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庸人得志與懷才不遇

在社會上,庸人得志與懷才不遇的現象也是人生里的逆向選擇的表現,有的人努力一生,卻一無所獲;有的人幾乎不用任何努力,便有機遇垂青。在學習上努力可以讓你的成績倍增,但在社會上,努力與結果并不總是正比例關系,你努力了,不一定會有結果。

中國懷才不遇的鼻祖可以說是屈原了。屈原是我國古代戰國末期的大詩人,《史記》有傳,屈原初輔佐懷王,做過左徒、三閭大夫,學識淵博,主張彰明法度,舉賢授能,聯齊抗秦。后被讒去職,頃襄王時被放逐于沅湘流域。都城郢被秦兵攻破后,他既無力挽救楚國的危亡,又深感政治理想無法實現,遂投汨羅江自盡。

“懷才不遇”是有真才而沒有施展才華的平臺、機會和空間,是千里馬找不到伯樂。

王先生,原先是一個跨國公司的營銷副總監,有豐富的營銷和管理經驗,能力非常強,業績也很突出。某企業花了半年時間把王先生挖了過來,并任命他為營銷總監。這位王總監花了3個月的時間把工作搞得有聲有色,頗有成績。然而,就在大家普遍看好這位年輕的營銷總監時,他卻毅然決然地辭職而去。

主要原因有4點:

(1)企業不信任,不放權,有總監之名,無總監之實,基本上相當于一般的區域經理,總監的工作無法正常有效地開展實施。

(2)在討論企業重大決策時,視王總監的建議為抵觸和不服從的表現。

(3)在王總監推行公司已經認可的改革而危及部分人的利益時,公司領導不支持,甚至將計劃放在一邊不聞不問。

(4)在王總監出現小的工作失誤時,公司領導對其全盤否定。

在這種情況下,王總監毅然離去,就是基于“懷才而不遇伯樂”的原因,有力無處使,有力無法使。出于良心和職業道德,王先生3個月來努力把工作開展得“頗有成績”;但出于長遠的考慮,懷才不遇的王先生還是走為上策。

今天,我們身處這個人才全球自由流動的時代,面對“懷才不遇”的古老話題,情況也今非昔比了。許多單位在選人、用人方面的觀念、制度上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人才流動的渠道前所未有的寬暢、自由、公正、透明。可以說在這種新的環境下,懷才不遇的現象有了很大改善。另外,人們面對“懷才不遇”時,不應該抱怨“明珠埋沒”,而是要做出新的思考。比爾·蓋茨說:“生命是不公平的,但你要去適應它。”是的,“懷才”者也要適應環境,否則只能“不遇”了。如果某一環境確實讓自己感到“懷才不遇”,就盡快地離開那里,外面的天地無限廣闊。所謂“才”,當然也包括了適應環境、克服困難、脫穎而出的能力。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核心優勢和競爭力,也有自己固有的缺點和劣勢。才非天生,絕大多數的才能為后天所學,由于天賦等各方面的條件,人各有其才,只不過是“大才”還是“小才”而已。在大多數情況下,“才”無非是人們謀求生存的一個技能。一般的人,只要不自我夸大所懷之才,又能滿足自己的生存狀態,就不會常常有“懷才不遇”的感嘆。懷才之人與社會需求的關系其實就是“供”與“求”的關系。聰明的人,面對多變的市場需求,不在感嘆中浪費時間,而是多學幾種技能,使自己更加充實,這些人才是真正的“懷才”之人。

與懷才不遇相反的情況是“庸人得志”,一般而言,在“懷才不遇”的君子眼里,一朝得志的都是無德之人。比如無德之人善于拍馬溜須,善于吹喇叭抬轎子。但是,為什么偏偏這些人就容易得志?很簡單,沒有人不喜歡被贊美。高處不勝寒,位置高高在上的人也希望得到關心,所以,清高的“才子”當然比不過比較有人情味的“無德之人”了。

只要你本領過硬,并用心等待時機,就不怕自己會“懷才不遇”。

所以無德之人得志也好,懷才不遇也好,雖然這屬于人生里逆向選擇的表現,但處理這類問題的關鍵還是要看自己的心態。人的成功是一輩子的事情,有的人少年事業有成,卻晚景凄涼;有的人年輕碌碌無為,但卻大器晚成。與其面對人生里的逆向選擇枉自嗟嘆,倒不如學學姜太公,踏踏實實地釣魚。真金不怕火煉,只要你本領過硬,并用心等待時機,總有一天會成功的。

主站蜘蛛池模板: 洛隆县| 静宁县| 民和| 禄劝| 鄱阳县| 临夏县| 南城县| 商南县| 永福县| 同德县| 武清区| 宿迁市| 濮阳县| 罗山县| 洪泽县| 烟台市| 新余市| 宁国市| 徐水县| 巨鹿县| 集安市| 新乐市| 温泉县| 额济纳旗| 太谷县| 那坡县| 荥阳市| 慈利县| 南京市| 中宁县| 北海市| 杨浦区| 舟山市| 湘阴县| 丹阳市| 大新县| 沭阳县| 罗江县| 东辽县| 垦利县| 乐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