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
有勞倦內(nèi)傷,有飲食內(nèi)傷,有濕熱,有虛寒。
【勞倦】
|草部|
甘草:補(bǔ)脾胃,除邪熱,益三焦元?dú)猓B(yǎng)陰血。
人參:勞倦內(nèi)傷,補(bǔ)中氣,瀉邪火。煎膏合姜、蜜服。
黃芪:益脾胃,實(shí)皮毛,去肌熱,止自汗。
白術(shù):熬膏服,良。
蒼術(shù):安脾除濕。熬膏作丸散,有四制、八制、坎離、交感諸丸。
柴胡:平肝,引清氣自左而上。
升麻:入胃,引清氣自右而上。
芍藥:瀉肝,安脾肺,收胃氣。
連翹:脾胃濕熱。

|菜谷|
羅勒、蒔蘿、馬芹:并理元?dú)狻?/p>
香:同生姜炒黃丸服,開胃進(jìn)食。
|果木|
大棗:同姜末點(diǎn)服。
|蟲部|
蜂蜜、蠶蛹、乳蟲。
|鱗介|
鯉、鱸、鱖、比目魚。
|禽獸|
雞、雉、豬脾舌、狗肉、羊肉、牛肉、牛膍、兔肉。
【虛寒】
|草部|
附子、草豆蔻、高良姜、山姜、廉姜、益智子、蓽茇、蒟醬、肉豆蔻。
|菜谷|
干姜、生姜、蒜、韭、薤、芥、蕪菁、糯米、秫、燒酒。
|果木|
胡椒、蓽澄茄、秦椒、蜀椒、吳茱萸、食茱萸、丁香、桂。
【食滯】
|草部|
大黃:蕩滌宿食,推陳致新。
地黃:去胃中宿食。
香附、三棱、木香、柴胡:消谷。
荊芥、薄荷、蘇荏、水蘇:并消魚鲙。
|谷菜|
大麥、蕎麥、豆黃、蒸餅、女麹、黃蒸、麹、神曲:同蒼術(shù)丸服。
紅曲、米、麥、飴糖、醬、醋、酒、糟、蒜、蔥、胡蔥、胡荽、白菘、萊菔、蕪菁、姜。
|果木|
杏仁:停食,用巴豆炒過,末服。
橘皮:為末,煎飲代茶。
青皮:鹽、醋、酒、湯四制為末,煎服。
柑皮、橙皮、柚皮、木瓜、榅桲、山楂:消肉。
柰子、楊梅、銀杏:生食。
皂莢、楸白皮、厚樸、烏藥、樟材、檀香、桂:食果腹脹,飯丸吞七枚。
|金石|
食鹽:酒肉過多脹悶,擦牙漱下,如湯沃雪。
|介禽|
鱉甲、淡菜、海月、白鲞:并消宿食。
鱔頭:燒服,去痞證,食不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