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章 貪圖安逸走向毀滅

安逸的生活猶如地獄

長期的安逸會磨滅人的理想,摧毀人的斗志,最終毀掉人的一生。

有一個人死后,在去閻羅殿的路上,遇見一座金碧輝煌的宮殿。宮殿的主人請求他留下來居住。

這個人說:“我在人世間辛辛苦苦地忙碌了一輩子,我現在只想吃、只想睡,我討厭工作。”

宮殿的主人答道:“若是這樣,那么世界上再也沒有比我這里更適合你居住的了。我這里有山珍海味,你想吃什么就吃什么,不會有人來阻止你;我這里有舒服的床鋪,你想睡多久就睡多久,不會有人來打擾你,而且,我保證沒有任何事情需要你做。”

于是,這個人就住了下來。

開始一段日子,這個人吃了睡,睡了吃,感到非常快樂。漸漸地,他覺得有點寂寞和空虛,于是他就去見宮殿主人,抱怨道:“這種每天吃吃睡睡的日子過久了也沒有意思。我現在是腦滿腸肥了,對這種生活已經提不起一點兒興趣了。你能否為我找一份工作?”

宮殿的主人答道:“對不起,我們這里從來就不曾有過工作。”

又過了幾個月,這個人實在忍不住了,又去見宮殿的主人:“這種日子我實在受不了。如果你不給我工作,我寧愿去下地獄,也不愿再在這里住下去了。”

宮殿的主人輕蔑地笑了:“你以為這里是天堂嗎?這里本來就是地獄啊!”

安逸的生活原來也是一種地獄。它雖然沒有刀山可上,沒有火海可蹈,沒有油鍋可赴,可它能漸漸地毀滅你的理想,腐蝕你的心靈,甚至可以讓你變成一具行尸走肉。

每個人都向往安逸的生活,經歷艱難困苦后短暫的安逸生活可以使我們得到休息和寧靜。但是長期的安逸會磨滅人的理想,摧毀人的斗志,最終毀掉人的一生。

不要被安逸生活所累

不愿離開舒適安逸的生活,即便是鷹也不會再展翅飛翔了。

有一個老人在山里打柴時,拾到一只很小的樣子怪怪的鳥,那只怪鳥和出生剛滿月的小雞一樣大小,也許因為它實在太小了,又不會飛,老人就把這只怪鳥帶回家給小孫子玩耍。老人的孫子很調皮,他將怪鳥放在小雞群里,充當母雞的孩子,讓母雞養育。母雞沒有發現這個異類,全權負起一個母親的責任。怪鳥一天天長大了,后來人們發現那只怪鳥竟是一只鷹,人們擔心這只鷹再長大一些會吃雞。為了保護雞,人們一致強烈要求:要么殺了那只鷹,要么將它放生,讓它永遠也別回來。因為和這只鷹相處的時間長了,有了感情,這一家人自然舍不得殺它,他們決定將它放生,讓它回歸大自然。然而,他們用了許多辦法都無法讓其重返大自然,他們把它帶到很遠的地方放生,過不了幾天,那只鷹又飛回來了,他們驅趕它不讓它進家門,他們甚至將它打得遍體鱗傷……許多辦法試過了都不奏效。最后他們終于明白:原來鷹是眷戀它從小長大的家園,舍不得那個溫暖舒適的窩。

后來村里的一位老人說:把鷹交給我吧,我會讓它重返藍天,永遠不再回來。老人將鷹帶到附近一個最陡峭的懸崖絕壁旁,然后將鷹狠狠向懸崖下的深澗扔去。那只鷹開始也如石頭般向下墜去,然而快要到澗底時,它終于展開雙翅托住了身體,開始緩緩滑翔,然后輕輕拍了拍翅膀,飛向了蔚藍的天空,它越飛越自由舒展,越飛動作越漂亮。它越飛越高,越飛越遠,漸漸變成了一個小黑點,飛出了人們的視野,永遠地飛走了,再也沒有回來。

沉湎于安逸,是人性中惰性的反映。人們喜歡舒適安逸的生活,一旦適應了它,便不愿再離開、再改變。但是,舒適會束縛住飛翔的翅膀,也許再也不能展翅高飛了。只有將自己置身于生活的懸崖邊,經受危難的考驗,生活才會更精彩,天空才會更蔚藍。

一個實干者勝過一百個空想家

做事得盡早著手,干完后再去想,因為一個實干者勝過一百個空想家。

艾米是一個可愛的小姑娘,可是她有一個壞習慣,那就是她每做一件事時,都把時間花在準備工作上,而不是馬上行動。

和艾米住在同一個村子里的索頓先生有一家水果店,里面出售本地產的草莓這類水果。一天,索頓先生對貧窮的艾米說:“你想掙點錢嗎?”

