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心態 好性格 好習慣
- 文思源
- 1585字
- 2020-09-10 11:10:43
樂觀,讓你擁有好人緣
在物理學中有一種混沌效應原理:亞馬遜河的蝴蝶扇動一下翅膀,美國就有一場暴風雨。這種效應又叫作“蝴蝶效應”。在人的心理活動中,同樣有這種“蝴蝶效應”。人的情感具有傳染性,悲觀的人散發出來的憂郁會讓別人退避三舍,而樂觀者則會用快樂吸引更多的朋友,這個現象可以定義成“情感傳染的混沌效應”。
悲觀和樂觀心態都是一種情感散發的方式,都是給他人一個對你印象的“寫真”,并且讓他人了解到你是誰,你到底是什么樣的人,你在做什么,要到哪兒去。它是一種感覺、動作和思考的表現,透露出你的氣質、意見和個性。人有一種“向光性”,即都喜歡與樂觀的人做朋友,因為從他們那里可以受到快樂的感染。但是悲觀,則會散發出一種拒人千里的氣息,讓人退避三舍。
態度的兩個主要成分是投射和吸收。你的自我形象是經由你的態度傳遞或投射給其他人的。接下來,你所投射出去的訊息被別人接收,然后他們就會做出相應的反應。如果你希望別人對你很友好,那么在你對他們的態度中,你就必須要持有同樣樂觀友好的態度,而悲觀的態度所得到的響應會迥然相反。就像陽光可以使接觸到它的物體產生溫度,而冰塊則會讓物體冰冷一樣。人類同樣有著“熱感傳導”效應。
當你投射出去的態度和別人接收的態度合二為一的時候,你就會變得很有吸引力,能夠吸引周圍的很多人作為你的朋友。如果你總是表現出快樂的情緒,感染你周圍的人,別人便會產生共鳴,與你進行一種快樂的交流。
樂觀或悲觀態度是你將自我形象的思想和感覺投射在這世上的表現,檢查一下你的內在思想意識和你的內在感覺。如果它們不能互相協調,在你的態度中悲觀就會成為主角。你的悲觀態度被別人接收后,他們就會“自動防御”——遠離你。
態度的本身就決定了你的回報。樂觀、向上的態度將迎來明媚的陽光和快樂,而悲觀、陰暗的態度將迎來陰霾和苦楚。
每個人都可以用樂觀的態度向周圍散播快樂。無論做什么事都面帶笑容,那么別人看到你就會很開心,他們也會開始帶著笑容來工作,然后更多的人看到,就有更多的人開心,大家都帶著快樂的心情工作。帶著笑容做事,工作效率也會隨著提高,大家合作起來就更容易,我們生活的環境也就會越來越美好。
你可能會想:如果我對他微笑,可是他還是板著臉,不肯理我,那我豈不是很尷尬?
其實不是什么人都會隨時微笑的。只有那些樂觀的人,才可能隨時把微笑攜帶在身邊。

在我們帶給大家快樂的同時,也同樣在給別人向我們提供快樂的機會。肯尼迪曾說過:“如果一個人可以改變一件事,那么每個人都應該試試看。”一個人的力量雖然微薄,無法讓每個人都快樂,但擁有樂觀,我們就會贏得大多數人的好感,就會擁有好人緣,擁有很多好朋友。
不能夠樂觀面對生活的人會遇到種種問題,甚至會產生人際交往的障礙。
心理學家發現,如果一個人長期處于悲觀狀態,缺乏與他人的積極交往,缺乏穩定、良好的人際關系,那么這個人往往有明顯的性格缺陷。在心理咨詢的實踐中也發現,絕大多數人的心理危機,都是因為缺乏樂觀的心態,不能與別人好好交往,從而引發的心理疾病。那些生活在沒有形成友好、合作、融洽的心理交往氛圍的悲觀者,常常顯示出壓抑、敏感、自我防衛、難以合作等悲觀情緒,對生活的滿意程度較低。而人際關系比較融洽的樂觀者,則常常表現出愉快、輕松、健康向上的樂觀心態,在行為上也以注重成就、樂于與人交往和幫助別人為主。可見,人的心態和性格狀況,直接受到與別人的交往關系的影響。樂觀的人,不是被動地在生活中應付人際關系,而是把與人交往當成一種快樂,這種主動自然會讓他們擁有更多的友誼。
好的人緣總是與健康的樂觀心態相伴隨的。心理健康水平越高,與別人的交往越積極,越符合社會的期望,與別人的關系也越密切。心理學家高爾頓和奧爾波特發現,擁有樂觀心態的人能夠和他人建立良好的交往和融洽的關系。他們可以很體諒別人,給人以快樂、溫暖、關懷和愛。這種能力成為他們擁有好人緣的制勝法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