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三章 文藝復(fù)興美學(xué)與中國明代美學(xué)

但丁美學(xué)中的人文主義萌芽

意大利的佛羅倫薩是一座時常能喚起人們美好遐想的城市。

在貫穿全城的阿爾諾河上有一座古橋,記錄著一個昔日的美好傳說。這座飽經(jīng)滄桑的老橋建于古羅馬時期。它是阿爾諾河上唯一的廊橋,那時的橋面和橋廊都是木料所搭。歷史上曾幾次受到洪水侵襲,只剩下兩個大理石橋墩。現(xiàn)在這座造型典雅的三拱廊橋是1345年重建而成。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中,阿爾諾河上的十座古橋中的其他九座都被納粹軍隊炸毀了,唯獨老橋安然無恙。正是在這里曾經(jīng)演繹過另一個版本的“廊橋遺夢”,而它的主人公正是被世人所仰慕的偉大詩人但丁。

那是一個春光明媚的上午,陽光灑在阿爾諾河上,波光閃閃,把河上的廊橋和橋畔的行人映襯得更加光彩奪目。貝雅特里奇,一位容貌清秀、美麗高貴的少女在侍女的陪伴下向廊橋走來。此時,9歲的少年但丁正隨父親參加友人聚會,也正好走上廊橋,兩人在橋上不期而遇。但丁凝視著少女,既驚喜又悵然;而少女卻手持鮮花,雙目直視前方,徑直從但丁身邊走過,仿佛沒有看見但丁。但她的眼里放射出的異樣的光芒和臉上泛起的潮紅卻透露出少女情動的信息。這一眼就開始了但丁的初戀,并且對她的愛始終不渝。

9年后,當?shù)〉诙我姷剿龝r,她嫁給了一位銀行家,25歲就夭亡了,把美麗和哀傷留給了但丁。雖然但丁在30歲時與一個名叫杰瑪?shù)呐咏Y(jié)婚,并生有4個孩子,但是終生難忘的仍然是這個年輕、美麗而富貴的女子。

figure_0077_0064
▲但丁像

但丁,中世紀最偉大的詩人,他的美學(xué)思想在美學(xué)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開啟了一個新的時代。

歲月流逝,這份愛慕在但丁炙熱的情感中化作一位上帝派來人間的拯救他靈魂的天使,一種完美和理想生命的化身。然而,越是愛,越是品嘗著無望,越是無望,越是寄托愿望于遙不可及的愛。這樣的哀傷和思念之情催生了《新生》——這部他早年的詩作又為他晚年創(chuàng)作《神曲》做了情感和素材的準備。而這一切都源于那次在廊橋的偶然的邂逅。

figure_0078_0065
▲但丁與其終身熱戀的貝雅特里奇相會于“舊橋”

貝雅特里奇成為但丁作品中一個神化的女性,并在《神曲》中引導(dǎo)但丁“游歷天堂”。

《神曲》成為繼《荷馬史詩》后最偉大的作品。在《神曲》中,但丁把貝雅特里奇描繪成集真善美于一身、引導(dǎo)他進入天堂的女神,以此來寄托他對貝雅特里奇的美好情感。但丁說過他寫《神曲》的目的是“要使生活在這一世界的人們擺脫悲慘的遭遇,把他們引到幸福的境地”。

1265年5月,但丁出生在一個走向沒落的貴族家庭,父親早亡,家境日衰,其母重視教育,把但丁送到著名學(xué)者拉丁尼那里學(xué)習(xí)拉丁文,攻讀古典文學(xué);他特別崇拜古羅馬的一位重要詩人維吉爾,把維吉爾當作自己的精神導(dǎo)師。

圣·奧古斯丁的思想對他影響尤大。1300年,但丁當選為佛羅倫薩六大行政官之一,他代表資產(chǎn)階級政黨,反對教皇干涉內(nèi)政,反對貴族階級把持政權(quán);1302年代表封建教皇的勢力得勢,但丁被放逐,終生不得回佛羅倫薩;后來,但丁在威尼斯染重病,1321年死于意大利東北部亞得里亞海海濱城市臘萬納。

