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陽光心態比智慧更有力量
- 陽光心態:能夠打敗失敗的心理學
- 楊婧編著
- 9430字
- 2019-08-26 14:26:15
心中充滿陽光,世界才會透亮
性情的修養,不是為了別人,而是為了自己增強生活能力。
——池田大作
實際上,生活的現實對于我們每個人本來都是一樣的,但一經各人心態詮釋后,便有了不同的意義,因而形成了不同的事實、環境和世界。心態改變,事實就會改變;心中是什么,世界就是什么。心里裝著哀愁,眼里看到的就全是黑暗;心中裝著陽光,眼里看到的就全是透明的光亮。所以,在這個復雜的世界,若想生活得坦然自得,多一點幸福,就應該拋開已經發生的令人不痛快的事情或經歷,在好心情下迎接新樂趣。
有一天,詹姆斯忘記關餐廳的后門,結果早上三個武裝歹徒闖入搶劫,他們要挾詹姆斯打開保險箱。由于過度緊張,詹姆斯弄錯了一個號碼,造成搶匪的驚慌,開槍射傷詹姆斯。幸運的是,詹姆斯很快被鄰居發現了,送到醫院緊急搶救,經過18小時的外科手術以及長時間的悉心照顧,詹姆斯終于出院了。
事件發生六個月之后,有人遇到詹姆斯,問起當搶匪闖入時他的心路歷程。詹姆斯答道:“當他們擊中我之后,我躺在地板上,還記得我有兩個選擇:我可以選擇生,或選擇死。我選擇活下去。”
“你不害怕嗎?”那個人問他。詹姆斯繼續說:“醫護人員真了不起,他們一直告訴我沒事,放心。但是在他們將我推入緊急手術間的路上,我看到醫生跟護士臉上憂慮的神情,我真的嚇壞了,他們的臉上好像寫著‘他已經是個死人了’!我知道我需要采取行動。”
“當時你做了什么?”那個人繼續問。
詹姆斯說:“當時有個護士用吼叫的音量問我一個問題,她問我是否對什么東西過敏。我回答:‘有。’這時,醫生跟護士都停下來等待我的回答。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氣,喊著:‘子彈!’等他們笑完之后,我告訴他們:‘我現在選擇活下去,請把我當作一個活生生的人來開刀,不是一個活死人。’”
詹姆斯能活下來當然要歸功于醫生的精湛醫術,但同時也由于他令人驚異的態度。我們可以從詹姆斯身上學到,每天你都能選擇享受你的生命,或是憎恨它。這是你的權利。沒有人能夠控制或奪去的東西,是你的態度。如果你能時時注意這個事實,你生命中的其他事情都會變得容易得多。
心情的顏色會影響世界的顏色。如果一個人,對生活抱持一種陽光的心態,就不會稍有不如意便自怨自艾。現實生活中那些終日苦惱的人,實際上并不是因為他們遭受了多大的不幸,而是因為他們的內心存在著某種缺陷,對生活的認識存在偏差,由此導致他們精神上的萎靡和失落。唯有抱持陽光心態的人,才稱得上是堅強的人。他們在遭遇不幸時,面對世界依然會微笑,用積極的態度去面對。唯有像他們一樣,生活中才會充滿快樂、溢滿陽光!
你擁有什么樣的心態,你就會有什么樣的世界。陽光的心態會創造陽光的人生,而陰暗的心態則讓人生充滿陰霾;陽光的心態是成功的源泉,是生命的陽光和溫暖,而陰暗的心態是失敗的開始,是生命的無形殺手。
心有多遠,你就能走多遠
沒有人會只因年齡而衰老,我們是因放棄我們的理想而衰老。年齡會使皮膚老化,而放棄熱情卻會使靈魂老化。
——撒母耳·厄爾曼
《莊子·逍遙游》中說,在遙遠的北海水中,一種名為鯤的魚,大概有幾千里那么大。它變成一種名叫鵬的鳥,鵬的背大概也有幾千里那么大,它奮起而飛,翅膀像天上的云朵垂下來。這種鳥,將從北海飛到遙遠的南極。南極,就是天池。水澤邊的晏鳥譏笑大鵬說:“它要飛到哪里去呢?我一跳躍就飛起來,不到幾丈高就落下來,在草叢之間翱翔,這也是飛行的絕技呀!它要飛到哪里去呢?”
