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四章 理性精神的17世紀美學

笛卡爾為理性主義美學奠基

勒奈·笛卡爾(1596年~1650年),法國哲學家、數學家、物理學家。他對現代數學的發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因將幾何坐標體系公式化而被認為是“解析幾何之父”。

笛卡爾堪稱17世紀及其后的歐洲哲學界和科學界最有影響的巨匠之一,被譽為“近代科學的始祖”。

他還是西方現代哲學思想的奠基人,黑格爾稱他為“現代哲學之父”,“是一位了不起的英雄”。

figure_0087_0073

▲笛卡爾在科學上的貢獻是多方面的,他著有關于生理學、心理學、光學、代數學和解析幾何學方面的論文和專著,而他的“普遍懷疑”和“我思故我在”的哲學思想對后來的哲學和科學的發展,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同時他也是理性主義美學的奠基人。

笛卡爾的父親是地方議會的議員,同時也是地方法院的法官,母親是名門閨秀。笛卡爾是第四個孩子,其上有大哥及二姐,三哥早年夭折。笛卡爾出生不久,母親便因肺病去世。當時他那幼小的生命亦陷于垂危之中,甚至醫生也斷定沒有生存的希望。幸虧一位熱心的護士悉心照顧,方使他起死回生。也許就是為了這個緣故,他的名字叫重生。

他對周圍的事物充滿了好奇,從小養成了喜歡安靜、善于思考的習慣。父親見他頗有哲學家的氣質,親昵地稱他為“小哲學家”。可是他們父子倆相處得并不融洽,他自己曾經說,他是父親最不喜歡的孩子。他與兄弟之間的感情,似乎也不怎么深厚。可能是因為這個緣故,他經常離鄉背井單獨外出旅行,并且對待朋友特別情深。在他小時候的玩具中,他最喜歡一個斜視的洋娃娃,長大以后,他對于具有缺陷的人也一直懷有好感。

8歲時,笛卡爾就進入拉夫賴士的耶穌會學校接受教育,受到良好的古典文學以及數學訓練。笛卡爾的老師對他的評價是:聰明,勤奮,品行端正,性格內向,爭強好勝,對數學十分喜愛并具有這種能力。他對學校的舊的教育方式不滿,氣憤地稱他所學的教科書是博學的破爛。

1613年到巴黎學習法律,1616年畢業于普瓦捷大學。他的父親想使他增長見識,所以在1617年帶他到花都巴黎。但是他對都市里豪華放蕩的生活絲毫不感興趣,吸引他的唯有與數學有關的賭博。據說他演算精明,料事如神,多次使莊家倒莊。

figure_0088_0074

▲此圖描繪了笛卡爾的故鄉拉愛城的建筑群。

1617年的一天,笛卡爾在大街上閑逛,偶然發現墻上貼有一張廣告,他因好奇心的驅使,去看個究竟。然而,廣告是用荷蘭文寫的,笛卡爾不認識。他抬起頭來,四處張望,希望能找到一個懂荷蘭文的人替他翻譯一下。正好,有一個人走過來了,笛卡爾迫不及待地跑過去,請求他把廣告翻譯出來。那個人湊巧是荷蘭大學校長,很高興地把廣告給笛卡爾翻譯成法語。原來廣告上是一道幾何難題,公布于眾,懸賞征求解答。笛卡爾理解了題目的意思后,在數小時內就求得了解答,鋒芒初露,使他看到自己在數學上的才能。

笛卡爾決心游歷歐洲各地,專心尋求“世界這本大書”中的智慧。因此他于1618年在荷蘭入伍,隨軍遠游。1619年11月10日的夜晚,笛卡爾連續做了三個奇特的夢。第一個夢是:自己被風暴從教堂和學校驅逐到風力吹不到的地方;第二個夢是:自己得到了打開自然寶庫的魔鑰;第三個夢是:自己背誦奧生尼的詩句“我應該沿著哪條人生之路走下去”。正是因為這三個夢,笛卡爾明確了自己的人生之路,可以這樣說,這一天是笛卡爾一生中思想上的轉折點。因而有人說,笛卡爾夢中的“魔鑰”就是建立解析幾何的線索。有些學者也把這一天定為解析幾何的誕生日。