但丁美學(xué)思想的特點在于它的過渡性——既有中世紀美學(xué)的深刻印跡,又有新時代的美學(xué)觀念。他認為:“上帝統(tǒng)治宇宙,權(quán)力無所不達。”上帝是美的本源,神學(xué)理性是判別美丑的標準和尺度。《神曲》是描寫人類精神艱難的心路歷程,對善良或邪惡的人的不同處置,或下地獄,或留凈界,或升天堂,判別標準都是依照正宗的神學(xué)倫理原則。

《神曲》的布局和結(jié)構(gòu)具有象征性,而象征是中世紀美學(xué)表現(xiàn)的最基本原則。“象征”是兩事物之間個別特征的相近、類似、相同,這形成了象征在內(nèi)容方面的特點是“只及一點,不及其余”。中世紀基督教充分利用象征手法宣揚教義,以增加教義的神圣性和神秘性,形成了其藝術(shù)表現(xiàn)傳統(tǒng)和審美習(xí)俗。

詩人借助基督教救贖觀念和地獄、煉獄、天堂三界的神學(xué)教義構(gòu)成全詩。但丁認為,人生有兩種幸福:“今生的幸福在于個人行善;永生的幸福在于蒙受神恩。”“此生的幸福以人間天國為象征,永生的幸福以天上王國為象征。此生幸福須在哲學(xué)(包括一切人類知識)的指導(dǎo)下,通過道德與知識的實踐而達到。永生的幸福須在啟示的指導(dǎo)下,通過神學(xué)之德(信德、望德、愛德)的實踐而達到。”

figure_0079_0066
▲《神曲》插圖 羊皮紙·油彩 1490年 波提切利

波提切利為但丁的《神曲》繪制了大量的插圖,這幅畫對地獄的描繪有點像中國傳說中的奈何橋。

在《神曲》中,但丁精心安排了兩個人物作為自己的導(dǎo)師,一為象征理性、知識的維吉爾,一為象征信仰、虔敬的貝雅特里奇。地獄、煉獄和天堂分別對應(yīng)著“人間天國”和“天上王國”。象征理性的維吉爾只能在“人間天國”里充當詩人的引路者,象征信仰的貝雅特里奇才有資格帶領(lǐng)詩人進入“天上王國”。這說明,但丁還是將信仰置于理性之上的。

作為新舊交替時期的詩人,但丁不可能不接受中世紀文化的洗禮。雖然但丁的立意是屬于中世紀的,但是另一方面《神曲》中表現(xiàn)出的深刻批判精神和新思想的萌芽,則使詩人成為文藝復(fù)興新時期即將到來的預(yù)言者。

鮑桑葵指出,對于《神曲》而言,其中心興趣在于靈魂們的命運,尤其是詩人的靈魂的命運。再沒有任何作品更富于普遍性,再沒有任何作品更富于個性了,甚至再沒有任何作品更富于作者個人的悲歡恩怨色彩了。它是我們嘗試探索的一個長期的運動的高潮。

整個中世紀,詩人們都是在有意識地避開自己,而他是第一個探索自己靈魂的人。主觀的感受在這里有其充分客觀的真實和偉大。例如,但丁在政治上主張“消除一切社會弊病,由帝國管理世界,由教會培育靈魂”。像后來的人文主義者一樣,但丁崇拜古希臘羅馬文化、人文主義精神,強調(diào)藝術(shù)模仿自然,尊崇人的個人情感和個性自由,以及對自由意志的強調(diào)。他是尋求自由而來的;自由是一件寶物,是不惜犧牲性命而去尋求的呢。“研究哲學(xué)的大概都要知道:自然取法乎神智和神意。藝術(shù)取法乎自然,好比學(xué)生之于老師。所以你可以說:藝術(shù)是上帝的孫兒。”

但丁是中世紀的最后一位詩人,也是新時代的第一位詩人,他已經(jīng)在輕叩文藝復(fù)興之門。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广丰县| 郸城县| 青浦区| 同心县| 星子县| 桂平市| 乐东| 泽州县| 宝坻区| 河南省| 海南省| 泽普县| 镇赉县| 启东市| 郸城县| 光泽县| 宝山区| 汉沽区| 周口市| 宜城市| 凤山县| 孟州市| 苍山县| 株洲市| 冷水江市| 琼海市| 格尔木市| 肇庆市| SHOW| 乌审旗| 鄄城县| 金寨县| 乌兰察布市| 阿克苏市| 丽江市| 正镶白旗| 沙雅县| 鄂托克前旗| 平乡县| 诸城市| 若尔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