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的組成部分
問題1:原子由哪些部分構成?

前面已經講過原子可以分解為亞原子微粒。亞原子微粒其實有很多種,但我們只需認識這三種主要類型。元素分解后,我們會得到質子、電子和中子這三種基本的亞原子微粒。
如表格所示,這三種亞原子微粒在大小和帶電量上各不相同。與電子相比,質子和中子都屬于大微粒,當然它們要比原子小得多,因此算不上真正意義上的大粒子。質子和中子大小相當,差不多是電子大小的2000倍。質子與電子帶有極性相反的電荷,分別為+1和-1。而中子的帶電量為0。
表格的最后一列給出了一種元素區別于另一種元素的原因,比較了增減不同種亞原子微粒所引起的不同效應。改變質子的數量,就等同于改變元素的種類。但是,改變中子和電子數量時卻不會發生這種質的變化。
以氧為例,如果給氧原子增加兩個質子,氧原子就變成了氖原子。氮氣一般用于廣告牌燈光,而如果需要可供呼吸的氣體,我們則會選擇氧氣。所以說,這是質的變化。改變質子的數目會把一種元素的原子變成另一種元素。因此,我們說元素的不同之處就在于質子數目的不同。
若給氧原子增加兩個電子會怎樣?氧原子仍然是氧原子,但現在卻帶著兩個單位的負電荷。帶電會改變氧原子的某些行為特性,但其本質仍保持不變。
給氧原子增加兩個中子又會怎樣?其本質仍然是氧原子,但質量會有所增加。質量的增加可能會使原子變得更加穩定,但也有可能變得更不穩定。對于氧原子而言,增加兩個中子會使其變得不穩定,且具有放射性。
最簡單的元素是氫元素,只含一個質子。氦有2個質子,碳有6個,氮有7個,氧有8個,氖有10個,黃金有79個,而最大的自然元素鈾有92個質子。同時,氫原子有1個中子,氧原子有8個中子,而鈾原子則有92個中子。
前面我們已經學習了亞原子微粒的相關知識,現在終于可以給出元素的現代定義。定義仍然分為三部分:
世間萬物都由基本元素構成。因此,在任何一種物體分解后,我們會發現它由92種基本元素中的一種或多種構成。
任何元素都由其本身對應的原子構成。并且,同一種元素的各個原子都具有相同的質子數。
質子數目的改變就等同于原子種類的改變。
在元素的現代定義中,我們強調了各種元素之所以互不相同是因為質子數量的不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