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圖解中國通史
  • 夢華
  • 1899字
  • 2020-07-03 09:22:17

原始文明

原始社會,人們以血緣關系結成了親族集團——氏族。最先是母系氏族,這一時期,女性在氏族公社中居于主導地位。一個母系氏族公社有一個共同的女祖先。由于全體成員只能確認各自的生母,所以成年的婦女一代一代地成為確定本氏族班輩世系的主體。成年的男子則分散到其他氏族尋求配偶,實行群婚。每個氏族公社內部,存在著按性別和年齡的不穩(wěn)定分工。壯年男子擔任打獵、捕魚和保護集體安全等需要較大體力的事務,而采集食物、看守住地、燒烤食物、縫制衣物、養(yǎng)老育幼等繁重任務,都落在婦女的肩上。她們是氏族公社原始共產制經濟的主持者,又對確定氏族的血親關系起著主導作用。母系氏族公社經歷了漫長的發(fā)展過程,在全盛時期普遍形成了人口較多、規(guī)模較大的長期定居的村落。

彩陶人面魚紋盆

魚紋盆為仰韶文化半坡類型彩陶的代表作,表現(xiàn)了人類早期與動物的密切關系。

母系氏族公社是中國歷史進程中比較重要的一個階段,而仰韶文化遺址是清晰地反映母系氏族公社面貌的一片遺址。仰韶文化的主要區(qū)域在河南省西部、陜西省中部和山西省南部一帶。它的分布非常廣闊,南達漢水中上游,北至河套地區(qū),西及甘肅境內的渭河上游,東到山東省。這些地方分散著母系氏族時的很多村落遺址,而且在某些地區(qū),村落分布十分密集。

骨哨 河姆渡文化

狩獵工具,長6~10厘米,骨哨均用一截禽類的骨管制成,里邊還可插一根可以移動的肋骨,用以調節(jié)聲調。獵人利用骨哨模擬鹿的鳴叫,吸引其前來,伺機誘殺。

婦女在氏族中的地位非常高。有一些地方,發(fā)現(xiàn)了以女性為主要地位的埋葬習俗。在陜西省華縣元君廟和華陰市橫陣村,發(fā)現(xiàn)了很多母系氏族的遷移合葬墓。這一發(fā)現(xiàn)更進一步證明了當時婦女的重要地位。人死后,大概是先把尸體進行臨時處理,當母系氏族中某個地位較高的婦女死亡后,就先直接把她的尸體仰臥埋在葬坑主要位置上,同時將和她同氏族的早死者的尸骨遷移過來,排在一起,同墓合葬。這種以婦女為中心的葬俗,表明女性在氏族中占有重要地位。還有,從半坡遺址和陜西臨潼姜寨遺址墓葬的隨葬品推測,女性一般比男性多。這種現(xiàn)象也說明了當時婦女的社會地位很高。

河姆渡文化是中國長江流域下游地區(qū)古老而多姿的新石器文化,第一次發(fā)現(xiàn)于浙江余姚河姆渡,因而命名。它主要分布在杭州灣南岸的寧紹平原及舟山島。經科學的測定,它的年代為公元前5000年~公元前3300年。

河姆渡文化的骨器制作比較進步,有耜、魚鏢、鏃、哨、匕、錐、鋸形器等器物,都經精心磨制而成,一些有柄骨匕、骨笄上雕刻花紋或雙頭連體鳥紋圖案,就像是精美的實用工藝品。河姆渡文化在農業(yè)上以種植水稻為主。在其遺址第4層較大范圍內,普遍發(fā)現(xiàn)稻谷遺存,這對于研究中國水稻栽培的起源及其在世界稻作農業(yè)史上的地位,具有重大意義。

河姆渡文化的農具,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大量使用骨耜。河姆渡文化的建筑形式主要是栽樁架板高于地面的干欄式建筑。干欄式建筑是中國長江以南新石器時代以來的重要建筑形式之一,目前河姆渡發(fā)現(xiàn)為最早。它與北方地區(qū)同時期的半地穴式房屋有著明顯差別,成為當時最具代表性的特征。因此,長江下游地區(qū)的新石器文化同樣是中華文明的重要淵藪。它是代表中國古代文明發(fā)展趨勢的另一條主線,與中原地區(qū)的仰韶文化并不相同。

大汶口文化年代約為公元前4300年~公元前2500年,是中國新石器時代晚期的文化典型,其文化遺址最早發(fā)現(xiàn)于山東泰安市大汶口村。

·父系氏族·

母系氏族公社經歷了全盛時期,社會生產力的發(fā)展日漸加速,男子在農業(yè)、畜牧業(yè)和手工業(yè)等主要的生產部門中逐漸占據(jù)主導的地位,于是母權制自然過渡為父權制。父系氏族公社逐漸形成了。從此,以父權為中心的個體家庭成為與氏族對抗的力量,原始社會逐漸解體。男子依靠經濟上的優(yōu)勢,在社會生產和生活中占據(jù)了統(tǒng)治地位。他們必然要求按照男系計算世系、繼承財產,母權制的婚姻秩序被打破了,原來對偶婚制下的從妻而居的傳統(tǒng),為一夫一妻制所取代。在一夫一妻制下,婦女的勞動局限在家庭之內,以家務勞動和家庭副業(yè)為主,女子在家庭經濟中退居于從屬地位。最初,這種小家庭依附于父系大家庭。生產進一步發(fā)展后,小家庭便有了更多的獨立性和自主性。氏族社會走到了瓦解的邊緣。

大汶口文化的遺存十分豐富。經考古發(fā)現(xiàn)有墓葬、房址、窖坑等,墓葬以仰臥伸直葬為主,有普遍隨葬獐牙的風俗,有的還隨葬豬頭、豬骨以象征財富。出土的生活用具主要有鼎、豆、壺、罐、缽、盤、杯等器皿,分為彩陶、紅陶、白陶、灰陶、黑陶幾種,特別是彩陶器皿,花紋精細勻稱,幾何形圖案規(guī)整。生產工具有磨制精致的石斧、石錛、石鑿和磨制骨器,骨針磨制得十分精細,體現(xiàn)了極高的制作技術。

大汶口文化的發(fā)現(xiàn)為山東地區(qū)的龍山文化找到了淵源,也是研究父系氏族時期社會狀況的重要文化遺存。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阳县| 金门县| 罗定市| 宁明县| 广东省| 陕西省| 扎兰屯市| 凤台县| 陆良县| 潞西市| 宝鸡市| 理塘县| 光山县| 芜湖市| 万荣县| 额尔古纳市| 高邮市| 常熟市| 沾化县| 安义县| 上林县| 微山县| 义乌市| 安龙县| 云霄县| 收藏| 利川市| 西吉县| 宁都县| 巴中市| 黄陵县| 铜山县| 余姚市| 蕉岭县| 容城县| 太仆寺旗| 吉林省| 陆川县| 灌阳县| 冕宁县| 崇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