大鵬與晏鳥代表生活中兩種截然不同的人:一種人像大鵬一樣擁有極高的境界,他們的人生目標絕不會停留在眼前;而另一種人就像晏鳥那樣,鼠目寸光,他們的人生成就也就僅限于在草叢中跳躍了。
大鵬與晏鳥的故事可以給我們以足夠的啟示,你能走多遠,你的人生能取得什么樣的成就,關鍵就在于你的心態,如果你擁有一顆開闊、向上的心,你的成就也會變大。
班超是我國東漢時期杰出的軍事家和外交家,他從小勤奮好學,胸懷大志。然而,他并不是一生下來就是這樣,他青年時期的工作不過是給官府抄文件和給私人抄書籍。當時,北方的匈奴時常侵犯漢朝邊境,班超特別憤慨;同時,他又看到西域各國與漢朝的交往已斷絕了五十多年,心中非常憂慮。班超抄了一段時間的書之后,整日處在苦悶之中,他覺得自己的人生不應該是這樣的,他決定投筆從戎,去干一番大事業。
班超投筆從戎之后,隨大將軍竇固出兵攻打匈奴。由于他作戰勇敢、屢立戰功、足智多謀,最終威震西域各國,重新打通了絲綢之路,成為我國歷史上杰出的外交家,名垂青史,萬古流芳。
班超投筆從戎,建下千秋功業,正在于他把自己的心態境界提升到一定的高度。如果他僅滿足于抄抄字,安穩度日,能有那樣的成就嗎?
再來看另一則故事:
邁克爾在從商以前,曾是一家酒店的服務生,替客人搬行李、擦車。有一天,一輛豪華的勞斯萊斯轎車停在酒店門口,車主吩咐道:“把車洗洗。”邁克爾那時剛剛中學畢業,從未見過這么漂亮的車子,不免有幾分驚喜。他邊洗邊欣賞這輛車,擦完后,忍不住拉開車門,想進去享受一番。這時,正巧領班走了出來。“你在干什么?”領班訓斥道,“你不知道自己的身份和地位嗎?你這種人一輩子也不配坐勞斯萊斯!”受辱的邁克爾從此發誓:“我不但要坐上勞斯萊斯,還要擁有自己的勞斯萊斯!”這成了他人生奮斗的目標。許多年以后,當他事業有成時,果然買了一部勞斯萊斯轎車。
如果邁克爾也像領班一樣認定自己的命運,那么,也許今天他還在替人擦車、搬行李,最多做一個領班。
可見,一個人的心態是否強大、心境是否寬廣,對一個人的影響是何等大啊!
《莊子·逍遙游》中對人的心態境界的大小做了這樣一段論述:“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靈者,以五百歲為春,五百歲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歲為春,八千歲為秋。而彭祖乃今以久特聞,眾人匹之,不亦悲乎!”
這就是心界大小的差別,心界小者絕對不能體會到心界大者的生命境界。一個人若不能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開闊自己的心胸,擁有陽光心態,只滿足于在泥地上匍匐,那將終生碌碌無為。
心有多遠,你就能走多遠。一個人如果沒有強大的內心,就無法擁有強大的內在力量。在人生無數的困擾中,就有可能被困擾所阻礙,最終倒下。所以,擁有強大的內心是最重要的。而締造陽光心態,就是使內心強大的最好的方法之一。
生命承受不起太多的陰影
生命不宜有太多的陰影、太多的壓抑,最好能常常邀請陽光進來,偶爾也釋放真性情。
——焦桐
陽光是世界上美好的東西,它驅除陰暗,照耀四方,讓人心曠神怡;它沐浴萬物,讓世界充滿向上和成長的力量;它坦蕩無私,播撒著快樂與愛的種子。
生活中,每一個人都會擁有陽光,例如幸福時的歡暢、順利時的激動,但也不可避免地會遭遇黑暗,比如委屈時的苦悶、挫折時的悲觀和選擇時的彷徨,這就是人生。人生就是一碗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全的湯,每種滋味都有可能品嘗到。
然而,人的生活并非只是一種無奈,而是可以通過自身主觀努力去把握和調控的。塑造陽光的心態,人生就可以操之在我。
一個剛入寺院的小沙彌,心有旁騖,忍受不了寺院的冷清生活,甚至動了輕生的念頭。這一天,他獨自一人走上了寺院后面的懸崖,就在他緊閉雙眼,準備縱身跳下時,一只大手按住了他的肩膀。他轉身一看,原來是寺院的老方丈。
小沙彌的眼淚馬上流了出來,他如實告訴方丈,自己已看破紅塵,只想一死了之。
老方丈搖搖頭,對小沙彌說:“不對,你擁有的東西還有很多很多,你先看看你的手背上有什么?”
