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要件事實的識別
要件事實的識別,是指法官應當根據法律規范來確定,特定案件中要適用該法律規范應當具備哪些法律事實,進而產生特定的法律效果。要件事實是指與規范要件相對應的事實。在許多情況下,依據法律關系已經可以找到大前提。但是,尋找到大前提,并不意味著就當然可以以該大前提作為裁判依據,還要明確案件的事實是否對應于法律規范,確定特定案件是否存在可以對應于法律規范的要件事實。因此,在找到了能夠直接與大前提連接的事實之后,還必須進一步確定這些事實是否完全符合大前提的要件,這就必須要以已經確定的大前提的要件與相關的事實相對比。在這個過程中,又必須進一步識別要件事實,從而與大前提中的構成要件相對比,以最終確定是否形成連接關系。以前述“餐館服務員傷人案”為例,本案涉及違約與侵權的競合,就侵權責任而言,又涉及過錯責任、用工責任、共同侵權責任等規則的適用問題,如何選取其中的法律事實?如何正確地選擇具體適用的法律規則?這需要找出相關的法律規定,將法律規定與案件事實相對應。而上述過程是法律關系的識別無法解決的,必須借助于要件事實的整理來實現。這個過程實際上就是要件事實的識別過程。
如果同一案件涉及多種法律關系,如侵權關系、合同關系等,則需要通過全面考察,找出最能夠直接與大前提連接的事實。以上述“餐館服務員傷人案”為例,服務員張某與顧客李某發生的爭執是否構成侵權行為或違約行為?李某出言不遜是否構成侵權行為?顧客王某與餐廳之間是否形成合同關系?餐廳的行為是否構成對王某的違約?本案涉及何種性質的法律關系,究竟屬于合同關系還是侵權關系,還是構成了違約與侵權的競合?這些問題都是法官需要回答的問題。但是,僅僅根據某一種法律關系的性質和內容的認定是無法解決上述問題的,必須對其全面回答。在明確了這些問題之后,才能進一步地找到能夠直接與大前提連接的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