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沒來由的害怕

在生活中,總有一些人對一些特定的事物會產生一種莫名其妙的恐懼,而他們的這些恐懼常常會讓我們覺得不可思議,因為在別人眼中是很普通的事物,在他們的眼中卻會成為恐懼的代稱。一個女孩見到蜘蛛后可能會驚聲尖叫,而蜘蛛卻會成為男孩觀察和玩耍的對象;有些人聽到特別的聲音就會變得發狂;有的人會對一種疾病產生恐懼,過多擔憂,甚至做出一些不必要的行為;有的人則會對尖銳的事物產生恐懼,他們不能接觸這些事物,甚至都不愿看到這些事物。但是這些看似千奇百怪的事物,卻都有它們背后產生的原因,也就是說這些恐懼的產生并不是沒有來由的,在對它們進行更為全面而深入地了解之后,我們也許就可以有更大的信心去克服這些沒有來由的“害怕”。

小花正在家中收拾衣服,突然一只蟑螂小強耀武揚威地奔到了她的面前,看到一個長相如此丑陋的家伙,大叫一聲之后,小花立刻喚來自己的男友小峰,看到男友走過來之后,小花立刻倒在了男友的懷里,說道:“人家可嚇得不行了……”

小強見狀之后得意地走了,而小花的男友則在其身后進行各種高難度動作的追趕與捕殺。

又過了一天,小花又在家里收拾東西,這只蟑螂又碰巧路過,想到上次的經歷,它又想給小花一點驚喜,但不同的是,今天男友小峰不在。

看到小強再次出現在自己面前,小花二話沒說,上去一個掃堂腿就把小強踢了一個空中360度旋轉,動作干凈利落:“叫你又出來煩我!”臉面之上再也沒有上一次的恐懼之色。

小強滾落地上之后開始納悶起來,坐在那里琢磨:“哎呀,這姑娘原來是一多重人格啊!”可惜在它的心里一點都不明白原來小花的恐懼是可以有選擇的。

這是一個笑話,不過反映的卻是生活中的事情。有很多人害怕蟑螂,尤其是女孩子,怕蟑螂怕到聽說“蟑螂”這兩個字都會毛骨悚然,可是你要問她為什么怕,她又說不上來。看過這個笑話之后,也許就會明白,原來笑話的恐懼原因不在于蟑螂小強,而是因為她需要依賴身邊的男友,小強僅僅是一個導火索而已。認識了對小強的恐懼之后,也許就會明白這些害怕背后產生的原因。

日本有一部非常經典的恐怖漫畫,名為《旋渦》。在這個故事中,爸爸突然開始瘋狂迷戀旋渦狀圖案,最后到了無可救藥的地步:他甚至把家里所有的東西都換成帶旋渦圖案的,床單、壁紙、家具的顏色等,普通人進入這種旋渦的世界,望過去是一陣眩暈,但是這位父親卻會一動不動盯著這些旋渦看,并且一盯就是一天。慢慢地,他的身體也發生了一些奇妙的變化,比如他的兩只眼睛可以順時針或者逆時針方向旋轉,他走路的時候總是習慣轉圈前進。這位陷入旋渦不能自拔的爸爸,最終干脆為自己訂制了一個大木盆,把自己整個身體卷成旋渦的形狀塞在里面,就這樣死去了。

故事發展到這里并沒有結束,家人發現了父親的尸體后,非常悲傷,特別是母親,作為內心脆弱的女性,媽媽顯然承受不了這個打擊,隨后開始產生對一切旋渦狀東西的恐懼,比如在飯湯里攪拌起的旋渦、蝸牛背上的殼、還有指紋,這些都會讓母親產生極度恐懼。她干脆用剪刀把自己手指肚上的皮膚一塊一塊剪掉,最終這位母親也被家人送進了醫院。

但是在醫院里,這位母親還是沒有逃脫旋渦的刺激,她說點滴瓶中液體下降會產生旋渦,她還看到女護士頭上盤成旋渦狀的發髻等。母親在出院前的最后一次會診時,無意中發現醫務室墻上耳部解剖圖中耳蝸的形狀就是一個旋渦!于是,在幾天后一個絕望的夜晚,被恐懼折磨得痛苦不堪的母親,用一把長剪刀從自己的耳朵中穿了進去……

在這個故事中,我們在一開始就明白這位母親對旋渦產生恐懼的原因,因為父親的死讓她不能忘懷,所以每次看到旋渦都會牽扯起她最傷痛的回憶,最終促成了她這些極端的行為。其實很多人的恐懼都是有原因的,源于自己的一段經歷或是記憶,如果一個人能夠走出這種記憶,那他就能克服自己的恐懼;如果一個人總是不能忘記自己的歷史,那么他最終的命運有可能就會像故事中的這位母親一樣。

其實早在許多年前,有心理學家就開始對恐懼的原因進行研究,他們通過特定實驗,希望尋找出讓人產生恐懼的原因,并尋找可以解脫這種恐懼的方法。在這些探索當中,最為著名的一例無疑就是華生所進行的實驗。