小沙彌抬手看了看,訥訥地說:“沒什么呀!”
“那不是眼淚嗎?”老方丈語氣沉重地說。
小沙彌眨眨眼睛,又是熱淚長流。
老方丈又說:“再看看你的手心。”
小沙彌又攤開雙手,對著自己的手心看了一陣,不無疑惑地說:“沒什么呀!”
老方丈呵呵一笑,對小沙彌說:“你手上不是捧著一把陽光嗎?”
小沙彌怔了一下,心有所悟,臉上也泛起絲絲笑容。
只要心態是陽光的,縱使周圍是無邊的黑暗和寒冷,你的世界也會明媚而溫暖。掬一把陽光,整個太陽便在你的掌心里,光芒四射。
有陽光,當然也會有陰影。當陰影來臨時,就是自我沉潛的時機。即使陰影仍在頭頂上盤旋,陽光的人卻不會悲傷,因為在他們的內心還留有幸福的余溫。
無論在和平昌盛的時期,還是經濟蕭條的環境下,總會有種種不如意的事情給我們的快樂與幸福蒙上一層灰塵,但一個心態陽光的人,總是能夠在生活中自由自在地揮灑,他不會逃避生活的責任,不受塵世的約束卻又能夠做到深情細致;不管是任性還是認真,他都能在漂泊貧苦的生活中,快樂地體悟人生。
第二次世界大戰后,很多國家發生了不同程度的經濟危機。在美國一座曾經很繁華的城市里,有一條人來人往的街道,有一個盲乞丐每天都在街邊坐著。他總是笑瞇瞇的,每當感覺到有人走近時,他就會友好地跟他們打招呼。大家非常好奇,為什么這個盲乞丐每天都如此快樂,他難道不為乞討不到更多的錢憂愁,不為自己的境況悲傷嗎?
于是有人猜測,那個乞丐不是凡人,所以無憂無慮;也有人說,他可能是個來自瘋人院的瘋子。終于有一天,一個年輕的小伙子按捺不住自己的好奇心,上前詢問盲乞丐為什么每天都如此開心。
盲乞丐開心地笑了,他說:“因為無論怎么樣,我每天都能看到太陽從東方冉冉升起,我看到世界是光明的,所以就無比快樂。”
小伙子很不解,于是又問道:“您分明是個盲人,怎么能看到太陽升起呢?”
那乞丐捋捋長須,說:“孩子,難道雙目失明就無法看到這世上的陽光了嗎?”
