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庭健康醫療實用大百科
- 張彩山
- 1142字
- 2019-11-01 20:28:15
骨髓炎
骨髓炎是一個用來描述所有骨骼感染性疾病的術語。它可能是急性也可能是慢性的,兒童罹患骨髓炎者多發于長骨,而成人則多發于脊椎、髖骨和足部骨骼。
癥狀
根據感染位置不同、個體年齡差異以及傳播至骨組織的方式不同,其癥狀也不相同。
·骨骼本身有痛感。
·被感染的骨骼上方紅、腫、熱。
·運動受限。
·疲勞且全身不適。
·體溫升高。
骨髓炎可能突然起病,特別是兒童,也可能緩緩發作而無任何明顯癥狀。起初癥狀是由于損傷或軟組織感染引起的。但若未對骨髓炎做出診斷任其發展則會發生骨壞死而變成慢性感染。慢性骨髓炎的第一個跡象就是有并發癥出現,比如出現瘡口、流膿、傷口破裂或難以治愈的骨折。
病因
細菌可以通過軟組織直接感染骨骼,也可以通過血液傳播。感染途徑包括如下幾種。
·局部感染,比如被感染的傷口或膿腫。
·由遠處病灶傳播而致感染,比如感染泌尿道的細菌可引起脊椎的骨髓炎。
·分枝桿菌,比如引起肺結核的結核桿菌。
·靜脈滯留物(比如要長期進行腎透析的患者)或人造移植物感染。
·向靜脈內輸入藥物——使用被感染的針頭和注射器會將細菌引入血液中。
特殊群體,比如免疫系統受抑制的個體,糖尿病患者和鐮狀細胞貧血病患者都屬易發骨髓炎的高危群體。
診斷
骨髓炎的早期診斷是十分重要的,因為及時給予抗生素治療可以防止骨壞死和慢性骨髓炎的發生。初步診斷通常是對被感染的骨骼做X線檢查,但若發現有明顯異常則表示疾病已發展了一段時間。
超聲、CT和放射核素掃描都可以發現疾病的早期改變,但要確診則需綜合各種檢查結果。
治療
骨髓炎通常需要使用大劑量的抗生素來治療,以便于藥物能滲透入骨,治療時間為4~6周。若能根據引起感染的細菌種類來選擇對其敏感的抗生素當然理想,由于在取樣結束后要立刻給予抗生素治療,所以此時只能依靠經驗療法,當結果出來后再進行調整。初期可在醫院里靜脈給予抗生素,但最終需要在家里繼續注射或口服抗生素來結束治療。
在某些病例中,特別是局部蔓延性感染或骨膿腫,需要進行外科手術以移除壞死的組織,或利用手術方法進行取樣以便于確診?;颊咭⒁庑菹⒑捅苊饣继幑趋酪苿?。若移除骨骼面積較大,則有必要進行骨移植。慢性骨髓炎的治療非常困難,所以對任何誘病因素,比如血管疾病、潛在的骨骼疾病和營養不良等都需要先給予糾正。
預防
骨髓炎的預防主要是對下列情況下的傷口和創口進行適當的護理。
·跌打損傷。
·外科術后創口。
·糖尿病足部潰瘍。
在處理傷口的同時如有需要可以同時聯合應用抗生素。
盡早、完全地對感染進行治療可以防止感染蔓延到骨,特別是對于下列易感人群尤為重要。
·兒童。
·老年人。
·身體免疫力低下者,比如鐮狀細胞貧血癥和糖尿病患者。
·脾切除者。
體內有異物或其他移植物的患者尤易感染骨髓炎。因而,對這類患者醫生應提高警惕,注意他們出現的任何可能與感染有關的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