“當然想,”她回答,“我一直想有一雙新鞋,可家里買不起。”

“好的,艾米。”索頓先生說,“格林家的牧場里有很多長勢很好的黑草莓,他們允許所有人去摘。你去摘了以后把它們都賣給我,一夸脫我給你13美分。”

艾米聽說可以掙錢,非常高興。于是她迅速跑回家,拿上一個籃子,準備馬上就去摘草莓。

這時,她不由自主地想到,得先算一下采5夸脫草莓可以掙多少錢比較好。于是她拿出一支筆和一塊小木板,計算結果是65美分。

“要是能采12夸脫呢?”她計算著,“那我又能賺多少呢?”

“上帝呀!”她得出答案,“我能得到1美元56美分呢。”

艾米接著算下去,要是她采了50、100、200夸脫,索頓先生會給她多少錢。她將不少時間花費在這些計算上,一下子已經到了中午吃飯的時間,她只得下午再去采草莓了。

艾米吃過午飯后,急急忙忙地拿起籃子向牧場趕去。而許多男孩子在午飯前就到了那兒,他們快把好的草莓都摘光了,可憐的小艾米最終只采到了一夸脫草莓。

回家的途中,艾米想起了老師常說的話:“辦事得盡早著手,干完后再去想。因為一個實干者勝過一百個空想家。”

我們都喜歡想象,想象如果將這份工作做好可以在兩年內提升,五年內開一家自己的公司,十年內將公司變為跨國企業,十五年的財富可以榮登財富榜前幾位;想象著過上高質量的生活,盡情享受休閑與娛樂。

然而,更多的人只是停止在了想象層面,卻從來不愿將想象去付諸實踐。漸漸地,連他自己都忘記了美好想象的根本是“把現在的工作做好”,想象也就變成了空想、妄想,成了一個永遠也不可能實現的夢。

別為自己找借口

說得再多也不如行動,行動是成功最有力的保障。

在西部邊遠地區有兩個和尚,其中一個貧窮,一個富裕。

有一天,窮和尚對富和尚說:“我想到南海去,您看怎么樣?”

富和尚說:“你憑借什么去呢?”

窮和尚說:“一個水瓶、一個飯缽就足夠了。”

富和尚說:“我多年來就想租條船沿著長江而下,現在還沒做到呢!你憑什么去?”

第二年,窮和尚從南海歸來,把有關南海的事告訴富和尚,富和尚深感慚愧。

在做一件事之前,很多人都會想:現在已經萬事俱備了嗎?結果在絕大多數時候他們都放棄了最初的想法,因為他們發現所擁有的有利條件實在太少了,在一步步說服自己放棄的同時連最后的想法都會失去。

適當的冒險可以帶來快樂

舒適的生活之余,適當的冒險活動也可以給你帶來無盡的快樂。

天上刮著大風下著大雨,螃蟹在海灘上踱來踱去,他看見龍蝦正準備駕船出海,感到很驚奇。

“蝦大哥,”螃蟹說,“這樣的天氣還冒險出海,未免太魯莽了吧!”

“當然會有些危險,”龍蝦說,“不過,我喜歡海上的風暴。”

“那我陪你一起去,”螃蟹說,“我可不能讓你獨自出海冒險。”

于是,龍蝦和螃蟹一起出海了,不一會兒,他們就遠離了海岸。洶涌的海浪打得小船顛簸起伏。

龍蝦在狂風呼嘯中大聲叫喊:“螃蟹老弟,對我來說,咸滋滋的浪花最能使人振奮,波濤的撞擊簡直使我高興得喘不過氣來。”

“蝦大哥,我發覺我們的船正在往下沉!”螃蟹膽戰心驚地叫了起來。

“一點不錯,我們是正在下沉。這條舊船到處都是裂縫。勇敢些,蟹老弟,我們都是大海的子孫哪。”

