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德國證據法學家羅森貝克曾說:“沒有哪個學說會像推定學說這樣,對推定概念的界定如此混亂??梢钥隙ǖ卣f,迄今為止人們還不能成功地闡明推定的概念?!苯陙?,在我國證據法學研究領域中,刑事推定問題受到重點關注,研究者對推定與證明的關系、事實推定與法律推定的關系以及司法實踐中推定的適用問題,提出了不少新的見解。然而,大多數研究仍然按照“從理論到理論”的套路進行邏輯推演,或者針對刑事立法和司法實踐中的問題提出規則改進的對策和制度設計的方案。研究者似乎對中國刑事推定制度的結構、功能置之不顧,很少從經驗事實中提煉出一些具有說服力的概念和理論??梢哉f,遵從西方證據法的理論來解決中國問題,還屬于在中國研究推定問題的主流范式。
褚福民的博士學位論文《刑事推定的基本理論》獨辟蹊徑,對刑事推定問題作了全新的研究??v觀全書,在三個方面取得了理論上的突破和創新:
首先,該書通過梳理推定的概念、意義、分類、效力等問題的研究成果,提煉出需要研究的重點問題。作者基于對實踐問題的考察,選取解決犯罪構成要件證明困難這一視角研究刑事推定問題,體現出作者具有較強的問題意識。
在對“問題”的研究思路上,本書沒有局限于“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理論或者比較法依據—構建方案”的傳統研究框架,而是關注理論創新,著重從理論角度解釋中國現狀的原因、分析實踐背后的理論問題。例如對是否存在事實推定問題的討論,作者從理論和實踐兩個層面,分別討論了事實推定與間接證據證明、事實推定與法律推定的界限,從而為事實推定的客觀存在提供了有力的論據。
其次,作者“小題大做”,從推定這一略顯技術性的小問題入手,探討了刑事法領域中若干重大的理論問題,展現出較為寬廣的學術視野。該書以解決犯罪構成要件證明困難的視角研究刑事推定問題,既從犯罪構成要件證明困難的角度考察刑事推定,也從刑事推定的視角審視犯罪構成要件體系。在作者看來,刑事推定與犯罪構成要件的互動,體現出證據法、程序法與實體法之間的互動;刑事推定的存在與運用,體現出刑法立法、刑法學研究之不足,展現出證據法對實體法發展的推動功能。
可以說,該書就推定問題的論述打通了刑法、刑事訴訟法與證據法之間的研究壁壘,實現了刑事法律一體化的突破,使得推定問題的研究跳出了技術規則的拘束,確保本書的研究具有突出的理論創新價值和實踐指導意義。
再次,運用社會科學研究方法,注重從經驗事實中提煉出概念和理論,是該書的另一顯著特點。作者注重研究經驗事實,對于事實推定、法律推定、法律推定與刑事證明的關系等問題進行了豐富的實證研究,進而梳理出中國立法和司法實踐中的刑事推定現狀;在此基礎上,該書對于事實推定、法律推定的存在原因及其影響進行了相對客觀的描述,提出了針對刑事推定存在原因的若干解釋理論,并基于中國司法實踐概括出準法律推定等新的理論概念。這些都是基于中國經驗事實而作出的研究,屬于在發展推定一般理論方面所作的貢獻。
本書作者褚福民是我的學生。他于2003年考入北京大學法學院,攻讀法學碩士學位,后又被錄取為訴訟法專業的博士研究生。在我的指導下,他先后完成了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階段的學習,并于2010年順利取得了法學博士學位。褚福民為人樸實厚道,性格隨和,做事穩重,遇事考慮周全。在北大學習期間,他認真、刻苦而勤奮,具有學術的理想和志向,發表了多篇學術論文,展現出較為扎實的學術功底。經過不斷的學習和實踐,他基本掌握了社會科學的研究方法,這為他作出開創性的學術研究奠定了基礎。他在學習期間參與了我主持的多項實證研究項目,使他的科研組織和協調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鍛煉。在撰寫博士論文過程中,他既查閱了大量的中英文資料,也通過到司法實踐部門進行調研、座談的機會,獲取了大量第一手資料。他利用遠赴美國和臺灣地區進行訪學的機會,搜集了不少有價值的資料。在寫作博士論文過程中,褚福民可以說是嘔心瀝血,博覽群書,潛心鉆研,幾易其稿,終于完成了這篇從形式到內容都堪稱上乘之作的學術專著。
當然,該書在一些問題的闡述上仍然有一些值得進一步探討的問題。例如,對于事實推定與法律推定的關系問題,該書還需要作深入的探討;對于犯罪構成事實的可證明性問題,該書受學科分類的局限,還有進一步討論的余地。當然,瑕不掩瑜,該書在理論上所作的開創性探究,標志著我國證據法學理論取得了顯著的進展。該書對于推定乃至刑事證據問題所作的闡述,對于刑事證據立法具有較大的參考價值。在該書行將出版之際,我特向廣大讀者鄭重推薦。
我期待著褚福民博士在學術道路上不斷取得進步!
是為序。
陳瑞華
2012年4月7日記于北京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