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解:生活中的博弈論
- 歐俊
- 2214字
- 2020-07-07 16:21:17
自己能力范圍之外的事,不要貿然答應
秦朝末年,有一個奇人酈食其。他非常喜歡讀書,但家境貧寒,窮困潦倒,只當了一名看管里門的下賤小吏。盡管如此,縣里的賢士和豪強卻不敢隨便役使他,縣里的人們都稱他為“狂生”。劉邦起兵后,他前往投靠,靠著自己的聰辯得到劉邦的賞識。劉邦賜給酈食其“廣野君”的稱號。
酈食其常常自己擔任說客,以使臣的身份奔走于諸侯之間。
后來,劉邦和項羽在瓜分天下的問題上未能達成共識,兩人開始交戰(zhàn)。酈食其建議劉邦說服齊王田廣,爭取同盟力量。劉邦聽從了他的計策,派他前往齊國。
他到了齊國,對齊王說道:“您知道天下人心的歸向嗎?”
齊王回答:“我不知道。”
他說:“若是您知道天下人心的歸向,那么齊國就可以保全下來;若是不知道天下人心歸向的話,那么齊國就不可能保全了。”齊王問道:“天下人心究竟歸向誰呢?”
他說:“歸向漢王。”
齊王又問:“您為什么這樣說呢?”
他回答說:“漢王和項王一起向西進軍攻打秦朝,已經明白地約定好了,先攻入咸陽的人就在那里稱王。漢王先攻入咸陽,但是項王卻背棄了盟約,不讓他在關中稱王,而讓他到漢中為王。漢王擁立以前六國諸侯的后代,攻下城池立刻就給有功的將領封侯,繳獲了財寶立刻就分贈給士兵,和天下同得其利,所以那些英雄豪杰、才能超群的人都愿意為他效勞。而項王既有背棄盟約的壞名聲,又對別人的功勞從來不記,而對別人的罪過卻從不忘記;將士們打了勝仗得不到獎賞,攻下城池也得不到封爵;不是他們項氏家族的得不到重用;對有功人員刻下侯印,在手中反復把玩,卻不愿意授給;攻城得到財物,寧可堆積起來,也不肯賞賜給大家,所以天下人背叛他,才能超群的人怨恨他,沒有人愿意為他效力。因此天下之士都投歸漢王,漢王安坐就可以驅使他們。這并不是靠人的力量,而是上天保佑的結果。”
聽了他這番長篇大論,齊王已經漸漸被說服,便問自己應該如何做才能順應天意。酈食其見時機已到,便把自己的想法和盤托出:“現(xiàn)在漢王已經據(jù)有敖倉的糧食,阻塞成皋的險要,守住了白馬渡口,堵塞了大行要道,扼守住蜚狐關口,天下諸侯若是想最后投降那就先被滅掉。您若是趕快投降漢王,那么齊國的社稷還能夠保全下來;倘若是不投降漢王的話,那么危亡的時刻立刻就會到來。”
齊王認為酈食其的話是對的,就聽之信之,撤除了歷下的兵守戰(zhàn)備,天天和酈食其一起縱酒作樂。
大將韓信聽說酈食其不費吹灰之力,憑三寸不爛之舌便取得了齊國的支持,心中很不服氣,就乘夜幕的掩護,帶兵偷襲齊國。齊王田廣聽說漢兵已到,認為是酈食其出賣了自己,便對酈食其說:“如果你能阻止?jié)h軍進攻的話,我讓你活著,若不然的話,我就要烹殺了你!”
酈食其不明究竟,以為齊王在裝腔作勢,便張口怒罵,結果越發(fā)惹惱了齊王,便將他投入油鍋烹死,而后帶兵向東逃跑。
作為一個謀士,酈食其盡心盡力為劉邦四處奔走,希望用結盟的方式壯大劉邦的力量,他自己也用身家性命擔保自己許諾的真實性,這種重信用的氣節(jié),是他身上的閃光點。但是,他卻不知道自己所處的地位。以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儒生,即使在外交上再重信義,也抵不過那些手握重兵的武將。他為劉邦贏得了齊國的支持,但是卻沒有看到自己的命運不過是劉邦大軍之下的小草一般,完全由劉邦和他的大將們掌握,又怎么能有以個人名義守信的權利呢?所以,韓信單方面撕毀信約,犧牲了酈食其的生命,酈食其自己也為了守信而至死不悟。
其實,在臨死之前,酈食其完全有可能轉變自己的命運,并且守住信義。只要他堅持與齊王一起去面見劉邦陳說利害,事情不是沒有挽回的余地。可他偏偏在這個時候以為自己守得住,不相信韓信會做出背信之事,這正是他的悲哀。
歷史上還有一些人,自己受著命運的驅使,有時生命都被別人所左右,根本無法守住信義,但是他們還天真地向他人許諾,還信誓旦旦地去遵守,這種可悲的行為也值得我們深思。
美國有家大公司的總會計師,35歲,才華橫溢,收入豐厚,他是在拿到會計學碩士學位后干到了現(xiàn)在的職位。但是,他受到了極大的挫折,憂心忡忡,最后不得不接受心理咨詢。在心理醫(yī)生那兒,他講述了自己的經歷。他在9歲和17歲時,有過兩次成功的經歷,一次是推銷雜志,發(fā)展到有好幾個小伙伴幫著他一起干;另一次是和別人組織建立了一家印刷廠,他干業(yè)務,攢下來的錢足以供他上學用。兩次都是成功的推銷技能幫了他的忙。
后來,由于他父親的建議,他在大學開始學會計學,然后他又靠干推銷和經營掙來的錢拿到了碩士學位。從學校畢業(yè),他就被這家大公司錄用,在企業(yè)里一直干到總會計師的位置。可是他的工作經常被人指責,他碰到了越來越多的工作挫折,常常有人議論他的總會計師的工作,另一方面,他總是在一周結束時才感到高興。結果,他的公司、同事對他的工作越來越不滿,他也對自己越來越沒信心。心理醫(yī)生幫助他解開了心結:他并沒有能力從事總會計師的職位。雖然他獲得了碩士學位,但他的興趣不在此,所以作為公司的一名普通會計人員他還可以勝任,至于“總會計師”一職則超出了他的能力范圍。
在咨詢活動后,他終于想通了,他主動向公司請求辭去“總會計師”一職,轉到銷售部。這家公司失去了一個名不副實的總會計師,卻得到了一個樂此不疲和富有成效的銷售管理人員。
當他談到這件事情的時候,他說:“永遠也不要干你自己無法勝任的事,那樣做首先是害了你自己,你將變得不快樂并且憂心忡忡,因為你做的都是你所無法完成或最多也只能勉強完成的事;而且你也傷害了信任你、委托你辦事的人,對工作更是一種損失。”
不是“金剛鉆”別攬“瓷器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