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中外名人成才故事
  • 劉曉菲主編
  • 1698字
  • 2019-12-12 18:01:36

沈周

——湖畔畫家

姓名:沈周

生卒年:1427—1509

籍貫:長洲(今江蘇蘇州)……

1427年,沈周出生在長洲縣(今江蘇蘇州)的一個書香世家,容貌清秀,舉止文雅,聰穎過人。

他拜當時的詩畫名家陳寬為師。得名師指教,又加上勤奮好學,他的學識長進非常快。到15歲的時候,他的老師陳寬就不能再教他了。后來,沈周拜同縣的趙同魯為師。趙同魯不僅精于山水畫,而且擅長詩文。在他的言傳身教之下,沈周的進步更快了。

沈周的家鄉有個小湖,從這個湖向北望去,就是有名的常熟虞山,俗稱常熟山。這座山山色多變,有的說一年有七十二變,有的說一天就有七十二變。到底有多少變,誰也說不清,反正是多變的。它是怎么變的呢?原來,一年中的春夏秋冬,早晚中晝,風雨陰晴,各種情形變化不同,山的顏色也就不斷變幻。剛剛看上去還是紅的,一剎那間,就由紅變青,再由青變藍。山體一會兒在淡霧中隱隱約約,一會兒在云堆中忽隱忽現。太陽光照射在山上,山體上的褶皺也是變化無窮。山影反映到水上,水面色彩也會變得豐富起來。

沈周決心畫好多變的虞山。每天雞叫頭遍,他就起身來到湖邊寫生,直到太陽落山,周圍什么也看不到了才回去。大多數時候,他在湖邊一面看一面畫,看看畫畫,畫畫看看。有時,他還泛舟到湖的中心,從不同的角度審視四周的美景。不論炎夏寒冬,刮風下雪,他始終堅持到湖邊寫生。不知過了幾年,畫紙用完幾大捆,湖水用了多少擔。

他終于看清了虞山的七十二變。眼看大功告成,沈周忽然發現虞山又出現新的變化。他也有點不耐煩,想把畫筆、畫板全部拋掉。但轉念一想:“‘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人家鐵杵都要磨成繡花針,我下的這點工夫算得了什么。”于是,他又咬緊牙關來到湖邊,繼續畫下去,最后總算畫成了。后來,當地人把沈周學畫的湖命名為“畫師湖”。

從畫師湖歸來,沈周的畫技大長。但他沒有半點自滿的意思,而是再接再厲。此后,他每月都抽出一定時間寫生。沒有對真實山水、花鳥的感受,他從不輕易動筆畫畫。他平時喜歡約友人四處游歷,多次到杭州、南京、揚州、宜興、太湖一帶游玩。每到一地,他都要寫生,并賦詩記錄當時的思想感情。良好的自然、人文環境把沈周塑造成一個具有廣博的詩、書、畫才能,恬淡寬厚的性格,高潔的人品的藝術家。

沈周注意以傳統的儒家道德規范約束自己。他侍奉父母至孝,對小弟沈召關懷備至,對待朋友非常誠摯篤厚。他平生胸襟開闊,為人寬厚平易,樂于救人于危難。一次,天降大雪,他看到一位老人的煙囪不能很好地排煙,就趕緊招呼人幫那位老人家修好了煙囪。時人不解,他就說:“我不能只顧自己吃飽呀。”

有一次,他的鄰居丟了東西,卻誤把沈周家一件同樣的東西當成失物。沈周不但不惱,還把這件物品送了過去。后來鄰居又找到了原物,不好意思地把沈家的東西送回來,再三賠禮道歉。沈周只是笑著說:“這不是你的東西嗎?”又有一次,沈周花費許多銀錢買了一部古書,放在書房中。一個朋友找他閑談,認出該書是自家遺失的舊物,說某卷中記有某件事。他翻書一看,果然有,就把書還給那個朋友,并且不肯說出書的價格。

figure_0133_0035
廬山高圖明沈周

此圖為畫家早年佳作。整幅作品以繁密的筆墨展現了廬山的雄偉,氣勢浩蕩。

沈周一生秉性耿直,不愿做官,但特別喜歡結交朋友。他家里的藏書很多,但仍然不夠看,于是經常向朋友借書。當時,他的朋友經常從四面八方乘船來探訪,不是探討技藝,就是觀賞書畫。朋友不來,他就感覺無聊,有時還叫妻子到河邊去看有沒有船來。

當時的宰相王鏊和沈周是同鄉好友。有一次王鏊對他說:“沈先生,你有如此才學,怎么不做官呢?”沈周說:“我號石田,原本是塊石頭堆里的田,沒啥出息!”其實,他是看穿了當時官場中爾虞我詐、鉤心斗角的本質。于是,沈周致力于自己的繪畫藝術,終于成為著名畫家。

成才啟示

胸襟寬廣,有容人之量。

品德高尚,不計較個人得失。

不為名利所擾,清心寡欲。

唐寅,字伯虎,一字子畏,號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逃禪仙史等,生于吳縣(今江蘇蘇州)。他初學畫于周臣,后與文徵明、祝允明、徐禎卿結交,人稱“吳中四才子”。在繪畫上,唐寅是一位取材廣博的畫家。他的山水畫多取法于南宋的李唐、劉松年。他畫花鳥喜用水墨,清雋峭,獨具一格。唐寅與沈周、文徵明、仇英合稱“明四家”。

主站蜘蛛池模板: 寻乌县| 区。| 桂阳县| 昌吉市| 台东县| 海口市| 沿河| 盐亭县| 安岳县| 鹿邑县| 偏关县| 体育| 佛坪县| 新田县| 灵宝市| 贵德县| 福鼎市| 咸阳市| 广宗县| 绍兴县| 高陵县| 湛江市| 什邡市| 仪征市| 赤城县| 绵阳市| 淮安市| 多伦县| 理塘县| 汨罗市| 肥乡县| 莱阳市| 江津市| 正镶白旗| 女性| 怀集县| 昂仁县| 琼海市| 商城县| 石屏县| 太仓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