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痛可能是哪些疾病的信號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每個人應該都有過頭痛的感受。大多數人都是忍忍就過去了,實在忍不了就隨便找點兒止痛藥來吃。其實頭痛看似小事,卻是身體向你發出的信息,警示你身體有了疾病,甚至很可能隱藏著致命的疾病。因此,頭痛絕不可忽視。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每個人可能都有過頭痛的感受,千萬不要忽視它。
頭痛是臨床上常見的癥狀之一,通常是指局限于頭顱上半部,包括眉弓、耳輪上緣和枕外隆突連線以上部位的疼痛。頭痛產生的原因十分復雜,有顱內的、顱外的,有頭顱局部的,也有全身性的,還有許多至今仍找不到病因的頭痛。臨床常見的主要致病因素有以下幾類。
1.血管擴張
顱外動脈擴張最常見于偏頭痛及額動脈炎。顱內外患急慢性炎癥時,病原體及其毒素可引起血管擴張性頭痛;代謝性疾病、中毒性疾病、腦外傷、癲癇發作后、高血壓腦病、大量服用腦血管擴張藥等均可引起血管擴張性頭痛。
2.血管被牽引、壓迫或伸展移位
顱內占位性疾病;急性腦膜炎和腦炎、中毒性腦病、腦水腫、腦積水、靜脈竇血栓形成、腦腫瘤或囊蟲的壓迫堵塞造成腦脊液循環障礙等所致的顱內壓增高;還有見于腰穿、腰麻后腦脊液流出較多,顱內壓下降,導致顱內靜脈竇及靜脈擴張引起的頭痛。
3.腦膜受刺激
顱內急、慢性炎癥性滲出物(如腹膜炎等),或出血性疾病(如蛛網膜下腔出血等)的血液刺激腦膜,或腦水腫使腦膜及血管受牽拉而產生頭痛。
4.神經刺激
腦神經(如三叉神經等)、頸神經炎癥及壓迫、移位等均可引起相應的神經痛。
5.頭頸部肌肉痙攣性收縮
頭頸部肌肉緊張、炎癥、局部腫塊、慢性膿腫等頸部疾病,反射性地引起頸肌痙攣、持久收縮,導致頭痛。如頸椎病變引起的頭痛,又稱肌肉收縮性頭痛。
6.頭部附近器官的放射性或牽涉性頭痛
常見于眼、耳、鼻、鼻竇、牙齒等部位的病變,可擴散或反射到頭部而產生頭痛。
7.精神或情緒因素
常見有心因性頭痛,主要由于精神或情緒因素引起的頭痛,如常見的神經官能癥性頭痛、癔癥或抑郁癥等,還有一些如“游泳鏡性頭痛”、良性咳嗽性頭痛、冷刺激性頭痛以及與性活動有關的“性交性頭痛”等。

正是由于引起頭痛的原因多而復雜,面對頭痛時,要建立“身體有疼痛,立即要行動”的正確觀念,因為這是身體向你發出的警訊,千萬不可小覷。
治療頭痛,從臨床應用上看,如果是輕度患者,運動療法不失為較好的輔助治療。如失眠時間較長或較為嚴重的患者,建議結合運動療法并服用藥物治療,會有較為顯著的療效。另外,頭痛患者應該培養較好的生活習慣,如晚飯后多散步,平常多運動等,這些對于頭痛的恢復均有很好的幫助。對于服用西藥控制頭痛的患者,在可能的情況下應盡量避免服用西藥以免產生依賴性,讓病情進一步惡化。
頭痛患者的飲食注意事項如下。
(1)因外感頭痛膳食宜清淡、慎用補虛之品。宜食有助于疏風散邪的食物,如蔥、姜、豆豉、藿香、芹菜、菊花等。風熱頭痛者宜多食綠豆、白菜、蘿卜、芹菜、藕、百合、生梨等具有清熱作用的食物。
(2)因內傷頭痛虛證者以補虛為主,同時應辨明具體病因和癥狀等不同情況,選用性味適當的食療方劑,配合富含營養的食物,如肉類、蛋類、海味類以及山藥、龍眼、木耳、胡桃、芝麻、蓮子等;肝腎虧虛及氣血不足者,宜食大棗、黑豆、荔枝、龍眼肉、雞肉、牛肉、龜肉、鱉肉等滋補肝腎,補益氣血的食物。
(3)內傷頭痛的實證,治以攻邪,屬痰濕、瘀血者,宜食有健脾除濕或活血化瘀作用的食物,如山藥、薏苡仁、橘子、山楂、紅糖等。
頭痛的病人,應禁食火腿、干奶酪、保存過久的野味等食物,少進食牛奶、巧克力、乳酪、啤酒、咖啡、茶葉等食物,還應禁煙、禁酒、禁喝濃茶,因為它們可導致心率加快、小動脈痙攣,而導致頭痛加重。緊張性頭痛的患者,多與肝脾有關,應注意晚飯可進食早一些或適當減少晚餐的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