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濟學一本全
- 微陽
- 2431字
- 2019-11-01 19:55:11
理解邊際效用遞減應注意幾點
在炎熱的夏季,喝一杯冰飲會使你感到神清氣爽。喝第二杯,感覺也不錯。但如果喝第三杯、第四杯甚至更多杯,感覺會怎樣?如果說第二杯冰飲帶給你的滿足感跟第一杯一樣的話,第三、第四、第五甚至第十杯冰飲,給你的滿足感還能跟第一杯一樣嗎?
很顯然,當我們在消費某種物品的時候,隨著消費量的增加,等量的消費品帶來的滿足感會越來越小——這種情況幾乎存在于所有的消費品上,我們稱之為邊際效用遞減規律。邊際,就是指“邊上的、最后的”部分。效用,就是給人滿足的效果和作用。遞減,就是越來越小。
在理解邊際效用遞減規律的時候,要注意幾點:
第一,邊際效用和總效用的區別。邊際效用是指最后一單位的消費品帶來的效用。它的遞減并不意味著總效用的減少,只是說后一單位的消費品帶來的效用比前一單位的效用要小。在邊際效用減少的過程中,總效用依然可能增加,只不過增加的幅度在降低。在邊際效用減少到零的時候,總效用停止增長,達到最大。而在邊際效用變成負值的時候,繼續消費會使總效用減少。
第二,邊際效用遞減是在一定時間內進行消費產生的現象。它的前提是人的偏好沒有改變,連續消費某種物品。比如你在吃一頓飯的過程中,邊際效用是遞減的。但過了半天,你餓了,又去吃飯,你不能把這頓飯的過程跟上一頓飯相比。再如,你本來不會喝酒,覺得酒不好喝,但你后來學會了喝酒,越喝越好喝,這似乎不符合邊際效用遞減規律。其實不然,這是你的偏好改變了。
第三,在極少數情況下,有的消費是量越大越滿足,但始終存在一個限度,超過這個限度以后必然出現邊際效用遞減。比如許多人認為,喝一口紅葡萄酒,品不出美味,紅葡萄酒是越喝越有味。再如嗑瓜子,本來你不想嗑,但嗑起來就不想停。這種情況,可以說前一階段是邊際效用遞增,但到最后也會出現邊際效用遞減。因為無論是喝酒還是嗑瓜子,總有滿足和厭煩的時候。邊際效用遞減面面觀邊際效用遞減規律不光存在于消費領域,也存在于生產領域。例如,在同一塊莊稼地里,施一點肥要比不施肥能產出更多的糧食。如果繼續施肥,或許還能使產量有所增加,但增加的產量不會像先前那么多。如果施肥過量,不僅不會增產,還會導致總產量下降。在莊稼地里增加勞動力也是如此。剛開始增加一些人能增加產量,但如果增加的人越來越多,到最后連這塊地都擠滿了人,增加的產出就會變成負數。
生產領域的邊際效用遞減規律又叫邊際收益(產出)遞減規律。19世紀英國著名的經濟學家馬爾薩斯說:“如果沒有收益遞減,在一個花盆里就可以種出養活全世界人口的糧食?!币驗橹恍枰煌5赝锩嫣砑臃柿虾蛣趧恿托辛?。事實上這是不可能的。
在其他行業的生產中也存在邊際收益遞減規律。例如,有一個蛋糕店,它的蛋糕是烤制的,但只有一個烤爐。在只有一個人工作的時候,他既要烤蛋糕,又要接電話、招待顧客、清理桌子等,他每小時可以生產10個蛋糕。如果增加第二個人,他可以專心地烤蛋糕,每個小時能增加生產15個蛋糕。但如果再增加第三個人,烤爐前面就會出現擁擠,每個小時很難再增產15個蛋糕。如果再繼續增加工人,每增加一個工人,增產的蛋糕會越來越少,直到增加到某一個人的時候,不可能再增加產出,這時候邊際收益下降為零。
邊際效用遞減原則
在理解邊際效用遞減規律的時候,還要注意以下兩點
邊際效用遞減是在一定時間內進行消費產生的現象,它的前提是人的偏好沒有改變,會連續消費某種物品
邊際效用遞減并不意味著總效用的減少。在邊際效用減少的過程中,總效用依然可能增加,只不過增加的幅度在降低;在邊際效用減少到零的時候,總效用停止增長,達到最大;而在邊際效用變成負值的時候,繼續消費會使總效用減少
上面說的生產活動有空間或設備的限制。我們再來看,如果沒有這種限制,是否存在邊際收益遞減規律。
比如一個獨立會計師,他的工作是為私人納稅人準備報稅單,這種工作可以說不受空間和設備的限制。但我們可以想象,如果他連續工作8小時甚至更多的時間,他的工作效率會越來越低。在靠后的時間里,他每小時能完成的報稅單一定會比前面的時間要少。到某個時候,他必須休息,停止工作,邊際產出下降為零??梢娪捎谌说念^腦和體力的限制,邊際收益遞減是不可避免的。
要注意,邊際收益遞減的前提是其他條件不變,增加某種生產要素投入。在這個前提下,生產過程中遲早會出現邊際收益遞減,即投入的生產要素越多,邊際產出越少。在上面的例子中,如果蛋糕店擴大了營業面積、增加烤爐的數量,或者會計師聘請了助手,或是改用了先進的電腦系統,就不能用邊際收益遞減規律來描述。
更廣泛地看,邊際收益遞減規律存在于人類生活的各個方面。有人說,初戀是最難忘的。其實這是因為從趨勢上看,“二戀”、“三戀”帶來的效用是遞減的。再比如大街上流行染金頭發,最先開始染發的人非常引人注目,但如果染的人越來越多,就不覺得新鮮了,如果滿大街的人都染金頭發,就會讓人看著難受。
俗話說,“虱多不癢,債多不愁”。意思是說,身上出現第一只虱子會癢得難受,但如果有101只虱子,就不會比100只虱子癢多少;人在第一次欠債時會惶惶不安,但債臺高筑時再添一筆也就無所謂了。同樣的道理,作為一個老師,對學生的批評要適可而止,因為批評一次會令這個學生羞愧,要是沒完沒了地批評,學生就可能“破罐子破摔”。再如,人們常說“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等,都是同樣的道理。
有人或許會問:邊際收益遞減規律到底有沒有例外?我們前面說過,毒品可能是一個例外。之所以說“可能”,是因為我們的社會不允許生產和消費毒品。如果那樣,很可能出現所有人都將忙于種毒品、收毒品、運輸毒品、加工毒品、分配毒品的情況,不會有人從事其他任何活動,這將會帶來社會結構的崩潰。所以大部分國家的法律都禁止生產和消費毒品。
從進化論的角度來看,這個世界上或許曾經存在過某種動物,在消費某種物品的時候具有邊際效用遞增的特點。但因為消費無法節制,這樣的最終結果是消費品耗盡,或者消費過量,導致這種動物走向滅亡。所以我們看到的生物和自然界都具有邊際收益遞減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