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奇百怪的強迫癥
其實我們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有點強迫癥,尤其在生活壓力大、對自己要求高、追求完美的人身上,這種癥狀顯得更加明顯。
曾經有一個網絡上的鏈接,據說強迫癥的人是不能打開的。事情是這樣的,如果你的鼠標動一下,那些方塊就會變成更小的方塊,而在你沒有用鼠標移動的區域,就不會改變方塊的大小,這樣子的話,患有強迫癥的人就會很受不了,他們必須要使所有的方塊都看起來一樣,這樣他們就會在上面糾結很久。
強迫癥不是一種病,但比疾病更可怕,因為疾病畢竟可以痊愈,而罹患強迫癥的人就只能自己默默地吞吃苦果,別人永遠也無法理解你為什么會做這種奇怪的動作還宣稱自己無法控制。
在網上打開一個人的新浪博客,看到他所描述的關于強迫癥的很有意思的表現。
“我的強迫癥很風雅,這是一種叫作‘電影角色強迫記憶癥’的東西。簡單來說,就是如果我看到電影里一個角色很眼熟的話,就會拼命強迫自己回想這個人我是在哪部影片里曾經見過。想不出來的話,我幾天內都會痛苦不堪,在床上滾來滾去,總覺得有什么事未完成。
“如果這個角色是主角或者主要配角的話,還尚有線索可找,如果是一個戲份不過幾秒鐘的跑龍套的人的話,那根本查無可查,唯一能做的,只能在痛苦中期待自己靈光一現回想起來。這種事別人根本幫不了,自己看過什么電影,只有自己清楚。
“比如最近爆發的一次強迫癥是在看《變形金剛》的時候。首先電影院放了《哈利·波特5》的預告片,里面出現了那個接替鄧不利多校長職位的女反派,很抱歉我忘了她的名字,她看起來非常熟悉,但當時無論如何都想不到是誰,結果導致我幾乎沒看好接下來的正片。回家以后,我把這預告片下載下來,反覆研讀,也沒有結果。你知道,就是那種似曾相識、觸手可及,可伸手過去卻什么都抓不到的痛苦感。一直到第三天我洗澡的時候,腦子里才突然電光火石般閃過一個念頭:這女人以前在《Citizen X》(譯為‘守法公民’或‘異教徒告解室’)里演主角的老婆,一個出場不過3分鐘的龍套!
“再往前追溯,我曾經看過一部B級恐怖片《Eight Legs Freak》,里面有一個中年女性角色,她是個好人,為人和善,她有個孩子在大學里打四分衛,但是她死了。我忽然覺得這人似曾相識,于是強迫癥爆發,動用了各種搜索手段拼命調查,最后終于查出來她在《異形2》里驚鴻一瞥,整部戲里只有一個鏡頭,只說了一句話‘殺了我’然后就死了。”
很有意思是吧。事實上在我們身邊也有很多這樣的例子。
有些人有一個特別的習慣性動作——愛咬指甲,有時候甚至會把自己的指甲咬破,但是就是習慣性地不咬難受。
有時候,強迫癥就類似于我們平常愛說的糾結。比如說吧,前幾天,我一直在想《金粉世家》里面某個場景到底是怎么回事,像這種問題一般來說只有自己記得,可關鍵是我都不記得了,可我就是忘不掉這個問題,總是想要知道,最后還是在和別人聊天的時候知道了大致情況。
有些人還特別愛撕東西,一個人的時候就不自覺地老愛撕身邊的紙什么的,非得把它們撕得一片一片的才感覺安心,有時候或者是無聊,或者是注意力在別的地方,就愛撕東西。
還有這么一個人,她的強迫癥很有文化,可以被稱作“完美閱讀強迫癥”。就是她只要拿到一張報紙,就必須要全部看完,一個新聞都不能落,否則就會覺得心神不寧;或者是看一篇雜志,看到一半就會耿耿于懷,覺得很痛苦。必須得再找到那個雜志把它看完,或者是重新買一本一模一樣的。
她最怕的就是在公共汽車上偶爾看到即將下車的乘客手里拿著報紙,驚鴻一瞥往往只掃到半個標題,她就會想,那么另外半個標題是什么呢?人家已經下車了,她很難受,往往會在下一站跑下車,找一個報攤搞清楚那半個標題,然后才會如釋重負。
有一種強迫癥名稱叫作信息強迫癥,這種強迫癥一般出現在上班族身上。
他們不但愛瀏覽、收集信息,還喜歡發布、交流信息,覺得沒有了信息生活就變得乏味。一般還將收集的信息有意識地記下來,日后作為消遣的談資,而且最害怕的就是電腦網絡出現故障、手機欠費停機。一旦如此就會焦慮不安、心情浮躁,總擔心因為漏掉重要的信息而給工作和生活帶來負面影響。
信息強迫癥主要有哪些癥狀呢?
