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哈佛凌晨四點半:哈佛大學教給青少年的成功秘訣
- 邢群麟
- 1368字
- 2019-09-16 11:40:56
只有行動才能讓計劃變成現實
一張地圖無論多么詳盡,也無法幫助它的主人前進一步。
——奧格·曼狄諾

只有行動才能讓計劃變成現實。一張地圖,無論多么詳實,比例多么精確,也永遠不可能帶著主人周游列國;嚴明的法規條文,無論多么神圣,永遠不可能阻止罪惡的滋生;凝結智慧的寶典,永遠不可能締造財富。只有行動才能使地圖、法規、寶典、夢想、計劃、目標具有現實意義。
安妮是一個可愛的小姑娘,可是她有一個壞習慣,那就是她每做一件事時,總是愛讓計劃停留在口頭上,而不是付諸行動。
和安妮住在同一個村子的詹姆森先生有一家水果店,里面出售本地產的草莓。一天,詹姆森先生對安妮說:“你想掙點錢嗎?”
“當然想,”她回答,“我一直想有一雙新鞋,可家里買不起。”
“好的,安妮。”詹姆森先生說,“隔壁卡爾森太太家的牧場里有很多長勢很好的黑草莓,他們允許所有人去摘。你去摘了以后把它們都賣給我,1夸脫我給你13美分。”
安妮聽到可以掙錢,非常高興。于是她迅速跑回家,拿上一個籃子,準備馬上就去摘草莓。
這時,她不由自主地想,要先算一下采5夸脫草莓可以掙多少錢比較好。于是她拿出一支筆和一塊小木板,計算結果是65美分。
“要是能采12夸脫呢?”她計算著,“那我又能賺多少呢?”“上帝呀!”她得出答案,“我能得到1美元56美分呢!”
安妮接著算下去,要是她采了50、100、200夸脫,詹姆森先生會給她多少錢。她將時間花費在這些計算上,一下子到了中午吃飯的時間,她只得下午去采草莓了。
安妮吃過午飯后,急急忙忙地拿起籃子向牧場趕去。而許多男孩子在午飯前就到了那兒,他們快把好的草莓都摘光了。可憐的小安妮最終只采到了1夸脫草莓。
回家的途中,安妮想起了老師常說的話:“辦事得盡早著手,干完后再去想。因為1個實干者勝過100個空想家。”
只有行動才能讓計劃變成現實。成功在于計劃,更在于行動。目標再偉大,如果不落實,就永遠是空想。

在一次行動力研習會上,培訓師做了一個活動。他說:“現在我請各位一起來做一個游戲,大家必須用心投入,并且采取行動。”他從錢包里掏出一張面值100元的人民幣,他說:“現在有誰愿意拿50元來換這張100元人民幣。”他說了幾次,都沒有人行動,最后終于有一個人跑向講臺,但仍然用一種懷疑的眼光看著老師和那一張人民幣,不敢行動。那位培訓師提醒說:“要配合,要參與,要行動。”那個人才采取行動,終于換回了那100元。那位勇敢參與者立刻賺了50元。
最后,培訓師說:“凡事馬上行動,立刻行動,你的人生才會不一樣。”
有這么一個笑話,也說明了行動力對于成功的重要性。
有一個郁郁不得志的年輕人每隔三兩天就到教堂祈禱,而且他的禱告詞幾乎每次都相同。
“上帝啊,請念在我多年來敬畏您的份上,讓我中一次彩票吧!阿門。”
幾天后,他又垂頭喪氣地回到教堂,同樣跪著祈禱:“上帝啊,為何不讓我中彩票?我愿意更謙卑地來服侍您,求您讓我中一次彩票吧!阿門。”
到了最后一次,他跪著重復他的祈禱:“我的上帝,為何您不垂聽我的祈求?讓我中彩票吧!只要一次,讓我解決所有困難,我愿奉獻終身,專心侍奉您——”
就在這時,圣壇上空發出一陣宏偉莊嚴的聲音:“我一直垂聽你的禱告。可是——最起碼,你也該先去買一張彩票吧!”
再美好的夢想,離開了行動,就會變成空想;再完美的計劃,離開了行動,也會失去意義。青少年朋友要實現自己的理想,就應當凡事付諸行動,在行動中實現自己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