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氣
怒則氣逆,喜則氣散,悲則氣消,恐則氣下,驚則氣亂,勞則氣耗,思則氣結,炅則氣泄,寒則氣收。
【郁氣】
|草部|
香附:心腹膀胱連脅下氣妨,常日憂愁。總解一切氣郁,行十二經氣分,有補有瀉,有升有降。
蒼術:消氣塊,解氣郁。
撫芎:與香附、蒼術,總解諸郁。
木香:心腹一切滯氣。和胃氣,泄肺氣,行肝氣。凡氣郁而不舒者,宜用之。沖脈為病,逆氣里急。同補藥則補,同瀉藥則瀉。中氣,竹瀝、姜汁調灌。氣脹,同訶子丸服。一切走注,酒磨服。
|谷菜|
赤小豆:縮氣,散氣。
萊菔子:練五臟惡氣,化積滯。

蔥白:除肝中邪氣,通上下陽氣。
胡荽:熱氣結滯,經年數發。煎飲。
萵苣、白苣:開胸膈壅氣。
馬齒莧:諸氣不調。煮粥食。
|果木|
青橘皮:疏肝散滯。同茴香、甘草末服。
【痰氣】
|草部|
半夏:消心腹胸脅痰熱結氣。
貝母:散心胸郁結之氣,消痰。
桔梗、前胡、白前、蘇子:并主消痰,一切逆氣。
射干:散胸中痰結熱氣。
芫花:諸般氣痛。醋炒,同玄胡索服。
威靈仙:宣通五臟,去心腹冷滯,推陳致新。男婦氣痛,同韭根、烏藥、雞子煮酒服。
牽牛:利一切氣壅滯。三焦壅滯,涕唾痰涎,昏眩不爽,皂角汁丸服。氣筑奔沖,同檳榔末服。
|谷菜|
蕎麥:消氣寬腸。
黑大豆:調中下氣。
生姜:心胸冷熱氣。暴逆氣上,嚼數片即止。
萊菔子、白芥子:消痰下氣。
|果部|
山楂:行結氣。
橘皮:痰隔氣脹,水煎服。下焦冷氣,蜜丸服。
橙皮:消痰下氣。同生姜、檀香、甘草作餅服。
柚皮:消痰下氣,及憤懣之痰。酒煮蜜拌服。
枸櫞皮:除痰,止心下氣痛。
金橘:下氣快腸。
枇杷葉:下氣止嘔。
楊梅:除憤憒惡氣。
【血氣】
|草部|
當歸:氣中之血。
芎:血中之氣。
蓬莪術:氣中之血。
姜黃:血中之氣。
郁金:血氣。

|木部|
乳香、沒藥、騏竭、安息香:并活血散氣。
【冷氣】
|草部|
附子:升降諸氣。煎汁入沉香服。
烏頭:一切冷氣。童尿浸,作丸服。
肉豆蔻、草豆蔻、紅豆蔻、高良姜、益智子、蓽茇、畢沒、縮砂、補骨脂、胡盧巴、蒟醬:并破冷氣。
五味子:奔豚冷氣,心腹氣脹。
|菜部|
蒜、葫、蕓薹、蔓菁、芥、干姜、馬蘄:并破冷氣。
茴香:腎邪冷氣,同附子制為末服。
白芥子:腹中冷氣,微炒為丸服。
|果木|
蜀椒:解郁結。其性下行通三焦。凡人食飽氣上,生吞一二十枚即散。
秦椒、胡椒、蓽澄茄、吳茱萸、食茱萸、桂、沉香、丁香、丁皮、檀香、烏藥、樟腦、蘇合香、阿魏、龍腦樹子:并破冷氣,下惡氣。
厚樸:男女氣脹,飲食不下,冷熱相攻,姜汁炙研末飲服。
|魚禽|
鱧魚:下一切氣。同胡椒、大蒜、小豆、蔥,水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