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肯尼亞/Kenya

地理位置

肯尼亞位于非洲東部,赤道橫貫中部,東非大裂谷縱貫南北。東鄰索馬里,南接坦桑尼亞,西連烏干達,北與埃塞俄比亞、南蘇丹交界,東南瀕臨印度洋,海岸線長536千米,境內多高原,平均海拔1500米。

地形特征

東部和北部的大部分地區為沙漠或半沙漠。中南和西部地區為高原,平均海拔1500~2000米以上,有“東非屋脊”之稱。東部的死火山錐基里尼亞加峰,海拔5199米,是非洲第二高峰。東非大裂谷東支縱切高原南北,將高地分成東、西兩部分。西部地區較為狹窄,有平原和高原;東部較為寬闊,有中央高地,該高地徐徐下降成為草原,直到海邊。

figure_0094_0105

氣候

氣候變化很大,沿海屬熱帶潮濕氣候,平均溫度27℃;內陸及北部為干燥平原,氣溫21℃~27℃;西南高地氣候涼爽宜人;維多利亞湖氣候較溫暖,介于21℃~27℃。全國多數地區有兩個明顯的雨季,3~5月是長雨季,10~12月是短雨季。北部干燥,降水量125毫米,沿海地區則有1000毫米。

自然資源

礦藏主要有純堿、鹽、螢石、石灰石、重晶石、金、銀、銅、鋁、鋅、鈮和釷等。森林面積8.7萬平方千米,占國土面積的15%。野生動物種類眾多,有獅、豹、野狗、大象、犀牛、斑馬、羚羊和瞪羚,河馬以及鱷魚等,主要集中在察沃等地的國家公園內。

經濟

肯尼亞曾是撒哈拉以南非洲經濟狀況較好的國家之一。實行以私營經濟為主、多種經濟形式并存的“混合經濟”體制,私營經濟占整體經濟的70%。農業、工業和服務業是國民經濟三大支柱。茶葉、咖啡(主要為阿拉伯咖啡)和花卉是農業三大創匯項目。主要制造業產品包括食品與飲料、煙草、紡織品、組裝車輛、水泥和石油產品等。旅游業較發達,為主要創匯行業之一。但20世紀90年代初因政局動蕩、西方停援及自然災害等原因,經濟出現滑坡。2000年,肯尼亞遇嚴重旱災,工農業遭受重創,國內生產總值負增長0.5%,經濟陷入獨立以來最困難時期。2005年,政府加大調整財政政策力度,深化結構改革,經濟有所好轉,2006年以來,政府出臺削減公共財政開支、加大發展投入等一系列政策,使經濟增長加快。2014年主要經濟指標如下:

國內生產總值:609億美元。

人均國內生產總值:1357美元。

經濟增長率:5.3%。

匯率:1美元=100.16肯尼亞先令(2015年第四季度)。

習俗

肯尼亞人對野生動物格外偏愛,到處可見印有虎、象等動物圖案的服裝、披肩和用獸皮制成的坎肩、帽子、錢包等。婦女們用各種獸狀雕刻物來裝扮自己。家庭居室中陳列的裝飾品也多為動物木雕石刻。各種生活用品也主要以動物為商標。商店、旅館也不乏以動物命名的,甚至連群眾文化團體也以動物命名,如著名的“獅子足球隊”、“豹子俱樂部”等。

居住在肯尼亞境內的馬賽族的住宅非常簡陋,以樹枝編墻,再用牛糞拌上黏土涂在上面,在橢圓半拱形的屋頂上,鋪上樹枝和茅草,其外形頗似扣在地上的半個蠶繭,故稱“蠶繭屋”。

在實行一夫多妻制的泰塔族中,住宅建筑以主婦(即男主人的第一位妻子)居室為中心。男子必須征得主婦同意方能另外再娶妻。主婦掌管家務,并安排丈夫每晚在各位妻子房間過夜。丈夫在妻子房間過夜都是深夜入室,黎明離開。

基庫尤族男女青年,把逢年過節歡聚一堂的唱歌跳舞作為擇偶良機。當小伙子相中某個姑娘時,就對姑娘說“我們再尋找一個住宅?”姑娘如果同意就說“歡迎”。這叫“尋宅覓情”。娶親儀式也別開生面。新郎與同輩一起前往女家,把新娘“搶”來,新娘則要“大哭大叫”,直到入洞房為止。新娘入洞房后,還要連唱8天“悲歌”,以示與娘家離別的依依心情。8天后新娘回門,婚禮才告完成。

figure_0095_0106
馬賽人正在表演傳統舞蹈

在一些部落里至今仍流行著女人“娶妻”的奇特婚俗。同正常婚娶一樣,憑媒妁之言相親訂婚,明媒正娶,還要給“新娘”家送一筆數目可觀的彩禮。通過隆重的婚禮儀式,正式結為“夫妻”關系。婚后,“女丈夫”要為“妻子”選擇一個未婚男子與她的“妻子”同居,為“女丈夫”生兒育女,孩子自然歸“女丈夫”,并稱之為“父親”(現在一般都由新娘自己選擇如意郎君,獲得真正的愛情)。這種婚俗久行不衰,其源于在一些部族中,男女均有繼承財產的權利和維系家庭延續的義務。一些離婚、不能生育的婦女,或一個家庭的唯一幸存的女人,為了使自己的財產有人繼承,使先祖香火得以延續,按傳統習慣,形成了女人“娶妻”的奇婚異俗。

