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腦開發秘籍:快速記憶·邏輯思維·思維導圖訓練手冊
- 朱建國 桑楚
- 1054字
- 2020-07-09 11:06:30
尋找記憶好壞的衡量標準
人人需要記憶,人人都在記憶,那么怎樣衡量記憶的好壞呢?心理學家認為,一個人記憶的好壞,應以記憶的敏捷性、持久性、正確性和備用性為指標進行綜合考察。
1.敏捷性
記憶的敏捷性體現記憶速度的快慢,指個人在單位時間內能夠記住的知識量,或者說記住一定的知識所需要的時間量。著名橋梁學家茅以升的記憶相當敏捷,小時候看爺爺抄古文《東都賦》,爺爺剛抄完,他就能背出全文。若要檢驗一個人記憶的敏捷性,最好的方法就是記住自己背一段文章所需的時間。
2.持久性
記憶的持久性是指記住的事物所保持時間的長短。不同的人記不同的事物時,其記憶的持久性是不同的。東漢末年杰出的女詩人蔡文姬能憑記憶回想出400多篇珍貴的古代文獻。

3.正確性
記憶的正確性是指對原來記憶內容的性質的保持。如果記憶的差錯太多,不僅記憶的東西失去價值,而且還會有壞處。
4.備用性
記憶的備用性是指能夠根據自己的需要,從記憶中迅速而準確地提取所需要的信息。大腦好比是個“倉庫”,記憶的備用性就是要求人們善于對“倉庫”中儲存的東西提取自如。有些人雖然記憶了很多知識,但卻不能根據需要去隨意提取,以至于為了回答一個小問題,需要背誦不少東西才能得到正確的答案。就像一個雜亂無章的倉庫,需要提貨時,保管員手忙腳亂,一時無法找到一樣。
記憶指標的這四個方面是相互聯系的,也是缺一不可的。忽視記憶指標的任何一個方面都是片面的。記憶的敏捷性是提高記憶效率的先決條件。只有記得快,才能獲得大量的知識。
記憶的持久性是記憶力良好的一個重要表現。只有記得牢,才可能用得上。記憶的正確性是記憶的生命。只有記得準,記憶的信息才能有價值,否則記憶的其他指標也就相應地貶值。記憶的備用性也是很重要的。有了記憶的備用性,才會有智慧的靈活性,才能有隨機應變的本領。
衡量一個人記憶的好壞除了上面這四個指標外,記憶的廣度也是記憶的一個重要的衡量標準。記憶的廣度是指群體記憶對象在腦中造成一次印象以后能夠正確復現的數量。
譬如,先在黑板或紙板上寫出一些詞語:鋼筆、書本、大海、太陽、飛鳥、學生、紅旗等,用心看過一遍后,再進行復述,復述的詞語越多,記憶的廣度指標就越高。測量一個人記憶的廣度,典型的方法就是復述數字:先在紙上寫出一串數字,看一遍后,接著復述,有人能說出8位數字,有人能說出12位,有人則只能說清4~5位,一般人能復述8~9位。說得越多,當然越好,但這只代表記憶的一個指標量。
總之,衡量記憶的好壞,應該綜合考量,而不應該強調某方面或忽視某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