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圖解:美學
  • 常宏 朱珂葦
  • 3271字
  • 2020-07-07 16:41:39

達·芬奇的畫論

一個女人,身著華麗的連衣裙,梳著時髦的貴族發型,一綹綹鬈發散在雙肩,體態豐滿,兩頰緋紅,纖指曼妙,玉手如蘭,那神奇而專注的目光,那柔潤而微紅的面頰,那由內心牽動著的雙唇,那含蓄、模棱兩可的微笑所流露出的譏諷與挑釁,拷問著人類的理性,成為一個難解的歷史懸謎:她到底是誰?向誰微笑?為何如此微笑?這就是法國著名的盧浮宮三件寶之一的《蒙娜麗莎》。《蒙娜麗莎》出自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達·芬奇之手。

萊奧納多·達·芬奇(1452年~1519年),這個被恩格斯稱為“巨人中的巨人”,是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一個產生巨人的時代——最負盛名的藝術大師。以博學多才著稱,在數學、力學、光學、解剖學、植物學、動物學、人體生物學、天文學、地質學、氣象學以及機械設計、建筑工程、水利工程等方面都有不少創見和發明。他隨身帶的筆記手稿已發現有7000多頁,可惜沒有完整的著作發表。

figure_0080_0067
▲達·芬奇自畫像

達·芬奇于1452年生于佛羅倫薩郊區芬奇鎮。達·芬奇幼年的生活非常坎坷,他的母親被丈夫遺棄后生下達·芬奇,母子二人生活非常貧困,村人都說他是私生子,因此并無冠上父姓,其名字在意大利文中是“芬奇村的萊奧納多”之意。

天才少年

上天有時將美麗、優雅、才能賦予一人之身,他之所為,無不超群絕寰,顯示出他的天才而非人間之力。

少年的他,天資聰穎,儀表俊美,舉止優雅,對事物充滿好奇和認真研究的可貴品質。天資引領年輕的他注定創造出一個又一個奇跡。

他曾提出一些數學難題讓其教師無法解答。

他能作詞作曲,而且能即席伴奏演唱。

他臂力過人,能徒手輕易折彎一個馬蹄鐵。

他能畫一個逼真的盾牌,而其父親看后,逼真到讓他父親恐慌而逃,那時,他還是個14歲的孩子。從而被稱為小畫家。

他能通過觀察千只雞蛋而練習畫蛋,提高自己的繪畫基本功。

美學辭典

文藝復興:是14世紀至16世紀在歐洲興起的一個思想文化運動。普遍認為文藝復興發端于14世紀的意大利(“文藝復興”一詞就源于意大利語Rinascimento,意為再生或復興,此詞經法語轉寫為Renaissance,17世紀后為歐洲各國通用)。它是古希臘、羅馬帝國文化藝術的復興。新興資產階級認為中世紀文化是一種倒退,力圖復興古典文化——而所謂的“復興”其實是一次對知識和精神的空前解放與創造。文藝復興時期的作品,集中體現了人文主義思想。

達·芬奇曾以軍事工程師、建筑師、畫家、雕刻家和音樂師的身份為米蘭公爵工作了17年之久。

理想和對夢想的忠誠使他沒有停止自己的探索腳步,他一生都在為夢想而奮斗,創造奇跡。

他還曾研究過人的眼球,設計光學儀器。

51歲的他盼望著像鳥兒一樣扇動起飛翔的翅膀,但用手臂和雙腿駕馭的飛行器片刻間就摔碎了飛行的夢想。

figure_0081_0068

▲圖中的這位老人在助手的幫助下正聚精會神地做著實驗,左手飛快地記錄著實驗結果。若不是身后墻壁上的人體速描和《蒙娜麗莎》表明了他的真實身份,可能不會有人想到他就是科學家達·芬奇。

他曾試圖雕塑世界上最大的騎士青銅雕像,而重達10噸的金屬溶液和千百次破碎的模具不得不讓他把騎士改成步行的姿勢。在他死后100年,西班牙人繼續嘗試這一技法,才建立起一座馬上騎士的紀念碑。

他曾做出“太陽是不動的”結論,早在哥白尼之前就否定了地球中心說,并幻想過去利用太陽能。

他曾根據自己的解剖試驗畫出有史以來第一幅有關動脈硬化的解剖圖。

達·芬奇1485年設計的降落傘草圖,日后,由一個英國男子用它制成了降落傘。

達·芬奇為土耳其橫跨兩大洲的伊斯坦布爾市繪制了一幅美妙絕倫的拱形橋設計草圖,500年后,設計師根據這個草圖,把它架設在挪威首都奧斯陸,成功地證明了達·芬奇設計該橋的原理是可行的。這座橋叫作“蒙娜麗莎橋”。

他僅用12幅完整的作品就奠定了最偉大的畫家的地位。

1519年5月2日達·芬奇去世于安伯瓦茲。

達·芬奇的生命是一條沒有走完的道路,路上撒滿了未完成作品的零章碎頁。他留給后人12幅繪畫作品和7000多頁手稿、設計圖。《論繪畫》是后人從達·芬奇18本筆記中抽取出來編撰而成的,有人稱它是整個藝術史上最珍貴的文獻。

科學史家丹皮爾這樣評論道:“如果他當初發表他的著作的話,科學本來一定會一下就跳到一百年以后的局面的。”達·芬奇無論是在藝術領域,還是在自然科學領域,都取得了驚人的成就。他的眼光與科學知識水平超越了他的時代。