小船果真翻了個身,沉了下去。

“太可怕了,太可怕了!”螃蟹驚叫起來。

“走,讓我們下去吧。”龍蝦說道。

螃蟹驚恐不安。龍蝦攙著它沿著海底緩步行走。“你看,我們多么勇敢地冒了次險,多有意義啊!”龍蝦說。螃蟹漸漸覺得好受些。盡管它一向喜歡過安穩的生活,此時它也不得不承認,這一天雖然歷盡風險,確也很有幾分樂趣。

哪怕小小的冒險也能使生活增添生氣。

在舒適的環境中生活得久了,人們會逐漸安于現狀,喪失了再去冒險的勇氣。這是人性的常態。但是,生活中有了風和雨才會有更加美麗的彩虹,所以一點小小的冒險會給本已平淡無奇的生活帶來一點生機和快樂。

未雨綢繆才能有備無患

只有居安思危,做到未雨綢繆,才能夠有備無患。

狐貍晚飯后無事閑逛,看到一只野豬在大樹旁勤奮地磨獠牙,在傍晚的霞光下,野豬的獠牙顯得格外鋒利。

狐貍覺得不可思議,走上前去好奇地問野豬:“野豬大哥,你在做什么啊?你身邊既沒有獵人的追趕,也沒有老虎的身影,既然沒有任何危險為什么還要這般用心地磨牙呢?沒有對手,就是把牙磨得再鋒利也沒有用啊。不如我們一起去玩個痛快吧。”

野豬并沒有停下來,而是從容地回答說:“一旦危險來臨,就沒時間磨牙了。現在磨利,等到要用的時候就不會慌張了。你想想看,獵人或者老虎來的時候還會耐心地等我磨牙嗎?”

這時,一只兇猛的老虎沖了出來。狐貍立刻嚇得魂飛魄散,站在原地一動不能動。而野豬則面向老虎,亮出鋒利的獠牙,做好了戰斗的準備。

老虎看到野豬早有防備,只好灰溜溜地跑掉了。

而狐貍這時才佩服得五體投地:“野豬,還是你做得對!如果遇事再磨牙,一切都晚了。”

貪圖安逸是人性的弱點。在舒適的環境中生活的時間過長,便會消磨人的斗志和毅力,削弱人的危機意識,使人在危險突然降臨時不能做出及時的應對而受到傷害。只有居安思危,在危險到來之前就做好應對危難的準備,才能夠做到有備無患。

最美的是過程

品味過程之美,才會懂得珍愛生命中的每一天,拒絕和拋棄那些不必要的精神壓力和束縛。

一個很窮的小伙子,每天都要上班做工。

一天,他在路上撿到一把神奇的鑰匙。神奇的鑰匙告訴小伙子,它能滿足他的一切心愿。

小伙子想:如果我現在能有好多好多的錢該多好啊,我就不用每天辛苦地做工了。

小伙子剛這么一想,他就有了很多的錢。

這時小伙子又想起了自己喜歡的姑娘:如果她馬上成為我的妻子該有多好!

于是,他喜歡的姑娘立即成了他的妻子。

小伙子又想:我有這么多錢,又有了妻子,我不想再等了,我現在希望自己有很多孩子,以便繼承我的家產。這樣,小伙子又有了許多孩子。

所有的過程都被簡化了,小伙子一下子擁有了想要的一切。不過他發覺自己也已經變成了一個老頭子。

小伙子懊喪地說:“噢,不,請求你,神奇的鑰匙,將我變回原來的樣子吧!我想每天出去做工賺錢,晚上瞞著姑娘的父母偷偷約她出去,牽著她的手在樹林中散步,讓這一切都慢慢來吧。”

可是,神奇的鑰匙卻不再理他了。

急于求成是人的一個本性。生活中大多數人都急于奔向目標而忽略了過程中的美麗風景。

其實,拋棄對過去和未來的憂慮,能幫助你享受現在每一天的快樂,讓你能夠在它們最新鮮的時候去品嘗和欣賞。

在與對手的較量中自強

沒有天敵的動物往往最易滅絕,而有天敵的動物則會在優勝劣汰中逐漸強大。大自然的這一規律在人類社會中同樣存在。

在非洲大草原的奧蘭治河兩岸生活著許多羚羊。動物學家發現,東岸的羚羊繁殖能力比西岸的強,奔跑的速度也比西岸的快。對這些差別,動物學家百思不解,因為這些羚羊的生存環境是相同的。于是,動物學家在東西兩岸各捉了10只羚羊,然后分別把它們送到對岸。

