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jīng)濟學一本全
- 微陽
- 1289字
- 2019-11-01 19:55:05
最好的選擇來自理性的比較
在這個世界上,每個人都在追求自己的幸福。但如果問什么是幸福,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
有人可能會說,幸福就是跟自己相愛的人在一起;有的人會說,幸福就是能周游世界;還有的人會說,幸福是天天睡懶覺;一個乞丐會說,幸福就是能吃到山珍海味;一個賭徒會說,幸福是整天都打麻將;一個游戲迷會說,幸福是能自由自在地玩電子游戲……
但這些回答正確嗎?
如果我們有機會到幼兒園去問小朋友:“什么東西最好吃?”很多小朋友會回答:“巧克力最好吃。”如果我們拿來很多巧克力,讓小朋友們吃個夠,再接著問:“什么東西最好吃?”這時候小朋友們肯定不會說是巧克力,回答可能是水、瓜子或者其他東西。可見“什么最好吃”這個問題并沒有一個簡單的答案,因為對每個人來說,最好吃的東西是不斷變化的。
我們再問相類似的問題:什么最好聽……什么最好看……什么最好玩?這些問題都沒有一個固定的答案。魯迅在他的小說《社戲》中,描寫過他和小伙伴們一起看社戲的故事。在舞臺上,演員們不停地翻跟頭,剛開始時小朋友們都覺得很精彩,但是看的時間一長,大家就覺得沒有意思了。
可見,因為邊際收益遞減規(guī)律的存在,對于每個人來說,不管做什么事情,時間一長都難以為繼。再好吃的東西,吃多了也會膩味;再好玩的游戲,玩久了也會厭煩;哪怕是休息,保持某種姿勢時間太長也會覺得不舒服。所以一個人要使自己的生活得到最大滿足,就要在不同的活動中進行變換。他不但要睡覺、吃飯,還要看電視、聽音樂、旅游,等等。總之,一個人活在世界上,為了滿足自己的欲望,實現(xiàn)自己的幸福,就要對自己的時間進行分配,要在不同的活動中進行選擇。所以最好的選擇來自理性的比較。
如果你運用“排除法”,還是無法做最后的決定,比如選到最后,選來選去,排除A也不是,排除B也不是,令人難以選擇。這時候,你可以運用“比較法”。
方法很簡單,你只要拿出一張紙,把兩個要選擇的選項分別寫在兩邊,然后各自在這兩個選擇的底下,列出它們的優(yōu)缺點。等你列好之后,你該選擇哪一項,通常便可以一目了然了。
找準比較優(yōu)勢,才能做出最好的理性選擇。
正所謂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將你的備選答案進行客觀的比較之后,正確的選擇就如撥云見日般地出現(xiàn)在你的眼前。
國內某著名大學的一個女生跳樓自殺,據(jù)稱其在自殺之前,也曾用比較法為自己的“活著”還是“死去”作了一番選擇。她生前在網(wǎng)上寫帖子說:“我在‘死去’的下面寫了許多好處,而在‘活著’的下面卻一片空白。”于是,她選擇了縱身躍出窗臺。
眾多天之驕子的自殺,引起了許多人對當今教育的一片唏噓與反思。這些天之驕子在人生生死抉擇的十字路口,用生與死各自的好處進行了比較再做決斷,可謂有一定的理性,此為“得”。但其“失”之處在于比較的不客觀:死真的能一了百了嗎?活著真的沒有歡樂與希望嗎?事實上,死去原知萬事空,活著則一切皆有可能。
造成上面這位女生的悲劇的根源,不在于其運用了“比較法”,而在于其運用“比較法”時未能做出客觀公正的評判與比較,結果也就謬以千里。因此,人們在運用“比較法”做選擇時,一定要盡量做到客觀公正地評價與比較備選答案,不要預設立場,鉆入錯誤選擇的死胡同。
- 小眾經(jīng)濟:選擇性消費時代的增長對策
- 2011—2012年電子信息產業(yè)經(jīng)濟運行分析與展望
- 現(xiàn)代經(jīng)濟學理論與方法創(chuàng)新論壇(十四)
- 對自由市場的兩種理解:芝加哥學派與奧地利學派的比較
- 經(jīng)濟制度演進的邏輯:政治經(jīng)濟學講稿
- 北美傳播政治經(jīng)濟學研究
- 發(fā)展新動能
- 最優(yōu)化與高級宏觀經(jīng)濟學
- 生活在經(jīng)濟中(修訂版)
- 快公司2019年10期:假如女性統(tǒng)治互聯(lián)網(wǎng)?
- 資本社會的17個矛盾
- 投融資共生與高質量發(fā)展
- 海外研發(fā)平臺建設:企業(yè)國際化發(fā)展的創(chuàng)新引擎
- 房地產投資信托基金(REITs)研究
- 跨境電子商務發(fā)展機理研究:理論建模與實證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