繪畫是一種科學

一位達·芬奇的傳記作者對《最后的晚餐》是這樣評價的:“科學和藝術成了婚,哲學又在這種完美的結合上留下了親吻。”

達·芬奇說:“正確的理解來自以可靠的準則為依據的理性,而正確的準則又是可靠的經驗,亦即一切科學與藝術之母的女兒。”而我們的一切知識來源于我們的感覺。這構成了達·芬奇全部美學思想的哲學基礎。

他是個經驗論者。認為一切科學都是通過我們感官經驗的結果。羅素解釋說:“所謂經驗主義即這樣一種學說:我們的全部知識(邏輯和數學或許除外)都是由經驗來的。”

達·芬奇指出:“一切可見的事物一概由自然生養。”達·芬奇認為繪畫是自然界一切可見事物的模仿者,是“自然的合法的女兒,因為它是從自然產生的,我們應當稱它為自然的孫兒”。繪畫可以讓人在一瞥間同時見到一幅和諧勻稱的景象,如同自然本身一般。

因為繪畫依靠視覺,所以它的成果極其容易傳給世界上一切時代的人。眼睛能把整個世界的美盡收眼底。達·芬奇繼承了古希臘的“藝術就是對自然的模仿”的現實主義學說,認為假如你不是一個能用藝術再現自然一切形態的多才多藝的能手,也就不是一位高明的畫家。

他提出了著名的“鏡子比喻”,認為鏡子為畫家之師。畫家的頭腦應該像一面鏡子,經常把所反映的事物的色彩搬進來,面前擺著多少事物,就攝取多少形象。但是畫家應該研究普遍的自然,要運用組成每一事物的類型的那些優美的部分,用這種辦法,他的心就像一面鏡子,真實地反映面前的一切,就會變成好像是第二個自然。而這個反映的是必然性,是自然界的指導者和撫育者。必然性是自然界的主題和發明者,既是控制力,又是永恒的規律。所以,畫家與自然競賽,并勝過自然。

達·芬奇的美學思想概括起來就是美是和諧的固定形式。達·芬奇說:“美感完全建立在各部分之間神圣的比例關系上,各特征必須同時作用,才能產生使觀者如醉如癡的和諧比例。”而人體比例是最神圣的比例。

figure_0082_0069
▲最后的晚餐 達·芬奇 現藏于米蘭格拉齊圣瑪利亞修道院

在論及繪畫藝術的性質與美學特征時,達·芬奇認為繪畫比詩歌更具有直觀的真實性;比音樂更富有形象性、客觀性和視覺感受的真實性;比雕塑更富有色彩;總之,繪畫是一門最富有創造性的、最自由的藝術。這樣,達·芬奇就總結出了繪畫的美學特征:自然性、真實性、直觀性、客觀性、永久性、創造的自由性。而繪畫里最重要的問題,就是每一個人物的動作都應當表現其精神狀態,例如欲望、嘲笑、憤怒、憐憫等。在繪畫里人物的動作在種種情形下都應當表現內心的意圖。

為了能夠創造出更為真實的第二自然,在繪畫技巧上,達·芬奇非常重視自然科學在繪畫中的作用,達·芬奇研究透視學、色彩學、解剖學、比例學和構圖學等科學。用這些科學的理論來指導自己的繪畫。例如,他曾親自解剖過30多具尸體。他認為透視學是繪畫的韁轡和舵輪。達·芬奇還提出創造性的色透視法,打破了歐洲兩千余年來繪畫以輪廓線為主體的傳統。

figure_0083_0070
▲蒙娜麗莎 達·芬奇 意大利 現藏于巴黎盧浮宮

達·芬奇在繪畫理論和創作上取得的成就,結束了“繪畫是工藝”的時代,開創了“繪畫是以科學為基礎的藝術”的時代。所以達·芬奇說:“繪畫,實際上是科學和大自然的合法女兒。”

達·芬奇是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第一位畫家,也是整個歐洲文藝復興時期最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是思想深邃、學識淵博、多才多藝的藝術大師,是科學巨匠、文藝理論家、大哲學家、詩人、音樂家、工程師和發明家。

他在幾乎每個領域都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后代的學者稱他是“文藝復興時代最完美的代表”,是“第一流的學者”,是一位“曠世奇才”。所有的,以及更多的贊譽他都當之無愧。

達·芬奇所寫的《繪畫論》是文藝復興時期藝術美學理論的經典著作。達·芬奇把人文主義的自然觀同科學的形式主義美學完美地結合起來,和米開朗琪羅和拉斐爾等藝術家一起把藝術推向了西方造型藝術繼古希臘之后的第二次高峰,預示著文藝復興的到來。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古丈县| 赤水市| 蓝山县| 汤原县| 石阡县| 卫辉市| 恩施市| 重庆市| 芜湖县| 白城市| 南平市| 定襄县| 扶风县| 平原县| 万载县| 霸州市| 内乡县| 巴楚县| 丹巴县| 洞头县| 台中市| 赤峰市| 大荔县| 沅江市| 蒙城县| 民勤县| 宁波市| 淳化县| 香港| 和硕县| 三台县| 牡丹江市| 佛山市| 时尚| 杭锦后旗| 柳河县| 衡东县| 绵阳市| 灵武市| 任丘市| 沁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