人生陽光與否,其實是一種感覺、一種心情。外部環境是一回事,我們的內心又是另外一種境界。如果我們的內心覺得滿足和幸福,我們就快樂;我們的心中充滿燦爛的陽光,外面的世界也就處處充滿陽光。
面對生命,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解釋和看法。在解讀生命的同時,每個人也有一套自己的生活哲學和處世智慧。在生命停泊的港灣,你可以沉淀、駐足、優游,也可以暫停、休息、思考,或者選擇暫時的空白,也許你還可能因此而獲得生命的覺悟。
我們何不為自己的心靈敞開一扇門,讓自己通向更高層次的覺悟,讓自己的生命可以得到更多的能量,和本我愈加接近,最后,獲得成功的人生。
生命就是陽光,活著,就是要尋找屬于自己的光亮。生命通過不同形式的演繹,有了不同的人生境界。生命里確實承受不起太多的陰影,在生命停泊的港灣,讓我們一起邀請陽光走進來,尋找屬于自己的陽光,做最陽光的自己。
做最快樂的自己
生命的本質在于追求快樂。
——亞里士多德
由于人的價值觀不同,所以人們對快樂的理解不同:有人以為吃鮑魚、燕窩、魚翅是莫大的幸福,有人卻為每天吃鮑魚、燕窩、魚翅而痛苦。有人以為騎自行車上下班是一種卑微,有人卻因為壓力而不可能享受這種輕松自然。
因此,快樂可以分為兩類:自然快樂和強迫快樂。如果事情的發展盡如人意,那么自然要享受快樂,不用刻意研究快樂的路徑。如果事情的發展不盡如人意,而自己又不想承受挫折產生的心靈痛苦,就要想一些辦法,讓自己快樂起來。這種快樂就稱為強迫性快樂。如果自己能夠在順心如意的情況下快樂,又能夠在身陷厄運的情況下保持平和,那我們的生活質量就會得到提高。
那么,在競爭激烈的社會中,我們又如何擁有陽光心態,做最快樂的自己呢?
要樹立多元化成功思維模式
在現代社會中,太多的人不由自主地陷入了一元化成功的陷阱中。他們在追逐世俗成功標準的過程中,為了達到所謂“成功人士”的要求,過度地追求名利、地位、虛榮和奢華,有時甚至不擇手段,結果走進了成功的死胡同而不能自拔,越成功越煩惱,越成功越不快樂;坦途變成了坎坷,天堂變成了地獄。
其實,條條大路通羅馬,成功的道路不止一條,成功的標準也不止一個。在競爭中脫穎而出是成功,有勇氣不斷超越自己、不斷超越過去的人,同樣是成功者。做最陽光的自己就要求我們拋棄一元化成功思維模式,樹立多元化成功思維模式,完整、均衡、全面地理解和闡釋成功的定義,在活出真實自我的過程中享受到陽光般的幸福和快樂。
要能夠做到操之在我,褒貶由人
每個人都希望能夠得到別人的認可與肯定,這是人的基本心理需求之一,但是,如果這種需求過分強烈,就會造成沉重的精神負擔和心靈的扭曲。“除非我們能夠得到別人的承認,否則我們就是默默無聞的,就是沒有價值的。”“我們的工作并不重要,得到別人的承認才重要。”這種觀念越牢固,精神就越痛苦,越努力就越找不到快樂和幸福。
其實,在很多情況下,我們真的沒有自己想象的那么重要。別人邀請你參加晚會或發言,有時只是出于禮貌,甚至希望你最好能知趣地謝絕,或者簡單地應付一下即可。西方有句諺語:20歲時,我們在意別人對我們的看法;40歲時,我們不理會別人對我們的看法;60歲時,我們發現別人根本就沒有在意我們。因此,不必處處要求別人的認可,如果認可降臨,你就坦然地接受它;如果它未能如期而至,你也不要過多地去想它。你的滿足應該來自于你的工作和生活本身,你的快樂是為你自己,而不是為別人。
