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水墨畫中為何出現“皎潔”的月亮

當在晚間看書時,你不妨做一個實驗,即用你的雙眼注視遠處的燈光,同時用書作為你眼前的屏幕,上下迅速移動你的雙眼,這時你會發現,所見的遠處的燈光并不因為眼前書本的隔離而有間斷的感覺。你也可以在夜晚熄燈前做這樣的實驗,將房間的燈快速開關一次,在熄燈的短暫時間里,你的視覺仍然留存著燈亮時的形象。這種視覺刺激雖然消失了,但感覺仍然暫時留存的現象,就稱為視覺后像。

當兩種不同顏色或不同明度的物體并列或相繼出現時,我們的視覺感覺會與物體以單一顏色或單一亮度獨立出現時不同,即無色彩時的視覺對比會引起明度感覺的變化;有彩色的視覺對比則會引起顏色感覺上的變化,使顏色感覺向背景顏色的互補色變化,這就是視覺對比。比如,在綠色背景上放一灰色方塊,雙眼注視這一方塊時會覺得方塊帶上了紅色調。請你注視上圖這些圖形,你有什么感覺?

figure_0024_0003

你會明顯地感覺到,圖中兩個圓中間的灰度區域看上去彼此有很大的不同,左邊的更黑一些,右邊的更淡一些。可是,它們的灰度實際上是一樣的。你可以用很簡單的方法來驗證一下。請把一張紙卷成一個細長筒,把長筒先對著左邊的圖中央,確保你的眼睛只能看到中間的灰色區域,然后再對著右邊的圖中央,一樣要確保你的眼睛只能看到中間的灰色區域,你就可以發現兩幅圖中央的灰度是一樣的。

右圖是一幅中國水墨畫。畫上那幅皎潔的明月是多么逼真啊!實際上,畫上只是用淡墨在月亮的周圍繪出了夜空的陰影,良好的藝術效果是由于利用了我們眼睛的側抑制作用的結果。畫上的月亮的亮度與稍遠一些地方的夜空是一樣的,但在我們的眼睛看去卻感到它十分明亮,而夜空又很黑暗。其實這是一種特殊的視覺現象——馬赫帶現象,即在明暗變化的邊界上,常常在亮區看到一條更亮的光帶,在暗區則看到一條更暗的線條。

figure_0025_0004
水墨畫引起的馬赫帶現象
(引自汪云九資料來源:王谷巖等《視覺與仿生學》上海:知識出版社,1985)

在日常生活中,只要我們留心,經常可以觀察到馬赫帶現象:比如,當我們凝視窗欞的時候,會覺得在木條兩側各鑲上了一條明亮和濃黑的線,即在窗戶紙這邊出現一條更明亮的線條,在木條那邊出現一條更暗的線條。在觀察影子的時候,在輪廓線的兩側也會看到馬赫帶現象。暗的地方更暗,亮的地方更亮。

請你閉上左眼,將書豎于正前方約20厘米處,用右眼注視圖中的×記號,然后前后移動書頁,突然之間你會發現右邊的那只小老鼠消失了(記住你的右眼一定要始終盯住那個×記號)。

奧秘在于小老鼠掉進了“盲點”中。

figure_0025_0005
figure_0025_0006

盲點,指的是在視網膜上無法產生任何視覺的地方。視網膜上有一處最不敏感的區域,叫作視盤。視盤上沒有任何感光細胞,光線投射在上面,不能產生視覺沖動,當然也就沒有視覺經驗,故生理學上稱之為盲點。

盲點雖被稱作“點”,實際是一個區域,每個眼睛都有這樣一個沒有感光細胞的小區。我們的眼睛既然有這一缺陷,那么我們看東西時豈不是會出現一個個空白?其實并不是會這樣,因為我們的身體會對它作出補償。補償之一是我們通常用雙眼視物,雙眼視野部分重疊,一個眼睛看不見的地方另一個眼睛卻看得見。

盲點雖然真實地存在于每個人的眼中,但我們卻感覺不到它的存在,對我們的生活也不會帶來什么不便。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沅江市| 共和县| 余姚市| 张家川| 湄潭县| 河间市| 三门县| 名山县| 大关县| 谢通门县| 曲麻莱县| 佛山市| 镶黄旗| 屏山县| 武夷山市| 大港区| 鹿泉市| 固安县| 建始县| 蓝山县| 禄丰县| 察哈| 罗城| 久治县| 日喀则市| 疏勒县| 古交市| 太谷县| 饶阳县| 年辖:市辖区| 应城市| 蒙山县| 平阳县| 天等县| 丰台区| 汤阴县| 山阴县| 即墨市| 长白| 仪征市| 江陵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