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春分耳熟能詳諺語

1.春分麥起身,雨水貴如金

在春分時節,我國大多數地區降雨量稀少,多干旱天氣,“春分麥起身,雨水貴如金”等說法是把這時節的雨水比作黃金般的貴重之物,表現出農家期盼下雨的心情。另有相類似的農諺為“春雨貴如油”。以陜西為例,此時平均氣溫已回升到9℃以上,返青后的冬小麥正在拔節,已全面進入了積極生長階段。冬小麥拔節時期也是冬小麥的小穗分化后期的孕穗期。也即農家所說的“胎里富”的關鍵期。如果此時水肥充足,天氣晴好,冬小麥的小穗便分化得好,小穗多。即農家所講的“麥山”多。“麥山”多,麥穗就大,每穗的顆粒就多,這便為冬小麥奠定了高產豐收的基礎。如果這時天氣干旱,肥料就不能充分利用,就會導致小麥因吸收不到足夠的養分而“先天不足”,農戶對此的說法叫“胎里貧饑”,這樣的小麥在后期會分化不好,麥穗不大,每穗的顆粒也少,從而造成減產。因此在春分時節,如果冬小麥拔節的時期遇上天氣干旱的情況,有灌溉條件的地區應及時澆灌,無灌溉條件的麥田要做好中耕保墑工作。也就是說這個時期一定要澆好小麥拔節水,而且更要注意施好肥。

2.春分麥梳頭,麥子綠油油

此句是渭北麥區的一條諺語,意思是說春分時節要耙地,就像梳理頭發一樣,麥苗便可以長得更好。其原因是,渭北多旱,地墑較差,這時冬小麥正普遍返青,在這時候雜草往往也趁機瘋長起來。各種因素都影響著冬小麥的生長。因此有必要對麥田進行全面的耙耱整理,可對土地起到鎮壓與疏松的作用。麥田經耙耱后,可以將土壤深處的墑提上來供返青苗應用;另外經過一番耙耱,表土變得疏松,還有助于保墑;另外,經耙耱還能起到鎮壓作用,可以促使分蘗節壯實,使拔節后的麥稈健壯;再有,新生的雜草幼苗因為根淺,很容易將其耙出并消滅掉,這樣可以避免雜草與小麥苗爭奪水分和養料。從而可保證小麥苗的正常返青與生長。

3.春分有雨家家忙,先種豆子后育秧

此句是陜南的一條農諺。每年春分時節,陜南日平均氣溫上升至10~12℃時,漢江兩岸較暖和的地區便開始了早春播種。這個地區的豆類作物多種于坡地和田棱上。豆類的種子發芽需要充沛的地墑。發芽出苗時需要足夠的水分,其水分吸收率在100%以上,也就是說其發芽時種子吸收的水分相當于種子本身重量的一倍以上,因此雨后應及時趁墑播種豆類。而水稻育秧,是在秧母田中育秧,水稻育秧對溫度的要求比豆類要高,秧母田的最低溫度要求在18~22℃為宜,比豆類種子發芽所需的溫度高4~5℃。因此,春分逢雨以后,應盡早趁墑播種豆類,待豆類播種完后,氣溫又有所提升,然后再播種稻谷育秧。

4.春雨似油,春雪似毒

此句諺語多流傳于陜北、渭北的一帶。意思是開春后,開始返青的冬小麥、油菜等過冬作物需要充沛的水肥,以滿足其日益加快的生長發育需求,此時降下的春雨除了可以增加農田水分,還能夠有效改善地墑狀態,使正返青、起身的農作物水分養料充足,以保證農作物的正常生長。如此時能夠降下少量的春雪也可以起到同樣的作用。

在冬小麥已經返青即將拔節的春分季節,如果突遇北方強寒潮天氣,降雪次數較多,雪量較大,覆蓋冬小麥的雪較厚而遲遲不能融化的話,將會導致小麥苗無法正常進行光合作用,因而就不能按時返青拔節,甚至會致使小麥苗窒息而死。這就是“春雪似毒”的道理。如遭遇這種狀況,可以酌情給麥田撒些草木灰以加速其吸收太陽的熱量,促使雪盡快融化,同時,這樣做也給農田增加了鉀肥。

5.春分民間諺語薈萃

figure_0166_0062
figure_0167_0063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河南省| 吉林市| 临西县| 濉溪县| 彭山县| 略阳县| 清水河县| 兴业县| 阳春市| 万宁市| 湘阴县| 太湖县| 乌鲁木齐县| 永安市| 樟树市| 和顺县| 湟中县| 宜宾县| 邯郸市| 蓝田县| 筠连县| 剑川县| 贵州省| 云霄县| 诸暨市| 贡嘎县| 芜湖市| 彰化县| 广汉市| 铁岭市| 普格县| 酉阳| 颍上县| 黄平县| 曲阳县| 天柱县| 常德市| 会理县| 兰溪市| 深州市| 宁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