時刻審視“職業競爭不相信眼淚”的道理
在崇尚效率和結果的今天,職業競爭是不相信眼淚的,一個人的成功速度取決于他對不良情緒的調整速度。在日新月異的競爭時代,我們沒有時間為剛才發生的事情懊惱不已或追悔莫及,我們能做的就是讓那些不愉快的事情如瞬間飄逝的煙云,用陽光迅速驅除消極的陰霾,讓自己去享受工作的挑戰、生活的美好和生命的過程。
亞里士多德說,生命的本質在于追求快樂,而使得生命快樂的途徑有兩條:第一,發現使你快樂的時光,增加它;第二,發現使你不快樂的時光,減少它。陽光的人不是沒有黑暗和悲傷的時候,只是他們追尋陽光的狀態不會被黑暗和悲傷遮蓋罷了。
成功路上有太陽照耀
開朗的性格不僅可以使自己經常保持心情的愉快,而且可以感染你周圍的人們,使他們也覺得人生充滿了和諧與光明。
——羅蘭
明代人陸紹珩說,一個人生活在世上,要敢于“放開眼”,而不向人間“浪皺眉”。
“放開眼”和“浪皺眉”就是對人生正反面的選擇,“放開眼”代表著一種陽光的心態,而“浪皺眉”則代表著一種憂郁的心態。你選擇正面,就能樂觀自信地舒展眉頭,面對一切;你選擇背面,就只能是眉頭緊鎖、郁郁寡歡,最終成為人生的失敗者。
一個心態陽光的人,他的人生態度是積極的,不管在工作中還是在生活上,都能很好地完成任務,因此這類人在這段時間里自我價值的實現也就相對比較多。自我價值實現得越多,自我肯定的成就感也就越多,這樣就能擁有一個好的心情,形成一個良性循環。相反,一個心情憂郁的人悲觀、抑郁,整天愁眉苦臉地面對生活,不管做什么事情都不積極,甚至錯誤百出,那么他的自我價值就會實現得越來越少,自我否定的因素就會增加,使心情更加消極抑郁,成了一個惡性循環。
有一個對生活極度厭倦的絕望少女,她打算以投湖的方式自殺。在湖邊她遇到了一位正在寫生的老畫家,老畫家專心致志地畫著一幅畫。少女鄙薄地看了老畫家一眼,心想:幼稚,那鬼一樣猙獰的山有什么好畫的?那墳場一樣荒廢的湖有什么好畫的?
老畫家似乎注意到了少女的存在和她的情緒,他依然專心致志、神情怡然地畫著。過了一會兒,他說:“姑娘,來看看畫吧。”
她走過去,傲慢地睨視著老畫家和他手里的畫。
突然,少女被吸引了,竟然將自殺的事忘得一干二凈。她從沒發現世界上還有那樣美麗的畫面——他將“墳場一樣”的湖面畫成了天上的宮殿,將“鬼一樣猙獰”的山畫成了美麗的、長著翅膀的女人,最后將這幅畫命名為《生活》。
這時,老畫家突然揮筆在這幅美麗的畫上點了一些黑點,似污泥,又像蚊蠅。
少女驚喜地說:“星辰和花瓣!”
老畫家滿意地笑了:“是啊,美麗的生活是需要我們自己用心發現的呀!”
悲觀失望的人在挫折面前,會陷入不能自拔的困境;樂觀向上的人即使在絕境之中,也能看到一線生機,并為此努力,不管他從事什么行業,他都會覺得工作很重要;即使衣衫襤褸不堪,也無礙于他的尊嚴;他不僅自己感到快樂,也給別人帶來快樂。因此對他來說,生活到處都有明媚宜人的陽光。
安德烈小時候,不知道從哪兒得到了一堆各種顏色的鏡片,他喜歡用這些有顏色的鏡片遮擋眼睛,站在窗臺上看窗外的風景。用粉紅色的鏡片看,面前的世界便是一片粉紅色;用藍色的鏡片看,眼前就是一片藍色;當用黃色的鏡片看的時候,世界又變成黃色的。用不同的鏡片去看眼前的世界,世界便呈現不同的顏色。
這是在他小時候發生的一件事情。后來安德烈漸漸長大,每當遇到不高興的事情時,他就會想起這件事情。他總是對自己說:“世界并沒什么不同,我可以決定這個世界的顏色啊!”
