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墨菲定律:插圖版
  • 李原編著
  • 3158字
  • 2019-09-16 15:55:18

鳥籠效應:埋頭苦干要遠離引人聯想的“鳥籠”

遠離讓人欲罷不能的“鳥籠”,不讓老板懷疑你

心理學家詹姆斯有天與好友卡爾森打賭,說:“我敢保證,不久后你會養一只小鳥!”卡爾森一聽,覺得很荒唐,就笑著說:“你在開玩笑吧?我從來就沒有過這種想法。”

幾天后,卡爾森過生日,朋友們都來為他慶祝。詹姆斯也來了,還帶了一只精致的鳥籠作為生日禮物。

卡爾森接過鳥籠,想起幾天前詹姆斯說的話,就會意地笑笑說:“好你個詹姆斯,你還真想讓我養鳥啊?可惜,最后你肯定會失望的。不過,還是要謝謝你的鳥籠,我很喜歡它。”說完便將鳥籠掛在了自己的書桌旁。

從此以后,來拜訪卡爾森的客人,都會問他同一個問題:“教授,您養的鳥死了嗎?”而且每位客人與他談話的時候,都會提一些與鳥相關的話題,比如告訴他養鳥的知識,委婉地規勸他養鳥需要責任心和愛心,還有養鳥時的一些注意事項等。每當此時,卡爾森就一遍一遍地向客人解釋——他從未養過鳥,不過客人們都不相信,反而認為他心理出現了問題。

figure_0071_0021

卡爾森百口莫辯,有苦難言。想扔了這鳥籠,又不舍得,它那么漂亮而且還是別人送的禮物;不扔這鳥籠,又惹出那么多惱人的猜測,莫須有的事端。想來想去,萬般無奈之下,他只好沿著詹姆斯的預測走,買了一只鳥兒放在籠子里,這總比整天解釋和被人誤解好多了。

這就是著名的“鳥籠效應”,詹姆斯用他的心理學知識涮了好友一把。

其實,“鳥籠效應”在我們的生活、工作中會常常遇到。人們總是不自覺地在自己的心里先掛上一只“鳥籠”,再不由自主地往籠子里放“小鳥兒”。

人們大部分情況下很難親眼看到事情的真相,所以很多事情,都會靠著常規思路進行推理。你認為努力工作的人就應該天天加班,而更多的人卻覺得工作量正常還每天加班那就是為了占用公司的資源。如果你給同事、老板留下這樣的印象,那你可就慘了。

劉季是從一家小公司轉過來的。在小公司的時候,公司的老板每天都加班到很晚,所以作為老板得力助手的劉季自然也就養成了每天加班的習慣。到了新公司后,剛剛熟悉業務,為了能更好地勝任自己的工作,他依然堅持著每天加班到很晚的習慣。可是這家公司的風氣與以前的小公司不同,這里的員工和老板沒有加班的習慣。所以,同事們發現劉季每天加班到很晚后,都感到很奇怪。每天的工作量也不大,上班時間完全可以完成,為什么他還要每天加班到很晚呢?同事們開始議論紛紛。“他是不是為了給自己家省點電,或者省點網費?”“可能是為了晚上用公司的電話打私人電話。”“也有可能是利用公司的資源干私活。”……很快,老板也知道了這件事。他的第一直覺也是這個人到底每天晚上加班到很晚是在搞什么“陰謀”,是不是為了占用公司的資源。通常情況下,在工作量正常的時候,依然每天加班到很晚,很容易讓人聯想到這些,老板也不例外。劉季發覺了同事的議論后,還不以為然,但當他知道老板也在懷疑他時,他就再也不敢加班了。

不要給老板懷疑你的機會,不要給同事議論你的可能。要學會遵循所在公司的“規則”,這樣你的職場生活才會一帆風順。

加班和加薪升遷沒關系

職場規則加班和加薪沒關系。決定加薪的因素是你的能力。能力是最好的語言,業績是最好的證明。只有具有扎實的本領,你才有發言權。否則無論你說再多,也是無用的。

職場,是用本領說話的地方。下面,我們來看一則關于本領的寓言。

有一次,在一場比賽上,鼯鼠夸耀說自己會很多本領。比賽開始了,最先比的是飛行。一聲哨響,老鷹、燕子、鴿子一下就飛得沒影了,鼯鼠撲騰著飛了幾丈遠就落了下來,著地時還沒站穩,摔了個嘴啃泥。賽跑比賽,兔子得了第一后,躺在樹下睡了一覺醒來,鼯鼠才跌跌撞撞地跑到終點。游泳比賽,鼯鼠游到一半就游不動了,大聲喊起救命來,多虧了好心的烏龜把它馱回岸上。比賽爬樹時,鼯鼠還沒爬到樹頂就抱著樹枝不敢再爬,頑皮的猴子爬到樹頂后摘了果子往它頭上扔,明知道它不敢用手去接,還故意說請它吃水果。和穿山甲比賽打洞,穿山甲一會兒就鉆進土里不見了,鼯鼠吃力地刨啊刨,半天才鉆進半個身子。觀眾見它撅著屁股怎么也進不去,都哄笑起來。

