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節
骨與骨之間的連接稱為關節,能活動的叫“活動關節”,不能活動的叫“不動關節”。這里所說的關節是指活動關節,如四肢的肩、肘、指、髖、膝等關節。它們是人體活動的樞紐,在人們的生活和勞動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關節由關節囊、關節面和關節腔構成。關節面由關節頭和關節窩組成,關節面上有一層關節軟骨在運動中起緩沖作用。關節囊是附著在關節面周圍及其附近骨面上的結締組織囊,分內外兩層,外層堅韌,起保護作用;內層薄而柔軟,分泌滑液,減少摩擦。關節腔是關節圍成的密閉空腔,含少量滑液,可以減少關節運動時的摩擦。關節有病時,可使關節腔內液體增多,形成關節積液和腫大。凡是滑液關節必具有關節面、關節囊和關節腔3個組成部分,這是所有關節的共性。此外,在關節周圍還有韌帶和肌腱牽扯著,以保持關節的穩定。由于各種骨骼的任務不同,連接方式各異,因此關節的結構特點也不同。一般可分為3種類型。


纖維性關節
構成這種關節的骨頭由纖維組織連接,它們幾乎不怎么運動。
軟骨性關節
這種關節之間由軟骨連接,軟骨參與構成關節骨頭的生長帶,當生長停止后,軟骨被骨所替代,關節也就閉合。如新生兒的顱骨是由8塊骨組成的,其間由軟骨聯系。顱腔隨著腦發育而增大,當生長停止后,軟骨被骨替代,關節閉合,形成一塊,這種結構是適應腦發育需要的。脊梁骨由一塊塊脊椎骨連接在一起,在兩塊脊椎骨之間,墊著一塊纖維間盤的環狀軟骨,上下連接,再用韌帶連在一起,可以稍微活動。
滑液關節

這一類關節是最巧妙的,是四肢骨之間的活動式連接。人體大多數關節都為滑液關節,所有滑液關節都可以活動?;宏P節炎主要發生在這類關節。人在平地上正常雙腿站立時,每條腿負擔的重量是體重的一半;而用一條腿站立時,受力股骨頭就要承受整個身體重量的3倍。在上樓和爬山時,膝蓋是彎曲的,呈80°~90°角,承擔著身體的全部重量,這時一條腿彎曲承重大約是平時正常站立的5倍甚至10倍。同樣,髖關節也在彎曲的狀態下承受旋轉扭力。如果用爬山和爬樓來鍛煉身體,關節受壓的程度可想而知,而且關節在這個過程中的運動次數被人為地增加,關節磨損的概率自然也會增加,再加上關節承受的壓力要比直立的時候大,作為人身體的重要部件,磨損過多引起疾病的可能性就增大了。女性的關節比男性更脆弱,研究顯示,女性不僅更易患常見的關節病如關節炎和骨關節炎,而且也更易患那些不多見的關節疾病。在患自身免疫疾病紅斑狼瘡的病人中,關節受損的90%是女性。
1 常見健康問題
風濕的中醫療法
按摩療法
風濕病可以用按摩少府穴來輔助治療,患者正坐伸手、仰掌、屈肘向上約45度,以小指、無名指屈向掌中,當小指與無名指尖之中間與感情線交會處即是穴位。

針灸療法
采用平補平瀉手法,每日1次,10次為一個療程。
對癥取穴
上肢關節腫痛選曲池、外關、合谷;
下肢關節腫痛選擇環跳、足三里、陽陵泉、膝眼、絕骨;
心悸選內關、間使、心俞、神門、足三里。
背部對癥取穴

中醫專家教你的小竅門
要注意完全治愈慢性炎癥,尤其是反復感染的扁桃體炎,應該在風濕活動停止后2~4個月予以摘除。
曾經得過風濕的患者,要注意預防鏈球菌的感染。
關節脫臼

關節脫臼是運動傷害中一種常見的急癥,指骨骼由關節中脫出,產生移位的現象。關節受直接或間接的外力,骨頭扭曲移位或肌肉突然用力收縮,都可能引起脫臼。最常發生脫臼的關節是肩關節、肘關節、大拇指指關節與下頜關節。脫臼與骨折很難辨別,只要懷疑有骨折,就應以骨折方式處理。
一般人常有一個錯誤觀念,認為關節脫臼的治療比骨折容易,只要敷敷藥,把出來的關節推回去就可以了。事實上,關節脫臼的治療,往往比骨折的治療還更須費心,因為脫臼意味著關節囊以及附近相關重要韌帶的斷裂。若治療不當,不是引起關節粘連僵硬,就是引起關節的不穩定。而且韌帶的傷害常常造成其本身結構的永久變形,甚至斷裂,無法自行愈合,或者自行愈合也無法恢復本來的功能,而被一些瘢痕組織所取代。
癥狀
感覺劇痛。
傷處不能動彈,關節固定不動。
傷處腫脹,有瘀傷。
急救

肩部脫臼。脫去你的鞋子,用腳撐在傷者腋下,拖動脫臼的臂部,使之復位。用懸帶支持臂部并用繃帶使之與胸部固定,好好休息。
手指脫臼。拽動手指,再慢慢放松,使骨頭復位。如有人握牢傷者的腕部,效果更好。此法只可用拇指輕輕一試,如不起作用,則不可再進行下去,以防引起嚴重傷害。
頜部脫臼。頜部移位通常是由于遭到打擊引起的,有時甚至只是因為打呵欠。在下牙上放好布襯墊,使傷者的頭部靠牢。用拇指向下壓動襯墊,同時用手指使腭部移位處前后轉動,這樣會使其突然復位。
肘關節脫臼。可把肘部彎成直角,用三角繃帶把前臂和肘托起,掛在頸上。
髖關節脫臼。應用擔架將患者送往醫院。

2 保健和護理
增強營養。為了預防關節炎,應削減高脂肪食品的分量。因為每天吃高脂肪膳食,關節炎癥狀可明顯加重,甚至出現關節腫脹、強直、活動障礙等。不過,食物的選擇宜豐富,特別要吃富含蛋白質的食物,如雞蛋、瘦肉、大豆制品,還要多吃富含維生素C的蔬菜水果,以便抑制炎癥因子滲出。風濕發作,關節紅腫熱痛時,要忌吃辛熱燥火的姜、蔥、羊肉、狗肉之類。
謹慎鍛煉。鍛煉方法不對,對關節會造成一定的損害,例如加速太快會加重關節的負擔。如果關節已經受到傷害,運動時就更應當謹慎,有時即使是跑步也會使病情加重。不妨每周安排幾次長距離的步行,或者其他對關節震動少的運動。
注意天氣變化。寒冷潮濕的氣候和環境,冷水的不斷刺激,都可誘發風濕性關節炎,或使病情加重,所以應盡量避免。要隨時留意天氣預報,在寒潮來襲和天氣變化時,注意防寒保暖,并盡量不接觸冷水。宜穿氯綸內衣,因為氯綸可產生靜電效應,能與皮膚摩擦產生“電療”的效果,有利于風濕性關節炎的治療。

瑜伽操。瑜伽通過氣息和呼吸聯系,促進循環,凈化身體,將毒素聚集,再排出體外??梢詮淖詈唵蔚暮粑_始,試著吸氣,讓空氣填滿腹部,然后是胸腔。接著呼氣,首先讓氣體從胸腔上部排出,之后讓胸部擴張,再從腹部呼出。每天早晨,做這套簡單的瑜伽操半小時,能夠使身體再次得到活力,并且使氧氣流經更多部位,將積存在肌肉和關節周圍保護性軟骨里的所有毒素排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