安德烈的故事給了人們很好的啟示:既然你不能改變一些無法改變的東西,那就改變一下自己吧。
世界的色彩是隨著我們情緒的變化而變化的,你擁有什么樣的心情,世界就會向你呈現什么樣的顏色,所以,別讓悲觀、消極擋住了生命的陽光,當你的心情開朗起來的時候,你的世界將會是朗朗晴空。
開朗的心態便是人生的太陽,成功路上的千里之駒,照耀我們內心的光明,加速推進我們事業的錦繡前程。或許會有挫折,或許會有失敗,或許會有痛苦,或許會有迷茫,但即使再大的困難,在開朗的心態面前都會望而卻步。因為這些磨難,在開朗的人眼中,是前進道路上的磨刀石,是攀登人生高峰的必經之路,他們的信念是: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
沒有什么事是值得憂慮的
實現理想的唯一障礙是今天的疑慮。
——富蘭克林·羅斯福
陽光心態的一個重要特征就是擁有一顆平靜的心。獲得平靜的心有一個很重要的方法,那就是將心靈騰空。你可以多嘗試幾次,一定要騰空心中的恐懼、仇恨、不安全感、內疚、悔恨和罪惡感。
事實上,只要你騰空自己的心靈,就會緩和你的痛苦和負擔。如果你不這樣做,一味地憂慮下去,那么你只是在折磨自己,你也就得不到想要的幸福。
一個商人的妻子不停地勸慰著她那在床上翻來覆去、輾轉難眠的丈夫:“睡吧,別再胡思亂想了。”
“嗨,老婆啊,”丈夫說,“幾個月前,我借了一筆錢,明天就到還錢的日子了。可你知道,咱家哪兒有錢啊!你也知道,借給我錢的那些鄰居們比蝎子還毒,我要是還不上錢,他們能饒得了我嗎?為了這個,我能睡得著嗎?”他接著又在床上繼續翻來覆去。
妻子試圖勸他,讓他寬心:“睡吧,等到明天,總會有辦法的,我們說不定能弄到錢還債的。”
“不行了,一點兒辦法都沒有啦!”
最后,妻子忍耐不住了,她爬上房頂,對著鄰居家高聲喊道:“你們知道,我丈夫欠你們的債明天就要到期了。現在我告訴你們:我丈夫明天沒有錢還債!”她跑回臥室,對丈夫說:“這回睡不著覺的不是你,而是他們了。”
如果凌晨三四點的時候,你還在憂慮,似乎全世界的重擔都壓在你肩膀上:到哪里去找一間合適的房子?找一份好一點的工作?怎樣可以使那個啰唆的主管對你有好印象?兒子的健康,女兒的行為,明天的伙食,孩子們的學費……你的腦子里有許多煩惱、問題和亟待解決的事在那里滾轉翻騰。
只要你采取一個簡單的步驟,對自己說一句簡短的話,說上幾遍,每一次要深呼吸,放松。你要對自己說,同時心里想:“不要怕。”
深呼吸,睜開眼睛,再輕松地閉起來,告訴自己:“不要怕。”仔細想想這些有魔力的字句,而且要真正相信,不要讓你的心仍彷徨在恐懼和煩惱之中。
我們不能將憂慮與計劃安排混為一談,雖然二者都是對未來的一種考慮。未來的計劃有助于你現實中的活動,使你對未來有自己的具體想法與行動指南。而憂慮只是因今后可能發生的事情而產生惰性。憂慮是一種流行的社會通病,幾乎每個人都要花費大量的時間為未來擔憂。憂慮消極而無益,既然你是在為毫無積極效果的行為浪費自己寶貴的時光,那么你就必須改變這一點。
請記住,世上沒有任何事情是值得憂慮的。你可以讓自己的一生在對未來的憂慮中度過,然而無論你多么憂慮,甚至抑郁而死,你也無法改變現實。
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什么事情是真正值得憂慮的。當身處困擾中時,你應該做的是面對它,然后解決它,繼續前行。如果一味地將自己置于憂慮的旋渦中,你的心理負擔只能越來越重,這樣的話,困擾你的事情還沒有得到解決,你就已經卷入憂慮的旋渦中,無法自拔了。
幸福不在于擁有得多,而在于計較得少