1917年的時候,華生獲得一筆100美元的資助,他由此開始進行一項關于焦慮引發的實驗,目的是研究嬰兒的反射和本能。

在這個實驗中,他把一個9個月大的嬰兒暴露在各種刺激中,觀察他的反應。嬰兒剛開始很勇猛,老鼠、兔子都不害怕,可是當華生用一個錘子敲打鋼條發出噪音時,孩子的情緒卻顯得很不安起來。

此后,他們又等待了兩個月,嬰兒長到11個月大時,又被抱了過來。這時,只要他和小白鼠玩耍,華生就會在身后制造噪音。噪音和小白鼠同時出現多次后,嬰兒即使不聽到噪音看到小白鼠時也會感到害怕。

看到這里,大家也許就會明白,為什么看到一些事物的時候,我們都會感到恐懼,也許在每一個“小白鼠”的背后,都隱藏著一個讓我們感受緊張的“噪音”記憶。這是華生最為主要的醫學貢獻,而這個實驗卻可以為我們認識自己的恐懼提供一條線索。

恐懼是我們普遍所經歷的一種情緒,生活中我們漸漸也能習以為常,回避掉這些事物恐怕是我們最常使用的方法。比如一個恐高癥患者可以避免進入高層建筑,一個害怕聽到打雷聲音的人,則會把自己的頭蒙在被子里。但是有一些恐懼情形卻會非常嚴重,最后甚至到了不得不去求助醫生的地步,對于這種情形,也有專門的診斷與治療措施。

根據美國DSM-Ⅳ-TR標準,對特定對象恐懼癥的診斷標準是:

(1)由于特定事物或情境出現或想象出現過度的或不合理的、顯著而持續的恐懼。

(2)暴露于恐懼性刺激環境中立刻會引起焦慮反應,表現出一種僅限于此情境或由此情境所誘發的恐慌發作形式。

(3)患者認識到這種恐懼是不合理的,但卻無能為力,希望能擺脫這種狀況,但卻無法逃脫自己的這種認知模式。

(4)這種因恐怖所產生的痛苦煩惱,會顯著影響個人日常生活、工作學習、社交活動與人際關系,恐懼帶給患者的煩惱痛苦不堪,嚴重影響自己的工作與學習。

(5)這種與特定事物或情境相關的焦慮、恐慌發作或對恐懼的回避,不可歸于其他精神障礙,并沒有明確的病因,只是一種認識障礙與情緒反應。

特定對象恐懼癥,又稱為單一恐懼癥,是指對某一特定環境或特定物體的恐懼,如怕接近某種場合或動物等。單一恐懼癥多由某些不良刺激引起,一般比較容易治愈,但有部分患者在消除了對某一物體的恐懼后,又出現新的恐懼對象。單一恐懼癥具有如下特點:

(1)對某些客體或處境有強烈恐懼,恐懼的程度與實際危險不相稱。

(2)有反復或持續的回避行為。

(3)發作時有焦慮和自主神經癥狀。

(4)知道恐懼過分或不必要,但無法控制。

對于特定對象恐懼癥產生的原因也有相對科學的標準。很久以來,學界一致認為絕大多數恐懼癥是由于過去一件非同尋常的創傷性事件所造成的。例如,一個人如果有過去被狗咬過的經歷,那么他就會產生對狗的恐懼。但這只是導致恐懼癥產生的一個原因,此外專家還羅列出了其他三種可能產生的原因:對在某種特定情況下的虛假警戒的反應經歷;看到別人極度恐慌的經歷的一種情感共鳴;被別人告知的恐懼經歷。另外,要產生恐懼癥,我們還要有產生焦慮情緒的易感性,為這些共同性事件可能再次發生而感到焦慮。此外還有學者從文化的角度對恐懼產生的原因進行了解讀,社會和文化因素對于一個人最終是否發展成為特定對象恐懼癥來說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決定因素。在一項研究中,一個更男性化的女孩子比一個女性化的女孩恐懼心理產生要少得多,這就體現出了社會的性別角色作用。

盡管恐懼癥的發生過程非常復雜,并且讓人產生恐懼的事物也是多種多樣,但是它的治療的主要方式卻非常單一。就是讓患者有節奏地去慢慢接觸讓自己感到恐懼的事物,通過增加經歷的次數,讓自己逐漸熟悉這種事物,從而消除對這種事物的恐懼。幾乎所有人都同意應該接受持續的、有層次的暴露訓練,但是對很多患者來說,逐步將自己暴露在所恐懼的事物環境中的暴露治療方法,必須是在治療者的嚴密監控下進行。因為想一個人單獨進行暴露治療的患者,治療過程往往進展得太快太強,最后不得不逃之夭夭,結果反而更增加了恐懼癥的嚴重性。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泗阳县| 巴彦淖尔市| 阳西县| 中方县| 海门市| 依兰县| 长宁区| 牡丹江市| 榆树市| 泰宁县| 明水县| 洛川县| 平果县| 鹤山市| 恩施市| 秦皇岛市| 谢通门县| 玉林市| 繁峙县| 博白县| 扎赉特旗| 屏山县| 栖霞市| 囊谦县| 泰和县| 肥乡县| 横峰县| 尖扎县| 乌兰浩特市| 双牌县| 施甸县| 花莲市| 东阳市| 陆良县| 沈丘县| 九龙城区| 四子王旗| 调兵山市| 望奎县| 清水河县| 花莲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