一年后,送到西岸的10只繁殖到了14只,而送到東岸的10只僅剩下3只,那7只全被狼吃掉了。后來才發現東岸的羚羊之所以強健,是因為它們的附近生活著狼群;西岸羚羊之所以弱小,正是由于它們缺少這么一群天敵。

馬拉松運動員都知道,要想創造最好的成績必須有“敵人”幫助。如果一個人遙遙領先,那么打破紀錄是不可能的。而如果有兩個人競爭冠軍,在輪番領跑中,每個人的潛力才會被最大限度地挖掘出來,才有可能創造嶄新的紀錄。

人生如登山

追求幸福,免不了要觸摸痛苦。

一位喜歡登山的年輕人去拜訪一位著名的登山專家,向他討教有關登山的問題。其中一個問題是:“如果我們在半山腰,突然遇到大雨,應該怎么辦?”

登山專家說:“你應該向山頂走。”

“為什么要往山上走呢,那樣風雨不是更大嗎?”年輕人疑惑地問。

“往山頂走,固然風雨可能更大,卻不足以威脅你的生命;向山下跑,看起來風雨小些,卻可能遇到暴發的山洪而被活活淹死。”登山專家嚴肅地說,“對于風雨,逃避它,可能被卷入洪流;迎向它,你反而能獲得生機!”

趨利避害的人性決定了人們在面對風雨和困難時,第一反應是逃避。其實,逃避困難只會讓困難更為加劇。“不敢冒險是最大的風險”,這句話送給膽小如鼠者再合適不過了。人生也是如此,對待苦難迎頭而上的將有出人頭地的機會;反之,逃避的將被苦難永遠深埋。“無限風光在險峰”,真正的成功永遠屬于勇于冒險的人。

生活需要風雨的歷練

害怕暗礁而躲在港灣中,雖然不會有什么危險,但是你永遠無法達到渴望的目的地。

在一棵干枯的桑樹上住著一只蝸牛,這只蝸牛自出生以來,就一直住在這棵樹上。

一天,風和日麗,蝸牛小心翼翼地伸出頭來看了看,慢吞吞地爬到地面上,把一節身子從硬殼里伸到外面,懶洋洋地曬太陽。

這時,螞蟻正在緊張地勞動,一隊接著一隊急速地從蝸牛身邊走過。看見螞蟻在陽光下來回走動的樣子,蝸牛不覺有些羨慕起來,于是,它放開嗓門對螞蟻說:“喂,螞蟻老弟,看見你們這樣,我真羨慕你們啊!”

一只螞蟻聽到了,就停在蝸牛旁邊,仰著頭對蝸牛說:“來,朋友,咱們一起干活吧!”

蝸牛聽了,不由自主地把頭往回縮了一下,有點驚慌地說:“不,你們要到很遠的地方去,我不能跟你們一起去。”

螞蟻奇怪地問:“為什么啊?走不動嗎?”

蝸牛猶豫了半天,吞吞吐吐地說:“離家遠了,要是天熱了怎么辦呢?要是下雨了怎么辦啊?”

螞蟻聽了,沒好氣地說:“要是這樣,那你就躲到你的那個硬殼里好好睡覺吧!”說完,匆匆追趕自己的大部隊去了。

對螞蟻的話,蝸牛倒也不怎么在乎。不過,蝸牛實在想到遠處看看。經過深思熟慮之后,蝸牛終于大著膽子把自己的另一節身子也從硬殼里伸了出來。正在這時,幾片樹葉落在地上,發出輕微的響聲,蝸牛嚇得像遭遇了雷擊一樣,一下子就把整個身子縮回硬殼里去了。