在工作中,如果沒有真才實學,即便終日賣力地加班,也會像鼯鼠一樣遭到大家的嘲笑。我們說得再好聽,吹噓得再花哨,沒有能力,沒有業績,無論在領導面前,還是在同事面前,甚至在下屬面前,仍然很難挺起腰桿兒。

14歲就到煤礦做工的斯蒂芬遜,在煤礦中從事的工作就是擦拭礦上抽水的蒸汽機。后來,他當上了煤礦的保管員,這使他有機會接觸到更多的機器。

他感到,當時落后的運輸工具已經不能適應正在迅速發展的煤礦業,于是他就想發明一種“強有力的運輸工具”。

于是,他下決心努力學習文化。他都17歲了,卻是個文盲,“既然基礎等于零,那就從零開始吧”!他與啟蒙的兒童一起在夜校的一年級就讀。

為了更好地進行蒸汽機的研究,他步行了1500多里來到了蒸汽機發明者瓦特的家鄉做了長達一年的工。他在工作之余,就對蒸汽機構造的原理進行鉆研,并運用自己所學的知識,開始進行“強有力的運輸工具”的發明。

他經過一番嘔心瀝血的鉆研,在1814年造出了第一臺蒸汽機車。但是試車卻失敗了,他受到了誹謗和責難。他并沒有因此而灰心,繼續研究并對其加以改進。他于1825年9月27日在英國斯多克敦至達林敦的鐵路上,對世界上第一臺客貨運蒸汽機車“旅行號”進行了成功的試車。人們熱烈地慶賀火車的誕生。他于1829年10月駕駛著新制的“火箭號”參加了在利物浦附近舉行的一次火車功率大賽,并獲取了勝利。

斯蒂芬遜成功了,由于多年的努力與堅持不懈,自己的能力和本領在不斷的實踐中提升、完善。他的經歷讓我們更加清楚地看到——用本領說話才是最有力的。無獨有偶,下面故事中的馬克亦是如此。

馬克起初只是德國一家汽車公司下屬的一個制造廠的雜工,他是在做好每一件小事中獲得了成長,并在他32歲時成為該公司最年輕的總領班。

馬克是在20歲時進入工廠的。工作一開始,他就對工廠的生產情形做了一次全盤的了解。他知道一部汽車由零件到裝配出廠,大約要經過13個部門的合作,而每一個部門的工作性質都不相同。他主動要求從最基層的雜工做起。雜工不屬于正式工人,也沒有固定的工作場所,哪里有零活就要到哪里去。因為這項工作,馬克才有機會和工廠的各部門接觸,因此對各部門的工作性質有了初步的了解。在當了一年半的雜工之后,馬克申請調到汽車椅墊部工作。不久,他就把制椅墊的手藝學會了。后來他又申請調到點焊部、車身部、噴漆部、車床部等部門去工作。在不到5年的時間里,他幾乎把這個廠的各部門工作都做過了。最后,他又決定申請到裝配線上去工作。馬克的父親對兒子的舉動十分不解,他問馬克:“你工作已經5年了,總是做些焊接、刷漆、制造零件的小事,恐怕會耽誤前途吧?”

馬克笑著說:“我并不急于當某一部門的小工頭。我以能勝任領導整個工廠為工作目標,所以必須花點時間了解整個工作流程。我正在用現有的時間做最有價值的利用,我要學的,不僅僅是一個汽車椅墊如何做,而是整輛汽車是如何制造的。”當馬克確認自己已經具備管理者的素質時,他決定在裝配線上嶄露頭角。馬克在其他部門干過,懂得各種零件的制造情況,也能分辨零件的優劣,這為他的裝配工作提供了不少便利。沒有多久,他就成了裝配線上最出色的人物。很快,他就晉升為領班,并逐步成為統管15位領班的總領班。如果一切順利,他將在幾年之內升到經理的職位。

故事中,馬克說得很對,要“用現有的時間做最有價值的利用”,加班與否都不重要,那只是形式,真正能托起你業績的,不是你工作多少個小時,而是你的能力有多強,是否強到以高效率完成應該完成的工作。這是實力,也是本領。

做任何事情,不下一番功夫,就不會有所收獲。每個人都希望自己在職場上占據優勢地位,都希望自己能夠加薪升遷。然而,僅僅有這種上進的思想是遠遠不夠的,因為理想與現實之間的距離需要努力去彌補。只有掌握了扎實的本領,才能在工作中游刃有余。

主站蜘蛛池模板: 诏安县| 鄂托克前旗| 德庆县| 来安县| 绥滨县| 门源| 沙湾县| 麻栗坡县| 广丰县| 禄丰县| 旅游| 崇文区| 余江县| 平果县| 花垣县| 遵义市| 芒康县| 呼图壁县| 南京市| 曲松县| 德令哈市| 玛沁县| 新乐市| 东阿县| 乳山市| 大洼县| 普兰县| 方城县| 康定县| 满洲里市| 彰化县| 夹江县| 射阳县| 福州市| 金湖县| 封开县| 灵台县| 藁城市| 清苑县| 乐都县| 贡嘎县|