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神才是美的來源

新柏拉圖主義的創始人普洛丁(204年~270年)是古代偉大哲學家中的最后一個人。他的一生幾乎是和羅馬史上最多災多難的一段時期相始終的。

那時形而上學隱退到幕后去了,個人的倫理變成了具有頭等意義的東西。普洛丁為擺脫現實世界中的毀滅與悲慘的景象,轉而去觀照一個善與美的永恒世界。這個永恒的世界,對于基督教徒來說,即“另一個世界”——便是死后享有的天國;對柏拉圖主義者來說,它就是永恒的理念世界,是與虛幻的現象世界相對立的真實世界。正是基于這樣的世界觀,普洛丁認為自己此時此地的存在是無關重要的,所以他很不愿意談自己一生的歷史事跡。

figure_0034_0024
▲普洛丁大理石棺雕像 梵蒂岡博物館

普洛丁并不信奉基督教;但他的異教思想仍得到基督教認可。

他說他生于埃及,青年時在亞歷山大港求過學,他的老師就是通常被人認為是新柏拉圖主義的創立人的安莫尼烏斯·薩卡斯。此后他參加了羅馬皇帝高爾狄安三世對波斯人的遠征,據說是意在研究東方的宗教。公元244年,他在美索不達米亞作戰的時候,皇帝當時還是一個青年,不久就被軍隊謀殺了。于是普洛丁便放棄了自己的東征計劃而定居于羅馬,并且不久便在羅馬開始教學。他在羅馬的生活方式是很特別的,遵守著古代畢泰戈拉派的習慣,不吃葷,常常齋戒;還穿著古代畢泰戈拉式的服裝。他被各個階層尊為公眾的教師。普洛丁一直到49歲都沒有寫過什么東西;但是此后他寫了很多東西。在死后,由其弟子波菲利匯編成六卷,每集九章,名為《九章集》,并根據各章內容加上標題。第六篇是論美。

美學辭典

“神秘主義”:該詞的英文是mysticism,出于拉丁文mysterium,掩蓋的,不可解釋的,這個詞的詞根意思就是“緊閉雙眼”。在哲學上,神秘主義的目標是與神融為一體;神秘主義修行通常分為四個階段進行,即滌欲、潔志、徹悟和神人交融。

普洛丁沒有建立可以稱之為“美學”的體系,但其思想中融入了對美和藝術的思考,這些思考構成了他的美學思想。其美學思想又依附于他的神秘主義哲學。

普洛丁認為“太一”(One),就是至善和神。太一是完滿自足的統一體,因其完善而要流溢,就像太陽一樣。太一創造出第二原理心智(Psyche),心智是最高的存在,是理念的領域。心智因為完善發生第二次流溢,產生第三原理靈魂(Soul)。第一靈魂或世界靈魂流溢出第二靈魂自然,第二靈魂與世界的軀體相結合,產生了分有的靈魂,就到了超感覺世界的最低界限。當個別的靈魂再進一步下降,就形成最不完善的東西即物質。這一過程也是太一的神派生出全體存在物的過程,太一的完善性呈梯級遞減的方式,它流溢的最遠界線是物質,物質位于存在與非存在的交界之處,太一的光輝最后消失在非存在的黑暗之中。神的完滿性正如太陽的光輝一樣,放射越遠就越暗淡,以至變成黑暗無光。這個就是太一的下降之路,反之就是太一的上升之途。由于靈魂沾染了雜質,要依靠凈化,回到出來的地方,歸于完滿的太一。

基于這樣的哲學觀點,普洛丁認為神才是美的來源,凡是和美同類的事物也都是從神那里來的。美有層次之分,由高到低是:神(最高的美)、心靈美、事物的美。

figure_0035_0025
▲西斯廷圣母 拉斐爾 意大利

西斯廷圣母的美讓我們感受到了審美的終極——神之美。畫中圣母的形象體現了真、善、美的統一。

神之美是遠居于事物美和心靈美之上的最高美。神或理式是真善美的統一體?!懊酪簿褪巧啤?。“丑就是原始的惡”,心靈美是人之理性和品德之美,是比事物之美高而比神之美低的美。心靈由理性而美,其他事物——例如行動和事業——之所以美,都是由于心靈在那些事物上印上它自己的形式。使物體能稱為美的也是心靈。作為一種神圣的東西,作為美的一部分,心靈使自己所接觸到而且同下注的一切東西都變成美的——美到它們所能達到的限度。這里我們看到普洛丁已經接觸到美是來自主觀的。事物的美是由于分享一種來自神明的理式而得到的。事物的美在于:“一件東西既化成為整一體了,美就安坐在那件東西上面,就使那東西各部分和全體都美。”

正如普洛丁所說,美是由一種專為審美而設的心靈的功能去領會的。靈魂要領略那最高的美,實現上升也就是回歸之途。倘若你看見自己變成了這種光輝,你就會立刻變成你所見的景象,只有你相信自己,而你雖然身在塵世,其實已經升到上界,無需任何引路人,只要你凝神注視去觀照。因為只有這種眼睛,才能觀照那偉大的美。但是如果這眼睛蒙上了罪惡的污垢,不曾經過洗濯便去觀照,或者是軟弱無力,不能注視那強烈的光芒,即使有人把可見的東西放在面前,它還是視而不見。因為必須是視覺主體近似或符合視覺對象之后才能觀照。如果眼睛還沒有變成合乎太陽,它就看不見太陽,如果心靈還沒有變得美,它就看不見美,所以,無論何人,如果有心要觀照神和美,首先自己要是神圣的和美的。

普洛丁認為我們審美的最終就是要上升到太一(善、神)。什么人能達到那里呢?普洛丁認為是哲學家,愛樂者和愛美者。哲學家喜歡這條路是出于本性,愛美者和愛樂者需要外在的引導,從而憑借感性美逐漸達到認識理性美、心智美、美的理念和神之美。從個別的美開始,一級一級逐步上升,直到普遍的美,最后直到美自身。

對于新柏拉圖主義的奠基人普洛丁的美學思想的研究,國外學者評價不一。如鮑??J為他是繼柏拉圖、亞里士多德之后的美學理論更加完整的美學家;文德爾班也肯定他是西方古代美學史上“第一次對形而上學美學的嘗試”。普洛丁既是一個終結又是一個開端——就希臘人而言是一個終結,就基督教世界而言則是一個開端。

主站蜘蛛池模板: 黎川县| 唐海县| 井冈山市| 青冈县| 兴国县| 奉贤区| 黎川县| 秦皇岛市| 博客| 同德县| 志丹县| 保定市| 涟水县| 东至县| 江源县| 得荣县| 南召县| 滦南县| 沙坪坝区| 利辛县| 娄烦县| 婺源县| 西畴县| 当涂县| 区。| 林芝县| 武平县| 和田县| 江山市| 韶山市| 崇礼县| 万全县| 忻州市| 肇庆市| 巴青县| 柳州市| 普洱| 土默特右旗| 宽甸| 黔东| 徐闻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