歷史年表

公元7世紀

東南沿海地帶已形成一些商業城市,阿拉伯人開始到此經商和定居

1890年

英、德瓜分東非,肯尼亞被劃歸英國,英政府于1895年宣布肯尼亞為其“東非保護地”,1920年宣布其為“殖民地”

1962年2月

倫敦制憲會議決定由肯尼亞非洲民族聯盟(簡稱“肯盟”)和肯尼亞非洲民主聯盟組成聯合政府

1963年5月

舉行大選,肯盟獲勝。同年6月1日成立自治政府,12月12日宣告獨立

1964年12月12日

肯尼亞共和國成立,仍留在英聯邦內。肯雅塔出任首任總統

1991年

改行多黨制

2002年12月

在第三次多黨大選中,全國彩虹聯盟擊敗肯盟,齊貝吉當選總統

交通運輸

交通以公路運輸為主。近年來主要情況如下:

鐵路總長2765千米。

公路總長16余萬千米。其中瀝青路9000多千米。

水運蒙巴薩港有22個深水泊位,可停泊2萬噸級貨輪。

空運全國共有全國共有4個國際機場、100余個國內機場。肯尼亞航空公司開設40余條國際航線,與多個國家通航。

教育

實行免費初等教育,正規教育實行小學、中學、大學為“8,4,4”學制。政府重視發展教育事業,教育經費每年占財政預算的20%左右。1999年,15歲以上文盲率為19%。著名高等學府有內羅畢大學、莫伊大學、肯雅塔大學、埃格頓大學、肯雅塔農業技術大學和馬塞諾大學,另有30個職業培訓學校、3所技校和12所私立大學。

主要城市

內羅畢

內羅畢是肯尼亞的首都,人口約310萬,是避暑勝地。全國農產品集散地和加工中心,也是全國鐵路、公路和空運的樞紐。它雖距赤道不過150千米,但終年氣溫很少超過27℃,因為它位于海拔1700多米的高原上。位于市中心的肯雅塔國際會議中心,包括一座27層的圓柱形的行政大樓與其右下角蘑菇形的會議廳,這是城內最雄偉的建筑物,每年要在這里舉行40多次國際性的會議。市內有東非最大的機車修理、紡織、輕工和金屬加工等工業,東非大多數商行在此設立總公司。市內有尖塔高聳入云的大清真寺,有國立博物館、內羅畢大學、體育場、圖書館等。內羅畢被稱為“世界上研究人類搖籃的基地”。內羅畢國家動物園和蛇公園是著名的旅游勝地。在內羅畢市中心以西8千米的內羅畢國家自然保護區內,有獅、豹、象等100多種珍貴動物和400多種鳥類。

figure_0097_0107
肯尼亞國家公園的野生動物
肯尼亞國家公園成立于1949年,1978年4月成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與生物圈規劃的一個保護區,1997年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此國家公園位于肯尼亞東部,距離首都內羅畢東北193千米,海拔1600~5199米,占地面積為142020公頃,為野生動物的天堂,其中生活著多種珍稀動物,如猴子、長頸鹿、水牛大象、大羚羊、巖貍等。

蒙巴薩

蒙巴薩是全國最大的港口城市,也是第二大城市。它位于肯尼亞東南部,東臨印度洋。蒙巴薩港有完善的現代化設備,是肯尼亞、烏干達、盧旺達等國貨物進出口的門戶。市內有49座清真寺,其中一座建于1570年,各地伊斯蘭教徒絡繹不絕地來這里朝拜。另有古老的城堡,向人們展示著這座城市的悠久歷史。

旅游

肯尼亞終年氣候溫暖宜人,四季均可旅游。內羅畢市內公園、花園比比皆是。肯尼亞是全球頂尖的動物保護區。內羅畢國家動物園和蛇公園有千姿百態的動物和色彩斑斕的鳥類。此外,察沃、安博塞利、庫魯、馬賽馬拉等地的國家公園,擁有長頸鹿、豹、獅、斑馬、犀牛、大象等種類繁多的野生動物。

figure_0097_0108
主站蜘蛛池模板: 盐源县| 义乌市| 曲松县| 元氏县| 柳江县| 辽宁省| 西平县| 竹北市| 深圳市| 齐河县| 达日县| 灯塔市| 扶绥县| 彰化县| 宁城县| 依兰县| 安图县| 休宁县| 海丰县| 雅江县| 上林县| 七台河市| 甘谷县| 右玉县| 徐汇区| 孟村| 威宁| 金塔县| 镇远县| 平舆县| 临猗县| 中卫市| 宜川县| 宣威市| 庆元县| 花莲市| 周宁县| 永丰县| 昔阳县| 马龙县| 霞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