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帝國的滅亡
284年的深秋,在一個陽光燦爛的午后,一支龐大的羅馬軍隊正匆匆行進,他們從波斯人那里掠奪了眾多的財寶。不幸的是皇帝在回意大利的途中突然死去。他年輕的兒子繼位不到一個月,也得了重病死掉了。
“是誰殺死了皇帝?把兇手找出來!”激憤的士兵對兩位皇帝的突然死去產生了懷疑,紛紛要求嚴懲兇手。
近衛軍長官阿培爾向士兵申斥道:“你們想造反嗎?皇帝死了再選一個就是了,誰要聚眾鬧事,就地處決!”
這時,一個高亢的聲音響起:“你這個人面獸心的東西,一個月就謀害了兩位皇帝!”說話的不是別人,而是戴克里先。兩人拔劍廝殺,阿培爾當場斃命,戴克里先被擁立為羅馬帝國的皇帝。戴克里先退位后,繼承帝位的是君士坦丁。330年,君士坦丁把首都遷到拜占庭,定名君士坦丁堡,號稱“新羅馬”,為東西分治創造了條件。
395年,羅馬帝國分裂為東西兩部,即以君士坦丁堡為首都的東羅馬帝國和以羅馬城為首都的西羅馬帝國。千瘡百孔的羅馬帝國民怨沸騰,奴隸起義風起云涌,羅馬帝國陷入了一片混亂。
這時,羅馬又遭到了新的危機:東方日耳曼人中的哥特人開進了意大利。統率這支大軍的是哥特人中最有名的勇士阿拉里克。他出征前對妻子許諾說:“我要打進羅馬,讓城里的貴婦給你做奴婢,拿他們的財寶給你作禮物。”
可是,羅馬的司令官斯底里哥把阿拉里克打敗了。恢復了生機的羅馬城舉行了盛大的慶典,這是羅馬歷史上最后一次慶祝盛典。
聰明而有軍事才能的斯底里哥決定和阿拉里克結成聯盟,以阻擋來自伏爾加河的匈奴人的入侵。這一策略受到了羅馬貴族的攻擊,他們制造謠言,說斯底里哥想利用哥特人來推翻皇帝霍諾留的統治。無能而又無知的霍諾留竟聽信謠言,下令處死了斯底里哥。

408年,阿拉里克的大軍又一次向羅馬挺進。兩年后,一個雷電交加的夏夜,穿著獸皮的哥特人吹著牛角號,沖進了羅馬城,3天3夜的洗劫,四面八方的大火,使巍峨的殿宇、壯麗的宮殿化為一片焦土。金質神像和黃金器皿裝滿一車又一車,都被拉走了。

搶光、燒光之后,哥特人在入城的第六天放棄了羅馬,向意大利南部推進。476年,西羅馬只有6歲的末代皇帝被廢黜。就這樣,這個曾稱霸地中海、歷時12個世紀的奴隸制大帝國,終于在奴隸起義和外族入侵下覆沒了,西歐歷史從此揭開了新的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