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jīng)濟學一本全
- 微陽
- 7字
- 2019-11-01 19:55:06
第二章 機會成本
何為機會成本
在這世界上,你選擇了一種東西就意味著你需要放棄其他的一些東西。
現(xiàn)實生活中我們每天都要面對很多的選擇,因此,為了做出合理的決策,我們必然要考慮到可供選擇方案的成本和收益。但是,在許多情況下,某種行動的成本并不像乍看時那么明顯。比如,當你在面臨是工作還是繼續(xù)讀書的選擇時,如果你選擇了繼續(xù)讀書,你要付出的成本將不僅僅是用于學費、住房和伙食的錢的總和,還有如果你當時選擇了工作,每個月的工資就是現(xiàn)在你選擇讀書所要擔負的機會成本。可見,機會成本就是為了得到某種東西所必須放棄的東西,或者說是指由于選擇一種方案而放棄另一方案的收益,又被稱為擇機代價或替換成本。
比爾·蓋茨在創(chuàng)業(yè)與學業(yè)之間也曾做出了一個大膽的選擇。比爾·蓋茨于1973年進入哈佛大學法律系,19歲就退了學,與同伴創(chuàng)辦電腦公司。這樣他就沒有能夠拿到哈佛大學的畢業(yè)證書。1999年3月27日,比爾·蓋茨應邀回母校參加募捐會,當記者問他是否愿意繼續(xù)學習拿到哈佛大學的畢業(yè)證時,他向那位記者笑了一下,沒有回答。
看來比爾·蓋茨是不愿意拿哈佛大學的畢業(yè)證了。我們可以想象,如果當年他把大學讀完,也許世界首富就不會是他了。蓋茨是電腦奇才,他在36歲時就成為世界上最年輕的億萬富翁。1999年《福布斯》評選世界富豪,蓋茨居世界億萬富翁首位,凈資產(chǎn)850億美元,被《時代》周刊評為在數(shù)字技術領域影響重大的50人之一。如果用機會成本分析,他拿到哈佛大學畢業(yè)證的機會成本就是世界首富的地位。
機會成本是經(jīng)濟學中的一個重要術語,那就是為了得到某種東西所必須放棄的東西。也就是在一個特定用途中使用某種資源,而沒有把它用于其他可供選擇的最好用途上所放棄的利益。機會成本是因選擇行為而產(chǎn)生的成本,所以也被稱為選擇成本。
機會成本的概念對分析資源的有效使用具有重要作用。資源的稀缺性是一個不可否認的事實,任何一種資源都可以有多種用途,把資源用于某種用途就會在同時放棄其他選擇。要使稀缺的資源得到最有效的運用,就要把它用于生產(chǎn)最能滿足社會需要并能使產(chǎn)量達到最大化的商品的生產(chǎn)。
機會成本可以分析很多領域,生產(chǎn)的選擇、消費的選擇,生活中到處存在著機會成本。如每個人的時間安排也都存在機會成本,把時間安排于某一項活動,就放棄了把時間用于另一項有價值活動的機會。而善于利用機會成本分析利弊做出效用最大化的選擇是理性人的首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