過了好久,蝸牛才小心翼翼地把頭伸到外面,外面仍然像先前一樣的晴朗和寧靜,并沒有發生什么事情。只是螞蟻已經走得很遠了,看不見了。

蝸牛悠悠嘆了一口氣說:“唉!我真羨慕你們啊!可惜我不能和你們一起走。”說完,依舊懶洋洋地曬太陽。

人類的心理有時和蝸牛的心理差不多,對于挫折總是下意識地逃避,就好像手碰到火、觸到電會縮回去一樣。但是人生的某些挫折不會因為你逃避它就消失,相反,它還會因為你的逃避而由意識變為潛意識,再不知不覺地由潛意識變成無意識,最終它會一輩子跟隨你,干擾你的正常生活。所以碰到挫折,解決的方法只有一個,就是勇于去面對。大膽面對挫折,想辦法去克服它,它就會慢慢消失掉。

經受雕琢才能完美

即使天資再好,若經受不住雕琢之苦,也不能成為完美的藝術精品。

一位著名的雕刻師準備塑造一尊佛像供人供奉,經過精挑細選,他看上一塊質感上乘的石頭,開始雕刻。沒想到才拿起銼刀敲幾下,這塊石頭就痛不欲生,不斷哀號:“好痛,好痛,師傅,不要再刻了,還是讓我躺著吧!”師傅只好停工,讓其躺在地上,另外找了一塊質感差一點的石頭重新雕刻。這塊石頭任憑刀琢棒敲,一概咬緊牙關堅忍承受,默然不出一語。師傅漸入佳境,在精雕細琢下,果然雕成了極品,大家驚嘆其為杰作,將佛像送到大雄寶殿,供善男信女日夜頂禮膜拜。從此,該廟宇香火鼎盛,遠近馳名。不久,無法忍受雕刻之痛的那塊石頭被人廢物利用,鋪在通往廟宇的馬路上。人車頻繁經過,又要承受風吹雨打,實在痛苦不堪,石頭內心憤憤不平,質問廟里那尊佛像,說道:“你資質比我差,卻享盡人間禮贊尊崇,我卻每天遭受凌辱踐踏、日曬雨淋,憑什么?”佛像只是微笑,說:“你天資雖好,卻耐不住雕琢之苦,怎能抱怨別人呢?”

人總想得到自己要想的東西,然而又想逃避努力,這是不可能的。惰性太重的人成就不了大事。冰心曾經說過:“成功的花兒,人們只驚羨它現時的美麗。當初它的芽兒卻浸透了奮斗的淚水,灑遍了犧牲的細雨。”如果把生命比作一把披荊斬棘的“刀”,那么挫折就是一塊不可或缺的“磨刀石”,為了使生命這把“刀”更加鋒利,就必須勇敢地接受挫折的磨礪。梅花香自苦寒來,經受過痛苦的人才能嘗到幸福的喜悅。

永遠錯過的時機

時機不是等來的,而是要你在它消失前一把抓住它。

有一個創業的年輕人在遭受了幾次挫折后,有點灰心了,很茫然地依靠在一塊大石頭上,懶洋洋地曬著太陽。

這時,從遠處走來了一個怪物。

“年輕人!你在做什么?”怪物問。

“我在這里等待時機。”年輕人回答。

“等待時機?哈哈……時機是什么樣,你知道嗎?”怪物問。

“不知道。不過,聽說時機是個神奇的東西,它只要來到你身邊,那么,你就會走運,或者當上了官,或者發了財,或者娶了個漂亮老婆,或者……反正,美極了。”

“嗨!你連時機什么樣都不知道,還等什么時機?還是跟著我走吧,讓我帶著你去做幾件于你有益的事吧!”怪物說著就要來拉年輕人。

“去去去,少來這一套!我才不會跟你走呢!”年輕人不耐煩地說。

怪物嘆息著離去。

一會兒,一位長髯老人(我們常說的時間老人)來到年輕人面前問:“你抓住它了嗎?”

“抓住它?它是什么東西?”年輕人問。

“它就是時機呀!”

“天哪!我把它放走了!”年輕人后悔不迭,急忙站起身呼喊時機,希望它能返回來。

“別喊了。”長髯老人接著又說,“我來告訴你關于時機的秘密吧。它是一個不可捉摸的家伙。你專心等它時,它可能遲遲不來;你不留心時,它可能就來到你面前;見不著它時你時時想它,見著了它時,你又認不出它;如果當它從你面前走過時你抓不住它,那么它將永不回頭,這時你就永遠錯過了它!”

