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彩圖全解菜根譚:純美典藏版
- 洪應明
- 1294字
- 2020-07-08 14:41:56
知人者智 自知者明
【原文】
聽靜夜之鐘聲,喚醒夢中之夢;觀澄潭之月影,窺見身外之身。
【譯文】
細聽夜深人靜時從遠處傳來的鐘聲,可以把我們從人生的夢境中喚醒;靜看清澈的潭水中倒映的月影,可以發現真正的自我本性。
【精讀解析】
“吾日三省吾身。”在古代的先賢那里,反思與自省是一種不可或缺的行為,它應時刻伴隨身旁,不斷地對自己的靈魂進行拷問。正如馮友蘭先生所說:“反思,總是在生活中遇到什么困難,受到什么阻礙,感到什么痛苦,才會有的。如同一條河,在平坦的地區,它只會慢慢地流下去??偸桥龅搅搜率蛘甙到福艜て鹄嘶ā;蛘哂龅搅丝耧L,它才能涌起波濤?!?/p>
人生最大的敵人是自己。那些認真審視自己、時刻反省自己的人,才可能真正覺悟。
趙概是宋朝南京虞城人,曾與歐陽修同在館閣任職。趙概性情敦厚持重,沉默寡言,歐陽修很看不起他。后來歐陽修的外甥女與人淫亂,忌恨歐陽修的人借題發揮,以此事來誣蔑他?;实壅鹋瑳]人敢為歐陽修辯護,只有趙概為歐陽修上書,說:“歐陽修因文才出眾才成為皇上的近臣,皇上不能隨便聽信讒言,輕易誣蔑他?!庇腥藛栚w概:“你不是與歐陽修之間有嫌隙嗎?”趙概說:“以私廢公,我不能做這種事?!?/p>
最終皇帝并沒有聽趙概的話,歐陽修仍舊被貶官滁州。趙概后來執掌蘇州,接著又辭官守喪,守喪期滿后,被授職翰林學士。
他再次上書,要求為歐陽修恢復官職。雖然趙概的請求沒有被朝廷采納,但當時的人們都非常贊賞趙概。歐陽修也認識到了趙概的德高望重,對其非常佩服,從此兩人成為莫逆之交。
趙概的德行如此高尚,這得益于他平時能夠嚴謹克己修身。為了嚴格要求自己,他曾準備兩個瓶子,如果起了善念,或做了好事,他就把一粒黃豆投入一個瓶子中;如果起了惡念,或做了不好的事,他就會把一粒黑豆投入另一個瓶子中。剛開始的時候,黑豆往往比黃豆多。后來隨著趙概對自己的磨礪,時時內省,努力克制自己,改過遷善,瓶子中的黃豆漸漸多了,黑豆也隨之減少,浩然之氣就此在他身上一點點地形成了。
檢討自己的行為,多加反省,才可能知道自己是不是合乎道德的標準。趙概正是在自我檢討中完善了自己,養成了浩然之氣。
《菜根譚》中講,于夜深人靜之時細聽遠處傳來的鐘聲,可以把人們從人生的夢境中喚醒;于心境寧和之際審視清澈潭水中的月影,就可以發現自我的真實本性。這實際上就是告訴人們要常常靜下心來反思自己,這樣才不會迷失自我。反省是一棵智慧樹,只有深植在思維里,它才能與人的神經互聯,為人提供源源不斷的智慧,讓人生這條路變得簡單、精彩起來。
有位哲學家在他晚年的時候刺瞎了自己的雙眼。別人都不理解他的這一舉動。他說:我只是為了更好地看清自己。
然而,“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真正的聰明人必須具備自知之明。孔子說:“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笔ト硕加凶灾?,無非是因為他們都有反躬自省的精神。
人的心靈在復雜的環境中,難免要沾惹灰塵,使靈性被掩蓋,因此要時時清理。只有善于自省的人,才能真正明心見性、把握自己的人生。因此我們要學會和自己對話,不斷地反省自己,只有這樣才能看住自己那一顆狂野的心和無限的貪欲,才能明白自己到底是誰,才能明白這世間什么事可為、什么事不可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