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產(chǎn)品交易

——獵物與罐子的“偶遇”

盡管遠(yuǎn)古時期的人們掌握了一些農(nóng)業(yè)種植技術(shù),可以滿足一定的生活需求,但顯然,當(dāng)時的人們每天都要進(jìn)行高強度的勞動,五谷糧食所提供的營養(yǎng)成分遠(yuǎn)遠(yuǎn)不能滿足人體的需求,肉類依然是人們食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可是,部落人們開始定居后,不能隨著動物的遷徙而遷徙,慢慢地,居住地附近的動物數(shù)量變少了。無奈,強壯的部落男子只能去更遠(yuǎn)的地方捕獵。

figure_0021_0008
原始人所制的陶器

我們可以試想這樣的場景——有一天,幾個在山腳下居住的部落男子追趕著一只碩大的野鹿,他們隨著野鹿一直向前跑,不知不覺跑到了陌生的湖邊。此時,強壯的男子稍顯疲勞,不過這只野鹿也是氣喘吁吁,加上受到男子們的圍獵,野鹿已經(jīng)滿身傷痕。眼看馬上就要抓住這只野鹿的時候,從野鹿背后猛地出來幾個身手敏捷的異族男子,眨眼間,幾支木箭飛快射過來,直插野鹿體內(nèi),野鹿應(yīng)聲倒下。

figure_0022_0009
原始制陶圖

這些罐子的生產(chǎn)總是少量的,磨光和裝飾好后就開始風(fēng)干和焙燒——這幅雕刻畫沒有把這個步驟表現(xiàn)出來。

雖然野鹿是異族男子獵殺的,但沒有前面山腳部落男子們的追擊,要想制服這只鹿,還是需要花費很大力氣的。所以,異族男子們很禮貌地走上前去,雖然相互之間語言不通,但依靠肢體動作、表情和手勢,異族男子終于將自己的意思傳達(dá)給山腳部落的男子們。異族男子的意思是:這只野鹿能被成功獵殺,雙方都付出了勞動,你們把野鹿追趕到這里,我們才能碰巧把精力消耗很多的野鹿獵殺掉。我們能不能平分這只野鹿呢?

山腳部落的男子想了想,覺得這個方案可行,只是己方付出的勞動要多一些,對方付出的少一些,平分不太合適,畢竟自己部落的食物也非常緊張。

異族部落的男子看出了對方的疑慮,回過頭來跟自己的同伴商量:不然這樣,我們再附加一些產(chǎn)品,讓對方將鹿分給我們一半。同伴們表示同意。于是,一個異族部落男子拿了一個物件過來,這個東西形狀高高的,中間鼓著向外凸出,頂端光滑、圓圓的口徑,表面還繪制了一些圖案花紋,很好看。

figure_0022_0010
隨著生產(chǎn)力的不斷發(fā)展,人們的交易活動也更加頻繁。

山腳部落沒有這種東西,所以部落的男子也沒見過這種東西,不明白這個東西是干什么用的。異族男子看出他們的疑惑,就帶他們來到湖邊,俯下身子,用這個物件盛了一些水,并舉到嘴邊喝起來。山腳部落的男子馬上明白其中的意思,爽快地答應(yīng)了對方男子的請求——雙方將野鹿平均分割,帶好獵物回了各自的部落。

figure_0023_0011
陸上運輸
發(fā)明了車子和馴化了動物之后,人們就可以長距離地運輸笨重的貨物了,這也促進(jìn)了貿(mào)易的發(fā)展。

回到山腳的男子們,把獵物放下,趕緊把從異族男子那里得來的東西拿出來給族人看,大家好奇地圍著看。打獵歸來的男子給大家演示這個東西怎么用,同樣,族人也十分驚奇和喜歡,于是這個神奇的東西被族長命名為罐子,并讓做飯最好的人用來裝水和糧食。顯然,這個罐子很有實用性,可是山腳部落的人們自己不會制作罐子,所以罐子就無法被更多地利用到生產(chǎn)生活中。這時,有人提議,不如拿著獵物回到當(dāng)時與異族部落男子相遇的地方,看看是否有機會能與他們進(jìn)行交換,拿回來更多的罐子。這個意見得到大家的認(rèn)可,第二天,還是上次打獵的幾個男子,背著一些獵物按照原來的方向,去往了湖邊部落。

很快,他們就來到離湖邊不遠(yuǎn)的小樹林中,在這里開始靜靜地等待異族部落的人們。可是,他們等了整整一天,也沒有看見一個人,如果長時間等不到人,食物就可能腐爛掉。好在第二天下午,就有幾個人頭上頂著罐子慢慢地走向湖邊。看到罐子的山腳部落男子頓時來了精神,他們從樹林后面激動地跑出來,更巧的是,頭頂罐子的男子中就有上次狩獵要求平分的男子,山腳部落的男子認(rèn)出了他,并興奮地比畫自己此次前來的目的。有過一次溝通,這次的交流就變得極其容易,最終,山腳部落的人們換來了需要的罐子,高興地回到了自己的部落。

而同時,他們約定把湖邊作為交換場地,并由專門的人定時來這里查看,如果有交換的需要,就可以拿著自己的物品在這里等候,直到有人來與他們商談。

可以說,除了人們親自勞動來生產(chǎn)生活用品之外,這種偶然產(chǎn)生的交換行為就成為豐富物品的重要途徑。山腳部落和異族部落的交換是物物交換,物物交換可能最早出現(xiàn)在部落內(nèi)部,隨著生活半徑的擴大,在部落外部也產(chǎn)生了物物交換。當(dāng)時,受到物品稀缺的限制,物物交換就成了資源配置的重要方式,同時,物物交換的發(fā)展也為貨幣交換埋下了伏筆。

延伸閱讀

文明的興起—隨著農(nóng)業(yè)、社會組織的出現(xiàn),原始人們改變了以往四處漂泊、茹毛飲血的生活方式,在土地肥沃的沿河流域定居下來,進(jìn)行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這些流域土地開闊平坦,氣候適宜,很適合農(nóng)業(yè)種植和飼養(yǎng)動物,世界各地的文明最早就誕生于沿河流域,包括尼羅河、底格里斯河、幼發(fā)拉底河、印度河和黃河。人們在這些地方制作工具、陶瓷、工藝品,并用這些產(chǎn)品與鄰近部落進(jìn)行交易。

主站蜘蛛池模板: 灯塔市| 龙门县| 雷波县| 万全县| 禄丰县| 琼海市| 虹口区| 沙洋县| 陵川县| 钦州市| 绥滨县| 潞城市| 昆明市| 江永县| 吉安市| 拉萨市| 枝江市| 巴东县| 夏邑县| 延津县| 绥化市| 攀枝花市| 宜川县| 基隆市| 曲麻莱县| 兴国县| 兰州市| 旬阳县| 内丘县| 玉山县| 会泽县| 綦江县| 青龙| 绥棱县| 吉隆县| 民县| 镇江市| 阿鲁科尔沁旗| 隆昌县| 丰原市| 九龙城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