1621年笛卡爾退伍,并在1628年移居荷蘭。他寫道:“在這個國家里,可以享受充分的自由;在那里可以毫無危險地安然入睡。”在那里住了20多年,更換了多次住所,但通常都是選擇在一座大學或著名的圖書館附近。他的收入允許他租用一所小別墅,并雇用幾個傭人。他終生沒有結婚,不過住在荷蘭期間,有過一位名叫海倫的情婦,她為笛卡爾生了一個女孩。笛卡爾非常愛她,可惜這個女孩5歲就夭折了,這是他平生最大的悲傷,為此笛卡爾傷心了很久。他把一生獻給了對真理的追求與探索。

笛卡爾分析了幾何學與代數學的優缺點,表示要去“尋求另外一種包含這兩門科學的好處,而沒有它們的缺點的方法”。體質虛弱的笛卡爾病倒了。他躺在病床上,依然思索著數學問題。突然,他的眼前一亮,一股腦兒從床上坐起來,目不轉睛地望著天花板。原來,笛卡爾看到一只蜘蛛正忙忙碌碌在墻角結繭。它一會兒在天花板上爬來爬去,一會兒又順著吐出的銀絲在天空中移動。有時它離左壁近,離右壁遠,離地面低;有時它又離左壁遠,離右壁近,離地面高。總之,隨著蜘蛛的爬動,它和兩面墻的距離以及地面的距離,也不斷地變動著。笛卡爾從蜘蛛結繭又聯想起在軍隊時做過的夢,于是決定用點到兩條垂直直線的距離來表示點的位置,這就是笛卡爾坐標。有了笛卡爾坐標,就可以把幾何問題用代數方法來進行研究。笛卡爾創建了一門新的數學分支——解析幾何。解析法的誕生,為解答幾何三大難題奠定了基石。恩格斯高度評價笛卡爾的工作,他說:“數學中的轉折點這個想法很重要,它的指導思想是笛卡爾的變數。有了變數,運動進入了數學;有了變數,辯證法進入了數學。”

figure_0089_0075

▲此圖描繪的是笛卡爾給瑞典女王克里斯蒂娜上哲學課的情形。

在荷蘭,笛卡爾寫完了自己的《幾何》,這一著作不長,但堪稱幾何學著作的珍寶。他在荷蘭發表了多部重要的文集,包括了《方法論》、《形而上學的沉思》和《哲學原理》等。巴特菲爾德對其《方法論》作了高度評價:“它是我們文明史上最重要的著作之一。”

1649年2月,瑞典女王克里斯蒂娜邀請笛卡爾到瑞典皇宮教她哲學。她每星期要聽三次他的課,但必須在清晨5時給她講授。他習慣晚起,但是現在要一星期有三天必須半夜起床,然后在酷冷的天氣下,從他的寓所顫抖地走到女王的書房上課。如此經過了兩個月,1650年2月1日清晨,笛卡爾因為著涼患了感冒,很快地又轉成肺炎,病情嚴重。1650年2月11日,他不幸在這片“熊、冰雪與巖石的土地”上與世長辭了。1667年,他的遺骸被運回巴黎,隆重地埋葬在圣格內弗埃——蒙特的圣堂中。1799年,法國政府又把他的遺骸供在法國歷史博物館中,與法國歷史上的光榮人物在一起。1819年以后,他的遺骸又被安置在柏雷斯的圣日曼教堂中,供人瞻仰。墓碑上寫著:笛卡爾,歐洲文藝復興以來第一個為人類爭取并保證理性權利的人。

我思故我在

笛卡爾認為:“我們之所以有別于野人和牲畜,只是因為有哲學。而且應當相信,一個國家的文化和文明的繁榮,全視該國的真正哲學家繁榮與否而定。”正是基于這樣的信條,笛卡爾開始了歐洲理性主義的哲學。

培根也曾明確地說過:“通過在我們時代已開始習以為常的遠距離的航海和旅行,人們已揭露和發現了自然界中許多可使哲學得到新的光亮的事物。”這說明那個時代需要的是理性,而不是對教條的信仰。

伽利略對木星有若干衛星、衛星像月亮圍繞地球那樣繞著木星轉這一發現印象尤其深。所有這一切證據都使他確信哥白尼理論的正確性。這對哲學和神學是一次粉碎性的、令人吃驚的打擊。他的發現對富有思想的人們的影響是不可抵擋的。

