可能共處于一個統一體,也不可能各自向著對立的方面轉化,對立就是非此即彼的“你死我活”,就是絕對對立的“二律背反”。不難看出,這是關于對立或矛盾的典型的形而上學觀點。在弄清楚克羅齊所謂對立的真正含義之后,對于他在談及對立面聯結時為什么用“綜合”而不用統一,也就容易理解了。既然克羅齊排除了對立物有達到具體統一的可能性,那么在他看來,對立面的聯合也只能是一種外在的聯系、機械的湊合。克羅齊所謂“綜合”的實質,也正在于此。

綜上所述,可以看到,黑格爾在“本質性或反思規定”的論述里,集中揭示了對立統一這個辯證法的核心規律,從而說明了事物運動、變化、發展的動力和根據。如果說黑格爾在歷史上首次提出了一個辯證法的綱要,那么,這里論述的對立統一規律則是綱要的綱要。

在這里需要強調的是,人們通常容易看到黑格爾辯證法的唯心主義性質一面,并對此加以批判,這無疑是正確的。但是,人們往往忽略了另一方面,可以說,至今在我們的研究中尚未引起足夠注意的方面,即黑格爾同時主要是在研究事物發展的最高形態——思維自身的辯證法和概念的辯證法。這后一方面并不屬于唯心主義,但是在過去的一些論著中,卻往往不加區別地混同為唯心主義。當黑格爾指出,任何具體概念本身都包含矛盾,都是對立統一,從而認為任何真實事物也都自身包含矛盾,都是對立統一。這不但不是唯心主義,而且恰恰是從事物發展的高級形態——思維自身的辯證法和概念的辯證法的高度,說明了一般事物的辯證法。黑格爾的唯心主義和神秘主義,只在于他最終認為概念構成世界萬事萬物的本原和本質,并把他的帶有強制性的體系結構硬加給物質世界。僅此而已。

事實說明,對于事物本身的辯證規律的研究,我們總是從低級領域逐步走向高級領域,猶如攀登高山一樣,總是要從山腳下一步步登上去。但是,在達到高級階段時,再回過頭來俯瞰以下的各階段,則會把它們看得更加清晰和完整。就是說,認識和把握了思維自身的辯證法和概念的辯證法,將會更加有利于我們研究其他事物的辯證法。

但是,由此必然涉及的問題是,以往人們差不多都稱思維自身的辯證法和概念的辯證法為主觀辯證法,從而認為它不過是客觀辯證法的一種反映而已。這種觀點雖然基本正確,或者說包含基本正確的方面,但失之簡單化。因為,思維的反映功能并不是照鏡子式的被動反映,而是能動的復雜的創造性反映。例如,思維的產物——概念,以及使用概念所作的判斷、推理、分析、綜合等等,都是思維本身能動的復雜的創造性活動。這種思維本身的辯證法和概念的辯證法并非都源于客觀。毋寧說,這種辯證法乃是一種主客觀的統一。對于這個結論,一定會有人問,這種統一,統一于客觀還是統一于主觀?如果說統一于客觀,是統一于物質還是黑格爾的理念?對于這類問題,不能簡單地回答。人們一般認為,要堅持統一于主觀或黑格爾的理念,那就是陷入唯心主義。反之,要堅持唯物主義,則必須承認這種統一就統一于物質。這種判斷也只能說包含有基本正確的方面,但并不確切和全面,因為它回避了一些重要的問題。例如,人所創造的概念必須用語言來表達,那么,作為一種信息的語言,屬于主觀還是屬于客觀?還有,人們所創造的一切精神產品,包括文學藝術和各種科學理論(主觀辯證法當然在內)等等,作為種種信息,屬于主觀還是客觀?這種非此即彼的問題,恐怕本身就缺乏辯證思維。現在,人們正在討論卡爾·波普爾關于三個層次世界的理論。這個討論與上述問題相關,并且波普爾的理論本身就很富有啟發性。

大家知道,波普爾把進化論運用于他的突現學說,建立了三元實在論。在他看來,宇宙中存在三種相互作用的基本層次。這些層次的產生,都是“無法預言的、突現的”。但是,這些層次一旦突現后,就使宇宙出現了新事物。最低層次是物理世界,即第一世界。在“突現”過程中逐漸產生了生命。隨著生物進化,又出現了較高的新層次,意識經驗世界,即第二世界,由低級動物感覺一直發展到高級階段即人的自我意識。實際上,波普爾這里說的,就是客觀物質世界與主觀精神世界的形成。波普爾的新觀點表現在,他把人類精神產品(例如詩歌、音樂等等藝術作品,以及科學作品,特別是科學理論)稱作第三層次的世界,而與上述兩個世界并列。他指出,這三個世界相互作用、相互影響。他反對只承認低層次決定高層次的決定論和“還原論”,特別強調高層次對低層次的影響和作用,并認為這種作用是在人的大腦中發生的。

波普爾上述三個層次世界的理論正確與否、科學水平如何,是可以討論的。但是,必須加以肯定的是,他提出了新的問題,即如何評價精神產品的性質和地位的問題,并且他還力圖站在哲學的高度,即站在整體世界不同層次之間關系的高度考察這個問題。從而表明這個理論是很有價值的,并且將具有深遠的意義。可以說,對于人類所創造的產品,從物質產品到精神產品,它們在宇宙整體中的層次和性質,以及對自然和人類本身的影響等等問題,現在都有一個如何科學評價的重要問題。當然,在這個問題上,我們既要防止陷入唯心論,也要防止陷入鏡式反映的機械決定論。這是波普爾理論給我們的一個重要啟發,也是我們進一步探討黑格爾的概念辯證法時所應注意之點。

主站蜘蛛池模板: 柳江县| 襄樊市| 湟源县| 江华| 甘谷县| 增城市| 合川市| 明光市| 原平市| 台北县| 麻城市| 磐安县| 桃园市| 恩平市| 利津县| 大关县| 汉寿县| 宜兴市| 文山县| 长岭县| 龙州县| 城步| 胶州市| 防城港市| 乡城县| 冀州市| 新乡县| 余庆县| 喜德县| 丽江市| 海原县| 松阳县| 巨野县| 淅川县| 新郑市| 阳新县| 泾源县| 贵南县| 香河县| 平罗县| 溆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