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二章 掌控人性,把握尺度

被逼入墻角的兔子也會咬人,得理時要讓他三分

著名的哲學(xué)家、教育家蘇格拉底曾經(jīng)說過:“一顆完全理智的心,就像是一把鋒利的刀,會割傷使用它的人。”在這個世界上,沒有完全絕對的事情,就像一枚硬幣具有它的兩面性一樣。這就告誡我們做人做事都不要太絕對,要給自己和他人留有余地。

一個春天的早晨,房太太發(fā)現(xiàn)有三個人在后院東張西望,她便毫不猶豫地?fù)芡藞缶娫挕>驮谛⊥当谎荷暇嚨囊凰查g,房太太發(fā)現(xiàn)他們都還是孩子,最小的僅有14歲!他們本應(yīng)該被判半年監(jiān)禁,房太太認(rèn)為不該將他們關(guān)進(jìn)監(jiān)獄,便向法官求情:“法官大人,我請求您,讓他們?yōu)槲易霭肽甑膭趧幼鳛閷λ麄兊膽土P吧。”

經(jīng)過房太太的再三請求,法官最后終于答應(yīng)了她。房太太把他們領(lǐng)到了自己家里,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熱情地對待他們,和他們一起勞動,一起生活,還給他們講做人的道理。半年后,三個孩子不僅學(xué)會了各種技能,而且個個身強(qiáng)體壯,他們已不愿離開房太太了。房太太說:“你們應(yīng)該有更大的作為,而不是待在這兒。記住,孩子們,任何時候都要靠自己的智慧和雙手吃飯。”

許多年后,三個孩子一個成了一家工廠的主人,一個成了一家大公司的主管,而另一個則成了大學(xué)教授。每年的春天,他們都會從不同的地方趕來,與房太太相聚在一起。

房太太就是“得理讓三分”的典范。“人活一口氣,佛爭一炷香。”這是一個人在被人排擠,或者被人欺侮時,經(jīng)常說的一句急欲“爭氣”的話。

其實(shí)也未必如此。試想一下,一個人究竟能有多大的氣量?大不了三萬六千天,這還是極少數(shù)。就像古代名人張英說的那樣:“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dāng)年秦始皇。”“千里捎書為堵墻”,卻不如“得饒人處且饒人,讓他三尺又何妨”。這方面,不管是古人還是今人,都有好多值得我們學(xué)習(xí)的地方。

“得理不讓人,無理攪三分。”這是普通人常犯的毛病。其實(shí),世界上的理怎么可能都讓某一個人占盡了?所謂“有理”“得理”在很多情況下也只是相對而言的。凡事皆有一個度,過了這個度就會走向反面,“得理不讓人”就有可能變主動為被動。反過來說,如果能得理且讓人,就更能體現(xiàn)出一個人的氣量與水平。給對手或敵人一個臺階下,往往能贏得對方的真心尊重。

得理讓人,多發(fā)生于競爭情境,由于讓人行為出現(xiàn)而使矛盾化解,爭斗平息,對手變手足,仇人變兄弟。因此,讓人是避免斗爭的極好方法,對個體也具有一定價值。它具體表現(xiàn)在:

1.得理不讓人,讓對方走投無路,有可能激起對方“求生”的意志。而既然是“求生”,就有可能是“不擇手段”。好比把老鼠關(guān)在房間內(nèi),不讓其逃出。老鼠為了求生,會咬壞你家中的器物,這將對你造成傷害。放它一條生路,它“逃命”要緊,便不會對你的利益造成破壞。

2.對方“無理”,自知理虧,你在“理”字已明之下,放他一條生路,他會心存感激,來日自當(dāng)圖報。就算不會如此,也不太可能再度與你為敵。這就是人性。

3.得理不讓人,傷了對方,有時也連帶傷了他的家人,甚至毀了對方,這有失厚道。得理讓人,也是一種積蓄。

“讓一步”比“爭一步”收獲的好處更多

人與人之間需要相互幫助和忍讓,缺少這兩樣便什么事也干不了。不要斤斤計(jì)較、小題大做,要知道在給對方設(shè)一道門的時候,其實(shí)也把自己堵在了門外。

墨子說:“戀人者,人必從戀之;害人者,人必從害之。”構(gòu)建平和的心境,爭一步不如讓一步,這也是自己得到方便的根源。

4.人海茫茫,卻常“后會有期”。你今天得理不讓人,哪知他日你二人不會狹路相逢?若那時他勢旺你勢弱,你就有可能吃虧!“得理讓人”,這也是為自己以后做人留條后路。人情翻覆似波瀾。今天的朋友,也許將成為明天的對手;而今天的對手,也可能成為明天的朋友。世事如崎嶇道路,困難重重,因此走不過的地方不妨退一步,讓對方先過,就是寬闊的道路也要給別人三分便利。這樣做,既是為他人著想,又能為自己留條后路,多一個朋友多一條路。

主站蜘蛛池模板: 岚皋县| 富阳市| 扎赉特旗| 宝清县| 娄烦县| 新建县| 修文县| 五常市| 南召县| 毕节市| 霍城县| 鄂托克旗| 德惠市| 邢台县| 肇源县| 丰原市| 花莲市| 镇巴县| 元阳县| 会昌县| 扶余县| 子长县| 安陆市| 汉沽区| 大英县| 城固县| 牡丹江市| 壤塘县| 沙雅县| 邢台市| 淮滨县| 沂源县| 青神县| 福海县| 嵩明县| 温州市| 凤阳县| 德州市| 龙游县| 西乌珠穆沁旗| 荔波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