主要癥狀:不斷刷新網頁、郵箱。
去洗手間、開會或者哪怕泡茶離開一小會兒,回來的第一件事就是檢查手機、查看MSN或者郵箱。
上班第一件事就是開電腦、檢查電話錄音。
無論何時都會開手機。
每周7天總要買固定的報紙,每半個月買不同的雜志。
每半個月固定逛書店,并且每次購買的書目都較雜。
遇到以下這些問題,將會驚慌失措:手機忘帶、網絡故障、電腦死機、名片夾丟失等。
專家認為,人們獲取信息是為了更好地改善自己的生活,讓自己生活得更愉快。但是,現在很多人卻在信息面前迷失了自己,讓自己的內心起了沖突。而上班族的這種強迫癥雖然是對于目前一些年輕人為職場競爭和追求時尚生活而采取的行為,但久而久之也會形成無法自控的焦慮不安,嚴重影響到正常的生活,有此傾向者必須及時調節。
為什么上班族會容易得這種信息強迫癥呢?除了有娛樂的因素以外,還和工作不無關系。在激烈的競爭環境下,一個最新的信息可能就是一個升職加薪的機會,信息在職場中的利用價值越高,對上班族形成的壓迫性也就越大。另外,現代人生活追求檔次和品位,如何休閑、怎樣生活才叫時尚,應該看什么書、做什么運動、吃什么美食等,這些都是一個個信息資源堆出來的集合體。
收集更多信息可以使他們在人際交往或者工作中獲得更多的優越感和主動權,而且大家在交流信息的同時也是不斷刺探著對方的現狀,隨之就會出現強迫自己收集更多信息并且將這些信息付諸實踐來超越對方。
綜合以上各種原因,這些上班的人士就變得不掌握信息就焦慮,患上了信息強迫癥。
在豆瓣里面有這樣一個小組,叫作“焦慮癥”小組,在這個小組里面,有人害怕家里有蟲子,怕到失眠;有人僅僅因為不知如何給工作任務排序才是最優方案,竟能心情焦灼地在電腦前枯坐一下午;還有人焦慮、肌肉緊張,睡著都繃著肩膀、咬著牙,導致醒來時肩膀疼、下巴酸。
這里還有一個具體的關于信息強迫癥的例子。
在一家美資企業擔任行政工作的高小姐說自己是“郵件焦慮癥”患者。
她的工作郵箱每天都要收到幾十封郵件,每當看到刷屏的“未讀郵件”,除了涌起瞬間把它們消滅掉的沖動。高小姐還有更深的憂慮,她不但檢查收件箱,連訂閱郵件、垃圾郵件、廣告郵件都會時不時查收一番。“就怕丟郵件,萬一重要郵件被郵箱自動歸類到垃圾郵件或廣告郵件就不好啦!”
而她之所以會有這種憂慮,主要是因為以前在求職過程中因為沒有注意查收一封郵件而導致自己失去了一個很好的機會。自那以后,她就患上了郵件焦慮癥,這也算是信息強迫癥的一種。
專家告訴我們,一定要學會轉移注意力,平時加強體育鍛煉,閱讀一些自己喜愛的書籍或者和好朋友聊聊天散散心都可以。如果真的患上強迫癥,其實都是會對生活造成很大的影響的,而且內心的快樂感和幸福指數也會降低,我們應該學會做自己情緒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