拼命去取得成功,但不要期望一定會成功。
——法拉第
在與人相處的過程中,難免會遇到各種各樣的矛盾,生出各種各樣的煩惱。這時候,如果沒有寬容、達觀的陽光心態,而是對每一件事斤斤計較,那生命無疑是一種累贅,且充斥著陰暗的色彩。
1945年3月,羅勒·摩爾和其他87位軍人在“貝雅號”潛艇上。當時雷達發現有一個驅逐艦隊正往他們的方向開來,于是他們就向其中的一艘驅逐艦發射了三枚魚雷,但都沒有擊中。這艘艦船也沒有發現。但當他們準備攻擊另一艘布雷艦的時候,它突然掉頭向潛艇開來,可能是一架日本飛機發現了這艘位于60英尺水深處的潛艇,用無線電通知了這艘布雷艦。
他們立刻潛到150英尺深的地方,以免被日方探測到,同時也準備應付深水炸彈。他們在所有的船蓋上多加了幾層栓子。3分鐘之后,突然天崩地裂。6枚深水炸彈在他們的四周爆炸,他們直往水底——深達276英尺的地方下沉,他們都嚇壞了。
按常識,如果潛水艇在不到500英尺的地方受到攻擊,深水炸彈在離它17英尺的范圍之內爆炸的話,差不多是在劫難逃。羅勒·摩爾嚇得不敢呼吸,他在想:“這回完蛋了。”在電扇和空調系統關閉之后,潛艇的溫度升到近40℃,但摩爾卻全身發冷,牙齒打戰,渾身冒冷汗。15小時之后,攻擊停止了,顯然那艘布雷艦的炸彈用光以后就離開了。這15小時的攻擊,對摩爾來說,就像有1500年那么長。他過去所有的生活一一浮現在眼前,他想到了以前所干的壞事,所有他曾擔心過的一些很無聊的小事。他曾經為工作時間長、薪水太少、沒有多少機會升遷而發愁;他也曾經為沒有錢買房子、沒有錢買部新車子、沒有錢給妻子買好衣服而憂慮;他非常討厭自己的老板,因為這位老板常給他制造麻煩;他還記得每晚回家的時候,自己總感到非常疲倦和難過,常常跟自己的妻子為一點小事吵架;他也為自己額頭上的一塊小疤發愁過。
摩爾說:“多年以來,那些令人發愁的事在我看來都是大事,可是在深水炸彈威脅著要把我送上西天的時候,這些事情又是多么荒唐、渺小。”就在那時候,他向自己發誓,如果他還有機會見到太陽和星星的話,就永遠永遠不會再憂慮。在潛艇里那可怕的15小時內所學到的,比他在大學讀了4年書所學到的要多得多。
人生中總是有很多的瑣事糾纏著我們,但是我們不能與之斤斤計較,因為心胸狹窄是幸福的天敵。
在非洲大草原上,有一種極不起眼的動物叫吸血蝙蝠。它身體很小,卻是野馬的天敵。這種蝙蝠靠吸動物的血生存,它在攻擊野馬時,常附在馬腿上,用鋒利的牙齒極敏捷地刺入野馬的腿內,然后用尖尖的嘴吸血。無論野馬怎么蹦跳、狂奔,都無法驅逐蝙蝠。蝙蝠卻可以從容地吸附在野馬身上,直到吸飽吸足,才滿意地飛去。而野馬常常在暴怒、狂奔、流血中悲慘地死去。動物學家們在分析這一問題時,一致認為吸血蝙蝠所吸的血量是微不足道的,遠不會讓野馬死去,野馬的死亡是它暴怒的習性和狂奔所致。
與野馬類似,生活中,將許多人擊垮的有時并不是那些看似滅頂之災的挑戰,而是一些微不足道的、雞毛蒜皮的小事。他們的時間和精力無休止地消耗在這些雞毛蒜皮的小事之中,最終讓他們一生一事無成。生活要求人們不斷地清點,看看忙忙碌碌中,哪些是重要的、必要的,哪些是不重要的。然后,果斷地將那些無益的事情拋棄。
很多時候,要想克服由一些小事情所引起的困擾,就需要一種陽光的心態,將你的注意力的重點轉移開來,換個角度看事情,重新收獲生活的幸福。
計較得多,會讓我們的心很累;而計較得少,則會讓我們有更多的精力去關注我們自身,尋找我們真正需要的東西。有時候,過于狹隘的心靈會阻礙我們獲得幸福,而不計較的人生才更加豐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