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圖解中國通史
  • 夢華
  • 1224字
  • 2020-07-03 09:22:35

晁錯削藩

漢景帝即位后,也采用休養(yǎng)生息的政策,治理國家。景帝當太子的時候,有個管家的官員叫晁錯,挺有才能,大家都叫他“智囊”。后來,漢景帝把他提升為御史大夫。

秦朝實行的是郡縣制,但是漢高祖打下天下后,分封了22個諸侯國,這些諸侯都是漢高祖的子孫。到了漢景帝時,諸侯的勢力變得強大起來,土地又多,像齊國就有70多座城。有些諸侯不受朝廷的約束,簡直成了獨立王國。

晁錯見各諸侯國的發(fā)展態(tài)勢很有可能造成國家分裂的危險,就對漢景帝說:“吳王私自開銅山鑄錢,煮海水取鹽,招兵買馬,動機不純,不如趁早削減諸侯國的封地。”

漢景帝有點猶豫,說:“削地只怕會引起他們造反。”

晁錯說:“諸侯想造反的話,削地會反,不削地將來也會反。現在造反,禍患小;將來他們勢力大了,再反起來,禍患就大了。”

漢景帝覺得晁錯的話很有道理,便下定決心,削減諸侯的封地。過了不久,朝廷找了些理由,削減了諸侯的封地。有的被削去一個郡,有的被削掉幾個縣。

正當晁錯與漢景帝商議要削吳王濞的封地時,吳王濞先造起反來了。他打著“懲辦奸臣晁錯,救護劉氏天下”的旗號,煽動其他諸侯一同起兵造反。

公元前154年,吳、楚、趙、膠西、膠東、淄川、濟南7個諸侯王發(fā)動叛亂。歷史上稱為“七國之亂”。

叛軍聲勢很大,漢景帝驚恐之余,想起漢文帝臨終時的囑咐:國家有變亂,就讓周亞夫帶兵出征。于是,他拜善于治軍的周亞夫為太尉,統(tǒng)率36名將軍去討伐叛軍。

那時候,朝廷中有人妒忌晁錯,說七國發(fā)兵完全是晁錯的過錯,如果殺了他,七國就會退兵。接著,有一批大臣上奏章彈劾晁錯,說他大逆不道,應該殺頭。漢景帝看了這個奏章,為平定叛亂,只得批準了。

這樣,一心想維護漢家天下的晁錯,竟成為七國之亂的犧牲品。

漢景帝殺了晁錯,下詔書要七國退兵。這時候,吳王濞已經打了幾個勝仗,奪得了幾座城池。他聽說要他拜受漢景帝的詔書,冷笑說:“現在我也是個皇帝,為什么要拜受別人的詔書?”

平定七國之亂示意圖

這時,漢軍營里有個叫鄧公的官員,到長安向景帝報告軍情。漢景帝問他:“你從軍營里來,知不知道晁錯已經死了?吳楚答應退兵了嗎?”

鄧公說:“吳王一直有造反的野心。這次借削地的借口發(fā)兵,哪里是為了晁錯呢?陛下把晁錯殺了,恐怕以后沒人敢替朝廷出主意了。”

漢景帝這才知道自己錯殺了晁錯,悔恨之余,決定以武力平叛,于是派遣太尉周亞夫率兵征討。周亞夫以堅壁固守的戰(zhàn)術,多次挫敗吳楚聯(lián)軍的進攻。吳楚聯(lián)軍的士卒餓死、投降、失散的很多,只得敗退。三月,吳王劉濞殘部數千人退守丹徒(今江蘇丹徒),被東越人所殺。其他諸王也戰(zhàn)敗或自殺,或被殺,歷經3個月的七國之亂遂被平定。

七國之亂的平定,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漢高祖分封同姓王所引起的矛盾,鞏固了漢王朝中央的統(tǒng)治,并為日后漢武帝以推恩令進一步解決諸侯王國問題創(chuàng)造了必要的條件。

漢景帝平定了叛亂,仍舊封七國的后代繼承王位。但是從那以后,諸侯王只能在自己的封國里征收租稅,取消了他們干預地方行政的資格,大大削弱了他們的權力,漢朝的中央集權才得以鞏固。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兴宁市| 江城| 江油市| 达日县| 鄱阳县| 喀喇| 屯昌县| 曲沃县| 那曲县| 衡南县| 集贤县| 海门市| 石泉县| 二连浩特市| 钟祥市| 凭祥市| 二连浩特市| 浙江省| 晋中市| 平远县| 黄大仙区| 西盟| 肃宁县| 新巴尔虎右旗| 桦南县| 榕江县| 新和县| 祁连县| 罗平县| 钟祥市| 汉沽区| 赫章县| 绵阳市| 楚雄市| 梁山县| 正定县| 读书| 额敏县| 浦城县| 德阳市| 绩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