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吃對少生病 會吃能治病:廚房勝于藥房作者名: 張明本章字數: 1167字更新時間: 2020-07-03 09:23:37
前言
一間小廚,一道食譜,一生健康。食物在人的生活里充當著極為重要的角色,每種食物所含的營養物質的種類和數量都是不同的,對人們健康的影響程度也是不同的,而人們在不同時期、不同情況下,對營養的需求也有所區別,對食物的選擇會對健康產生重要影響。因此在食物品種日益繁多的今天,如何從中挑選健康的、適合自己的食物,成了百姓十分關注的問題。除了食物本身的營養成分,我們還要關注自身的健康需求。因此吃得好,更要吃得對,是我們一直倡導的飲食健康理念。
吃對少生病,吃出健康來。五臟六腑、大腦、血液,全身的每一個細胞,都需要營養的供應,而你攝入了什么樣的營養,便決定了擁有什么樣的身體狀態。吃錯食物,就會引發疾病。例如同時食用紅薯和柿子,會引起胃脹、腹痛、嘔吐,嚴重時可導致胃出血;吃太多的熏炙魚或肉,容易患癌癥;吃大量油膩食物,容易患動脈硬化、高脂血癥、冠心病、腦血栓等疾病。而吃對食物,則能保持身體健康狀態預防各種疾病。例如秋季飲用銀耳百合蓮子湯,能滋陰潤肺預防感冒、支氣管炎和哮喘病;多吃蒸煮食物,可預防胃炎、高血脂;多吃應季食物,可減輕腎臟負擔,預防高血壓等。吃對千頓香,亂吃一頓傷,只要你管住嘴吃對食物就能降低大部分慢性病的發病概率。
會吃能治病,不打針不吃藥,省下醫藥費。自古以來,食物與醫藥從來就沒有嚴格的界限,中醫中的很多藥物本身就是食物,比如老百姓常用紅棗治療貧血;用秋梨治療咳嗽;用洋蔥治療感冒;用大蒜消除炎癥;用芹菜降血脂等。現代研究表明,食物對疾病具有治療功效,而且揭示了食物有效治病的機理:食物中含有各類植物化學物質,它們通過某種復雜的作用來抵抗致病因子以達到治療人體疾病的目的。讓許多人大吃一驚的是,研究證明,一些食物成分的有效性完全等同于現代醫藥,很多藥物便是從食物中提取得來的。更重要的是,相對于現代醫藥和醫療技術而言,食物治病的形式對人體的影響十分溫和,不會帶來諸如打針吃藥等痛苦的體驗,而且簡便輕松。因為這些有益的食物是我們日常飲食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在大快朵頤的同時,便能收到良好的治病效果。此外,天然食物基本上是無毒害的,對我們的身體不會產生任何毒副作用,這一點足以讓我們更安全、更放心。一書在手,為你解決看病掛不上號、醫藥費高治病效果差及打針、吃藥的一切煩惱。
廚房變藥房,良方家中藏。本書結合我國居民營養缺乏和營養過剩并存、慢性病高發的健康現狀,詳細介紹了廚房中常見食物的祛病和調養功效,并提供了防止營養流失的烹飪方法,每天健康的食用量,對抗疾病的關鍵營養素,同時介紹了不同人群、不同疾病的飲食調理驗方及藥膳,讓沒病的人防病,讓已病的人控制疾病。這本書不僅是一本營養科普書,也是一本食療大百科,更可以作為我們日常安排飲食的工具書。建議大家根據自己的健康狀況和營養需求,從中選擇適合自己的食物,定制自己的健康菜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