“一切都破碎了,一切都失調了。”不過,這一時期中,知識界有兩位領袖并沒因這種表面上的混亂而心煩意亂。他們是思想謹嚴的笛卡爾和弗蘭西斯·培根;他們指出了科學的潛力,并在上流社會中把科學提高到可與文學相比的地位。培根使用歸納法,歸納法是從事實開始的。

figure_0090_0076
▲伽利略肖像畫

他在宗教法庭酷刑的威逼下,被迫當眾宣布放棄其異端的觀點。

笛卡爾和培根看問題的方式完全不同。笛卡爾相信,通過清晰的思考,能發現理性上可認識的任何事物。到這一世紀末,笛卡爾的弟子已大量增加,不計其數。用一位歷史學家的話來說:“各大學都信奉笛卡爾哲學,侯爵、科學業余愛好者、柯爾貝爾和國王都是笛卡爾哲學的信徒。法國將動詞‘使成為笛卡爾主義者’變位,歐洲熱烈地仿效。”這種普及的意義在于,理性的探究和判斷被擴展到各領域。所有的傳統和權威都必須接受理性的檢查。

笛卡爾通過普遍懷疑的方法,指出不能信任我們的感官,想象把握不住事物的本質,而意志又常常犯錯誤。“要想追求真理,我們必須在一生中,把所有的事物都來懷疑一次。”他得出,“當我思維的時候‘我’存在,而且只有當我思維時‘我’才存在。假若我停止思維,‘我’的存在便沒有證據了。”所以,他必須承認的一件事就是他自己在懷疑。而當人在懷疑時,他必定在思考,由此他得出“我思故我在”(I think, therefore I am)。

笛卡爾將此作為形而上學中最基本的確定性,由此點出發,笛卡爾便開始動工重建知識大廈。他認為宇宙中共有兩個不同的實體,即精神世界和物質世界(“靈魂”和“廣延”),兩者本體都來自于上帝,而上帝是獨立存在的。他認為,只有人才有靈魂,人是一種二元的存在物,既會思考,也會占空間。

“‘我’是一個作為思維的東西,其全部本性或本質在于思維作用,而且為了它存在并不需要有場所或物質事物。由于思維是精神的本質,精神必定永遠在思維,即使熟睡時也如此。”要理解人腦從哪里獲得思想,笛卡爾則回答道:“天使會告訴我。”而動物只屬于物質世界。他把人和動物的肉體看成機器;動物在他看來完全是物理定律支配,缺乏情感和意識的自動機。

figure_0090_0077

▲笛卡爾的《論人》被看作是第一部生理學著作,該圖顯示了對圖像的感官認知過程與肌肉反應之間的假想關系。

能思維的人是美的,具有秩序的、規律的自然是美的,用理性指導的人類行為是美的。在笛卡爾看來,上帝就是“燦爛的光輝之無與倫比的美”。從天體到數量,都是上帝的作品,是美的載體,在紛繁的萬物之下潛藏著和諧有序的自然規律,研究自然事物的規律就是觀照上帝的美,無知就是最無意義的生活。因此,對稱、簡單、和諧等成為科學家廣泛談論的話題。笛卡爾是最先提出和確立科學美學信念的哲學家之一。

在西方美學史上,近代理性主義美學幾乎是被遺忘的角落。正如鮑桑葵所指出:“嚴格意義上的哲學在這一時期幾乎完全沒有在任何名目下討論過美學問題。”美學之于這些理性主義者,或許是意外的收獲。而這個理性主義對新古典主義時代的文藝實踐和理論卻產生了廣泛和深刻的影響。最主要的影響就是為審美制定了規則,一切都有一個中心的標準,一切要有法則,一切要規范化,一切要服從權威,而這就是“理性”,也就是“良知”,是普遍人性。只有來源于理性,依于理性,文藝才有其普遍標準。

主站蜘蛛池模板: 环江| 新平| 阳城县| 稷山县| 旺苍县| 钟山县| 宣武区| 淮阳县| 左贡县| 古浪县| 阿克| 常宁市| 邵东县| 白玉县| 沂南县| 宜兴市| 利津县| 孟津县| 邵阳市| 辽中县| 邢台县| 广灵县| 沈丘县| 林甸县| 静海县| 金阳县| 洱源县| 香格里拉县| 格尔木市| 阳泉市| 侯马市| 通化市| 建平县| 库尔勒市| 岢岚县| 崇左市| 商水县| 泊头市| 津南区| 营口市| 嘉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