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管、支氣管
氣管呈筒狀,位于喉的下方,由15~20個半環狀軟骨和韌帶連接而成,長11~13厘米,向下進入胸腔后分為左、右支氣管,然后繼續分支呈樹枝狀,直至肺泡。

氣管和支氣管是呼吸氣體出入的通道。氣管的上部在頸部,當咽喉阻塞造成呼吸困難甚至窒息時,常在此段做氣管切開進行搶救。
氣管的支氣管內層的黏膜內含有黏液腺,分泌黏液。當呼吸道發炎時,分泌物增多,故病人咯出的痰量也增加。黏膜表面有一層纖毛上皮,纖毛有節律地做定向波動,能將其表面的分泌物和塵粒、病菌等推向咽喉腔,然后咯出。

氣管與食管上方均與咽部有接屬關系,呼吸時,通向氣管的氣道開放,飲食咽下時,食物通道開放,氣道關閉,不致發生差錯。臨床上,在鼻飼插胃管或進行胃鏡檢查時,常需患者配合做咽下動作,以防誤入氣管,引起嗆憋,危及生命。日常生活中,飲食時忌大喊大笑,也是為了防止食物誤入氣管造成窒息。
1 常見健康問題
慢性支氣管炎
慢性支氣管炎是指氣管、支氣管黏膜及其周圍組織的慢性非特異性炎癥。臨床上以咳嗽、咯痰或伴有喘息及反復發作的慢性過程為特征。病情若緩慢進展,常并發阻塞性肺氣腫,甚至肺動脈高壓、肺原性心臟病。它是一種常見病,尤以老年人多見,且男性多于女性。
病因
吸煙。
感染因素。感染是慢性支氣管炎發生發展的重要因素,主要為病毒和細菌感染。
理化因素。如刺激性煙霧、粉塵、大氣污染的慢性刺激,常為慢性支氣管炎的誘因之一。
氣候。寒冷常為慢性支氣管炎發作的重要原因和誘因。
過敏因素。


呼吸道局部防御及免疫功能減低。
自主神經功能失調。
癥狀
多緩慢起病,病程較長,因反復急性發作而加重。主要癥狀有慢性咳嗽、咯痰、喘息。開始癥狀輕微,如吸煙、接觸有害氣體、過度勞累、氣候變化或變冷感冒后,則引起急性發作或加重。或由上呼吸道感染遷延不愈,演變發展為慢性支氣管炎。到夏天氣候轉暖時多可自然緩解。
防治
平時以加強鍛煉,增強體質,提高機體抵抗力,預防復發為主。此外,應自覺戒煙,避免和減少各種誘發因素。
針對慢性支氣管炎的病因、病期和反復發作的特點,采取防治結合的綜合措施。在急性發作期和慢性遷延期應以控制感染和祛痰、鎮咳為主。伴發喘息時,應給予解痙平喘的治療。
急性支氣管炎
急性支氣管炎屬于支氣管黏膜的急性炎癥,大多由上呼吸道感染時病毒或細菌向下蔓延引起,也可由某些理化因素或過敏原因刺激造成。
癥狀
初期有發熱、畏寒、頭痛、全身不適等感冒癥狀,2~3日后即緩解。并有刺激性干咳伴少許黏液,偶帶血絲,出現膿痰為細菌性感染癥狀,常伴胸骨后鈍痛、胸悶。年老體弱者或原有心肺疾病者,可誘致原發病加重。
防治

加強體育鍛煉,進行耐寒訓練。
保持空氣流通,室內空氣新鮮。
加強勞動保護,減少有毒物質接觸。
藥物治療:發熱時應多飲水,注意休息,體溫高于38℃時服用退熱藥,如阿司匹林、百服寧等;細菌感染時可選擇適當抗菌藥物,口服頭孢菌素、大環內酯類藥物等。
支氣管哮喘
支氣管哮喘是一種常見的變態反應性疾病。因為氣管及支氣管對各種刺激物的易感性增高而容易引起支氣管平滑肌痙攣、黏膜腫脹、分泌物增多,導致氣管管腔狹窄而發病。目前研究認為過敏和自主神經功能紊亂是哮喘發病的兩大主要因素。
過敏性支氣管哮喘可有明顯的變應原接觸史,或與季節有關。發病前常常有鼻咽癢、眼癢、打噴嚏、流鼻涕和咳嗽等黏膜過敏表現。病情發展比較迅速,會出現胸悶、有緊迫感、呼吸困難,患者多被迫坐起,兩手前撐,兩肩聳起,額部冒汗,可有干咳,嚴重時出現發紺,可自然緩解或經治療而緩解。支氣管哮喘常在夜間或晨起時發病。
過敏性支氣管哮喘在長期反復發作的過程中,會使呼吸道受損,抵抗力降低,容易合并呼吸道感染,以至于在過敏因素的基礎上逐漸附加感染因素,使癥狀變復雜而形成支氣管哮喘。持續的氣道阻塞除了引起肺氣腫外,還可引起肺動脈高壓和肺心病,最終可導致呼吸衰竭和循環衰竭。對哮喘病人來說,最嚴重的威脅就是猝死。患者在幾分鐘至數小時內突發嚴重迅速的哮喘,在來不及進行有效治療前就呼吸心搏驟停而死亡。因此,針對支氣管哮喘的預防與保健措施尤為重要。
為了預防支氣管哮喘,應當去除致病因素,遠離變應原,適當加強身體鍛煉,以增強體質。運動方式因人而異,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如爬山、打太極拳,可以適當吃一些具有清除自由基、增強免疫、改善過敏體質等作用的保健品來增強免疫功能;情緒應當保持樂觀,不要過度緊張和憂郁。不要過度勞累,改變不良的生活習慣如吸煙、飲酒、生活無規律等。在日常起居上要注意保持居室的環境衛生,內衣及被褥要常洗常曬,室內空氣要流通。如對花粉、冷空氣過敏則要在春、秋、冬季注意保護自己。如是花粉傳播季節,則應少進行戶外活動,特別是在公園里。對冷空氣過敏的人,冬季外出時要戴口罩。另外,哮喘病人應仔細摸索自己的飲食致敏規律,在飲食上要盡量清淡,少吃辛辣及油炸食物,遠離致敏物質,慎吃海鮮等易導致過敏的食品。

2 保健和護理
日常生活中,進食時忌大喊大笑,防止食物誤入氣管造成窒息。
平時注意保暖。

居住的室內要經常開窗,保持空氣流通、干燥。
加強體育鍛煉,進行耐寒訓練。多用冷水洗手、洗臉和揉搓鼻部。天氣好時在室外慢跑、做廣播操或打太極拳等,天氣不好時可在室內用冷水擦身。
慢性支氣管炎易在春季發作,宜多吃具有祛痰、健脾、補腎、養肺的食物,如枇杷、橘子、梨、蓮子、百合、大棗、核桃、蜂蜜等,有助于減輕癥狀。飲食宜清淡,忌食海腥、油膩食物。俗話說“魚生火,肉生痰,白菜豆腐保平安”,是有一定科學道理的。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胡椒、蔥、蒜等,過甜、過咸食物也應少吃,以免刺激呼吸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