“你在干什么?”“我在等待。”這是我們經常能夠聽到的對話。我們等待機遇、等待成功、等待天上能夠掉下餡餅,卻不懂得要自己去行動。對一個人的成功產生決定性影響的機遇是不多的,只有積極地行動,才能抓住轉瞬即逝的機遇。

不能改變環境就改變自己

不要總希望環境適應自己,當環境發生變化時,只有積極地改變自己才能夠在社會上更好地生存。

森林里,住有三只蜥蜴。其中一只看到自己的身體和周圍的環境不大相同,便對另外兩只說:“我們住在這里實在太不安全了,要想辦法改變環境才行。”說完,這只蜥蜴就開始大興土木干了起來。另一只蜥蜴看了說:“這樣太麻煩了,環境有時不是我們能改變的,不如我們另找一個地方去生活。”說完,便拿起包袱走了。第三只蜥蜴也看了看周圍環境,問道:“為什么一定要改變環境來適應我們呢?為什么不改變自己來適應環境呢?”說完,他借著陽光和陰影,慢慢改變自己的膚色。不一會兒,他就漸漸在樹干上隱沒了。

在一成不變的環境中生活得久了,就會慢慢喪失變化的勇氣。當外界環境發生變化威脅到自己時,人性中“逃避”的一面就會顯露出來。但是,逃避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只有積極勇敢地面對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一切,審時度勢,努力地想對策,用自己的改變來應對外界的變化,才能夠算得上是上策。

浪費今天等于下地獄

“還有明天”,這句簡單的話能夠扼殺一個人的心智,殊不知浪費了今天等于下地獄。

有段期間,因為下地獄的人銳減了,閻王便緊急召集群鬼,商討如何誘人下地獄。

群鬼各抒己見。

牛頭提議說:“我告訴人類:‘丟棄良心吧!根本就沒有天堂!’”閻王考慮了一會兒,搖搖頭。

馬面提議說:“我告訴人類:‘為所欲為吧!根本就沒有地獄!’”閻王想了想,還是搖搖頭。

過了一會兒,旁邊一個小鬼說:“我去對人類說:‘還有明天!’”閻王終于點了點頭。

扼殺我們心智的最可怕的一句話居然是“還有明天”。“還有明天”,這是一個可怕的心理認識,讓人不思進取,蹉跎歲月,白費生命。這也就成了人做事拖延的借口,也是許多人一事無成、無所事事的原因。

尋找天堂

美好的生活要用勞動去創造,與其徒勞地到處尋找天堂,不如腳踏實地建設“天堂”。

很久很久以前,一場兇猛的洪水吞沒了草原,摧毀了森林,把鳥兒們富饒的家園蕩滌成一片荒涼。

面對一片凄涼的景象,大雁傷心極了。它們決定離開家園,去尋找傳說中那幸福的天堂。

雁兒們排著隊飛啊,飛啊,飛到南方,四處去尋找天堂。可是,那兒的夏天熱得像火,于是它們又往北方飛。

它們飛啊,飛啊,飛到北方,四處去尋找天堂。可是,那兒的冬天冰天雪地,于是它們只得再回南方……

就這樣,一年一年過去了。南來北往,從古到今,大雁還沒有尋找到一塊安身的地方。

這時候,那些留在家園的鳥兒們卻把家鄉建成了真正的天堂。雄雞,每天一早把大家喚醒;布谷鳥,分秒不誤地催人們耕種;啄木鳥,夜以繼日地給樹木治病;百靈鳥,用美妙的歌喉為大家歌唱……

據說,大雁有一天回到了故鄉,羞愧極了,感慨地說:“天堂原來是建成的,而不是現成的!”

世界上根本不存在現成的“天堂”,美好的生活要用勞動去創造。與其徒勞地到處尋找天堂,不如腳踏實地建設“天堂”,“天堂”需要我們用勤勞的雙手去創造。

勤勞是做人的根本,這句話是最簡單不過的常識,卻道出了人生的真諦。

告別平庸的生活

人生是旅途,也許終點和始點會重合,但我們如果一開始就站在始點等待人生的完結,那人生就會一片蒼白,而少了美麗的風景和令人難忘的過往。當我們告別人生的時候,也就不知道生命的色彩和意義。

一位商人去旅游,他住在海邊的一個小漁村里。他注意到那里有一位漁民,每天在大海中打撈幾條魚便回來。

商人很奇怪,問:“你為什么不多花些時間多捕一些魚呢?”

