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彩圖詳解古文觀止:全冊作者名: (清)吳楚材 (清)吳調侯編選 思履主編本章字數: 1261字更新時間: 2019-12-12 18:40:19
魯共公擇言
【題解】
梁惠王是個縱欲無度的君主。有一次他宴請諸侯,喝酒正酣時,魯共公即興做了一番演講,他以大禹、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拒絕美酒、美味、女色、臺閣的故事,告誡梁惠王不要沉溺于逸樂之事,否則會后患無窮。
【原文】
梁王魏嬰觴諸侯于范臺【1】,酒酣,請魯君舉觴。魯君興,避席擇言曰:“昔者,帝女令儀狄作酒而美,進之禹。禹飲而甘之,遂疏儀狄,絕旨酒【2】。曰:‘后世必有以酒亡其國者。’齊桓公夜半不嗛【3】,易牙乃煎、熬、燔、炙【4】,和調五味而進之【5】。桓公食之而飽,至旦不覺,曰:‘后世必有以味亡其國者。’晉文公得南之威,三日不聽朝,遂推南之威而遠之,曰:‘后世必有以色亡其國者。’楚王登強臺而望崩山【6】,左江而右湖,以臨彷徨,其樂忘死,遂盟強臺而弗登,曰:‘后世必有以高臺、陂池亡其國者。’今主君之尊【7】,儀狄之酒也;主君之味,易牙之調也;左白臺而右閭須【8】,南威之美也;前夾林而后蘭臺,強臺之樂也。有一于此,足以亡其國,今主君兼此四者,可無戒與?”梁王稱善相屬【9】。
【注釋】
【1】梁王魏嬰:即梁惠王。觴(shānɡ):古代酒器。此處作宴請講。【2】旨:美。【3】不嗛(qiè):不滿足。【4】易牙:齊桓公的寵臣。燔(fán):燒。炙:烤。【5】五味:酸、甜、苦、咸、辣。【6】楚王:指楚莊王。【7】尊:通“樽”。【8】白臺、閭須:都是美女名。【9】屬(zhǔ):連連。
【譯文】
梁王魏嬰在范臺宴請各國諸侯。酒興正濃的時候,他請魯共公舉杯。魯共公起身離席,選擇善言說:“從前夏禹的女兒叫儀狄釀酒,釀出的酒味道醇美,于是把酒進獻給禹。禹喝了之后也覺得味道醇美,但因此疏遠了儀狄,從此戒了美酒,并且說:‘后世必定有因為飲酒而使國家滅亡的。’齊桓公有一天夜里覺得肚子餓,想吃東西,易牙就煎熬燒烤,調和五味,做出可口的菜肴獻給齊桓公。齊桓公吃得很飽,一覺睡到天亮還不醒,醒了以后說:‘后世必有因貪圖美味而使國家滅亡的。’晉文公得到了美女南之威,三天沒有上朝聽政,于是就離開了南之威,從此不再接近她,說:‘后世一定有因為貪戀美色而使國家滅亡的。’楚莊王登上強臺而遠望崩山,左邊是長江,右邊是大湖,登山臨水,流連徘徊,快樂得忘記了死亡,于是發誓不再登強臺,說:‘后世一定有因為流連于高臺、陂池而使國家滅亡的。’現在君王酒杯里的,是儀狄釀的美酒;君王吃的,是易牙烹調出來的美味;左邊是白臺,右邊是閭須,她們都是像南之威一樣的美女;您前邊有夾林,后邊有蘭臺,這些都是像強臺一樣令人樂而忘返的景致。這四者中占有一種,就足以使國家滅亡,現在您兼而有之,怎能不引起警惕?”梁惠王聽后連連稱好。

【寫作方法】
魯共公引了四個故事,這幾個故事不過區區一百二三十字,卻把里面的四個人物形象刻畫得惟妙惟肖。如大禹拒絕美酒的故事,既有三言、四言短句,又有十幾言的長句,長短句穿插在一起,錯落有致,突出了大禹慷慨克己的特征。
四個故事構成一組排比句,是此文的另一亮點。排比句有回環往復、縱橫恣肆的特點,文章寫四位賢王克制私欲的故事,極具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