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沉迷于自己的世界:警惕社交恐懼癥

一項調查顯示,社交恐懼癥已經成為當今社會排名第三的心理疾病,僅次于抑郁癥和焦慮癥。近幾年,有社交恐懼癥的患者5年中增加了4倍,其中僅80后、90后的年輕患者就占了一半。社交恐懼癥也被稱作“社交焦慮障礙”,是以害怕與人交往或當眾說話,擔心在別人面前出丑或者處于尷尬的境況而盡力回避的一種恐懼感。恐懼的對象可以是某個人或某些人,可包括除了某些特別熟悉的親友之外所有的人。

如何克服社交恐懼癥

社交是現代生活中人人不可缺少的活動,但是,許多性格內向的人,尤其是年輕女性,會在人際交往中感到惶恐不安,并出現臉紅、出汗、心跳加快、說話結巴和手足無措等現象,這一現象稱為“社交恐懼癥”。那么,如何克服這一現象呢?

figure_0073_0017

與別人在一起時,不論是正式還是非正式的聚會,開始時不妨手里握住一樣東西,比如一本書,一塊手帕或其他小東西。握著這些東西,對于內向害羞的人來說,會感到舒服而且有一種安全感。

figure_0073_0018

有時你的恐懼是由于你的知識過于狹窄,或對當前發生的事情知道得太少。因此可以讀些課外書籍、報刊雜志,開拓自己的視野,豐富自己的閱歷,你就會發現,在社交場合你可以毫無困難地表達你的意見。

當然,克服“社交恐懼癥”的方法不單單只有上面的兩條,只要克服心中的羞怯,邁出內向的圈子,就能逐漸克服“社交恐懼癥”。

大多數人在眾人面前發言、面對老師或領導時都會有些緊張,這是一種正常的現象。但是,如果只因為自己的害羞、緊張而沉迷在自己的世界里不可自拔,得意于精神世界,卻在現實之中惶惶不安,這已然成為一種病態。社交恐懼癥作為一種因為心理緊張造成的心因性疾病,其實只要積極治療,是可以治愈的。

那么,我們如何在與別人的交往中消除恐懼呢?

首先,要學會平衡心理,然后主動出擊。對社交產生恐懼心理,根源在于害怕交往中出現棘手、無法應付的情況,讓自己難堪、出丑。當一個人對外界不確定時,就會出現恐懼心理。在這種時候,與其害怕,不如主動面對,主動尋求外界的刺激,以提高我們的心理素質和邁出第一步的勇氣。

其次,為了改變害羞內向的性格,應該多參加一些集體活動,嘗試主動與同伴和陌生人交往,在交往的實際過程中,逐漸去掉羞怯、恐懼感,使自己成為開朗、樂觀、豁達的人。最重要的一條就是,暫時轉移引起社交恐懼癥的外界刺激。由于外界刺激在一段時間內消失,其條件反射在頭腦中的痕跡就會逐漸淡漠,有時還可消除。

最后,我們要對自己有正確的認識,過于自閉和盲目自卑都沒有必要,事事處處得體、求全責備也是沒有必要的。可以暗示自己:我只不過是集體中的一分子,誰也不會專門盯住我、注意我一個人的。我們要盡量擺脫那種過多考慮別人評價的思維方式。

主站蜘蛛池模板: 花垣县| 青河县| 驻马店市| 宜黄县| 隆子县| 高州市| 剑川县| 砚山县| 江永县| 荔波县| 玉树县| 天峻县| 琼结县| 天等县| 九台市| 阿鲁科尔沁旗| 木兰县| 西丰县| 彰化市| 敦煌市| 全南县| 门头沟区| 固安县| 和平区| 井冈山市| 承德县| 托克逊县| 渝中区| 三门县| 高雄县| 宁乡县| 兴安盟| 乐至县| 灌云县| 卢氏县| 延安市| 和平区| 含山县| 永康市| 虞城县| 壤塘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