漁民說:“這些魚已經夠我吃的了,何必多操那份心呢?”

商人問:“那你每天還有那么多時間都干些什么?”

漁民說:“回來和孩子們玩一會兒,和老婆聊聊天,到黃昏的時候,和老哥們一起喝喝酒。”

商人很不以為然,他告訴漁民:“如果你能按照我說的去做,也許你會生活得更好。”

漁民笑著點了點頭。

商人又說:“你在大海中多停留一會兒,抓到更多的魚,可以賺到更多的錢。有了錢之后,你可以擁有一只大船,甚至一支船隊。這樣你每天有幾十噸的魚,可以自己開辦加工廠,進行直銷。你就會擁有大量金錢,有了錢之后你可以去洛杉磯甚至紐約。”

漁夫問:“到那兒做什么呢?”

商人說:“到了那里,你可以做更大的生意,變成一個大富翁,你的錢財一輩子也花不完。”

漁夫問:“那么,再然后呢?”

商人哈哈大笑:“然后你就可以退休啦!到時你可以搬到你家鄉的小漁村去住。每天睡到自然醒,出海隨便抓幾條魚,和孩子玩兒玩兒,與老婆說說話,到了黃昏再和老哥們喝喝酒,你的一生就算過去了。”

漁夫說:“可我現在就在過這樣的生活啊。”

“但是,你卻失去了美麗人生的奮斗過程!”商人感嘆道。

滿足于自己現在的生活狀況是人的通病,它就像一把隱形的刀子,會慢慢瓦解掉人的斗志,使人喪失掉智慧和勇氣,增長人的惰性,使人甘于平庸的生活。

然而,即使是同樣的人生結局,就因為有了不同的過程,也會顯得意義不同。如果省略了那些曲折動人的奮斗歷程,那么也就失去了輝煌而精彩的人生。

要夢想,更要有行動

只有夢想而沒有實際行動,只能停留在夢想上而沒有進步。

深秋來臨了,樹葉片片落下,年輕的乞丐喬伊斯一整天都沒有討到吃的東西,他走到一條街道拐角處,靠著石梯迷迷糊糊地睡著了。

睡夢中,喬伊斯得到了一大筆金錢,他用這筆金錢開辦了幾家大公司,購置了一所有花園的別墅,娶了一位身材修長、美麗善良的姑娘。這位姑娘為他生了三個健壯的兒子。三個兒子長大之后,一個成了杰出的科學家,一個當上了國會議員,最小的兒子則成了一位將軍。不久,兒子們娶妻,給喬伊斯添了幾位活潑可愛的孫子。

喬伊斯后來成為世界級富豪,日子過得舒坦極了,他常常帶著妻子和孫子們登上市內最高的觀光塔,心滿意足地觀賞著城市的美景。一天,當他抱著最小的一位孫子正在塔頂觀看晚霞的時候,不知怎么一下子從塔頂上摔了下來……

他一下子醒了過來,睜開眼睛一看,自己仍然躺在冰冷的石板上,剛剛發生的一切都只是在夢中。只有懷中抱著的一件破棉襖仿佛在提醒他,現在最需要的是找點填肚子的東西。

做夢是每一個人天賦的權利。故事中的乞丐做了一場幾乎不可能實現的、虛幻的、甜蜜的美夢,他夢里的東西太美妙了,可惜夢想不能當飯吃,他仍然面臨著生存的危機。如果只有夢想而不愿為夢想付出努力、付出行動,那么,夢想也只能停留在原處,終究沒有實現的那一天。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河曲县| 肥乡县| 长岭县| 南充市| 泾源县| 白河县| 米脂县| 呈贡县| 九台市| 宜黄县| 彰化县| 同心县| 塔河县| 天门市| 仁化县| 正阳县| 博爱县| 额敏县| 乐清市| 内江市| 定州市| 岑溪市| 清苑县| 遂平县| 东丰县| 张家口市| 菏泽市| 耿马| 德化县| 马尔康县| 静安区| 远安县| 什邡市| 剑川县| 科尔| 齐齐哈尔市| 泸溪县| 永胜县| 深圳市| 平原县| 西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